雷荣仁:我心永恒 筑梦不止
雷荣仁:我心永恒 筑梦不止 MBAChina 凌晨12点30分,西安,这个承载着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十三朝古都已渐入沉睡,然而,中国铁建二十一局集团大西指挥部15标第一项目部一天紧张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各部门注意!各墩位检测正常!开始顶推!”随着近一个月来每晚准时果断的一声声令下,第一项目部的员工们开始了每天仅有的四小时天窗工作时间,而发号施令的正是跨高铁顶推总指挥,在筑路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中铁二十一局集团三公司大西第一项目部经理雷荣仁。
刚过不惑之年的雷荣仁,1996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桥梁专业。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担任过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技术主管、工程部长、总工、项目副经理、经理等职,一直在施工*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参加过陕西铜黄、浙江甬台温、陕西西汉等高速公路、以及西合、包西铁路、大西客专的建设。从2007年开始,雷荣仁先后担任了包西铁路和大西客专项目经理。
无论职务如何变动,雷荣仁始终以满腔的工作热情,扎实奋斗在艰苦的施工*,用自己的汗水和青春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筑路工之歌。
铁军攻坚 优质高效
1996至2004年的八年间,经过铜黄高速和甬台温高速的历练和摸爬滚打,雷荣仁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2004年,雷荣仁转战西汉高速,在一年的时间里,实现了从工程部长、副经理到总工的三级跳。
雷荣仁(中)、项目副书记严永智(右二)、总工卫福星(左二)、安质部长习迎利(右一)在现场研究施工方案。
2007年,宝塔山下,延河岸边,雷荣仁又迎来了新的挑战,被任命为中铁二十一局集团包西铁路BXS-2标第二项目部经理。第二项目部担负12.086公里的施工任务,管区跨越延安宝塔区三镇共30余个行政村,主要承建7座隧道群以及6座桥梁,仅桥隧就超过11公里;在包西局指“三隧三桥一站”七项重点工程中,第二项目部的新宝塔山隧道、杨山村延河特大桥就占了两项。
这是雷荣仁独立掌管的第一个工程,又是从公路转战铁路。被委以如此艰巨的工作,他在感到无比幸运之余,也体会到了沉重的压力。
即使肩上的担子沉甸甸,雷荣仁也仍然挺起腰杆,接下了这项重大的任务,并以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踏实能干的素质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
杨山村延河特大桥全长2272.66米,是整个包西铁路最长的桥梁。然而,让雷荣仁万万没有想到的是,2008年3月,大桥刚开工就被迫停工。原因是该桥从延长油田崖里坪基地中心穿过。如果整体拆迁,仅厂房成本就要超过4亿元。为降低成本,业主要求设计院改线,而这一改就等了7个月。
2008年10月1日,改线方案终于被确定了。重新施工不久,就已进入隆冬时节,延安地区最低温度降到了零下25度,钻孔桩排出的泥浆都变成了坚硬的大冰块。为了不耽误施工进度,雷荣仁身先士卒,带领200多名职工、民工,顶风冒雪展开攻坚战,32台钻机昼夜不停地轰鸣。一时间,延河岸边,夜同白昼,火热的施工场景与寒冷的天气形成强烈的反差。
2008年11月4日,大桥成功浇筑了第一根桩基。2009年6月15日,杨山村延河特大桥顺利完工,比业主工期提前了整整80天!西安铁路局包西铁路副指挥长高翔、铁科院总监王晓华在检测时说:“杨山村延河特大桥墩柱内在质量密实,外表光滑美观,400多根桩基,经检测,全部符合Ⅰ类桩标准,堪称包西线的样板工程。”
延安宝塔,是中国革命的象征,位于延河之滨,在Y字形的交汇点上。全长2166米的新宝塔山隧道的进口刚好在Y字的底部,直线距离约600米左右,与宝塔、凤凰山成犄角之势,是第二项目部承建的7座隧道群中最长的一座,同时也是包西铁路的六大重难点控制性工程之一,是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
新宝塔山隧道刚刚上场,集团公司包西指挥部就提出,务必创“省部优工程”。指挥部还与兰州交大土木工程学院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宝塔山隧道综合施工技术研究》获铁道部立项批准。
雷荣仁丝毫不敢松懈。2008年4月25日,在新宝塔山隧道开工仪式上,他代表参建职工庄严承诺:“我们一定要珍惜铁路大规模建设的黄金机遇期,用一流的工程、一流的业绩,向延安人民,向赖以生存的企业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用实际行动在老区人民心中树立中铁二十一局集团三公司的良好企业形象。”
铿锵誓言划破延河上空,在高高的宝塔山巅久久回荡。
雷荣仁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必须突破该隧道的四大施工难点。新宝塔山隧道进口穿越滑坡体,210国道距隧道进口拱顶垂直距离只有1.9米,隧道中部有250米浅埋段,而且有三个滑坡体在这里交汇,隧道有401米和既有线西延铁路宝塔山隧道相邻,出口端相隔仅5.6米,施工稍有不慎,就会酿成事故,影响行车安全。回想起当时的心情,雷荣仁用“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来形容。
要揽瓷器活,必有金刚钻。为寻求最佳施工方案,雷荣仁邀请中国科协咨询中心滑坡防治技术专家委员会、铁科院西北分院、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铁一勘院、铁科监理站、集团公司的隧道专家、教授到现场对新宝塔山隧道进行把脉会诊。经过严密的方案商讨,针对围岩浅埋,III级水平层页岩软弱破碎,结构极不稳定的特点,精心制定了“暗洞明做、衬砌紧跟、及时回填、大管棚超前支护”的施工方案,确保了下穿施工和既有线列车运营的安全。隧道上有昼夜不停,川流不息的重车飞驰,下边则是小心翼翼的艰难开挖。
2008年8月份,正值隧道施工进入关键阶段,新宝塔山隧道掘进刚过210国道不远处,就进入了Ⅳ级围岩水平岩层地质,在开挖过程中,不时有小的围岩发生坍塌。“如果在爆破开挖中监控不到位,极易对滑坡体造成扰动。项目部技术人员及时调整爆破参数,根据复杂地质,多次进行试爆试验,再将试验结果和观测数据进行反复计算,一个爆破点需要装多少药,要达到什么样的爆破效果,逐一比照参数,确定了最终爆破方案。”回忆起当时的施工场景,雷荣仁感慨万端。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保证隧道上方的公路和大量民房的安全,以雷荣仁为首的建设者们与滑坡体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斗智斗勇的较量,确定科学合理的爆破参数、改进施工方法、加强支护,提高了围岩的稳定性,有效保证了施工顺利进行。雷荣仁用行动诠释了挑战的意义。可以说,包西铁路是对雷荣仁掌控项目能力的一次大检验,而他以过人的胆识和智慧向延安人民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猛虎出师 万阻难挡
2013年4月下旬,记者前去采访时,正值大西客专顶推施工接近尾声。见到雷荣仁的第一眼,就感觉他瘦了,也憔悴了不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雷荣仁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顶推成功后,啥也不管,好好地睡上三天三夜。”
2010年3月,激战包西铁路的满身尘土还未散去,雷荣仁又领命出征,担任大西客专第一项目部经理。大西客专是一条连接三秦与三晋的铁路大动脉,为关中大地带来了“舟车无阻、四通八达、物畅其流、货通天下”的新梦想与新机遇。这也是雷荣仁首次接触高铁工程,不容有一丝一毫差错。
2010年3月15日,他率领第一项目部先遣人员上场,在短短17天就高标准完成了项目部标准化建设,在集团公司大西指挥部六个项目部中率先挂牌。
在雷荣仁的办公室,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和陕西省地图外,最醒目的就属“大西客专灞河特大桥工程形象进度图”。每浇筑一根桩基、打一个承台、起一个墩身,他都在图上用红笔标注得清清楚楚。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大西第一项目部主要承担的工程量有:一座25公里的灞河特大桥,承建其中的4430米;一段路改桥段,长2082米;联络线右线2409.8米;联络线左线2623.6米;一段联络线路基,左右线合计长946.693米,设计挖方22142立方米、填筑改良土31775.1立方米、填筑级配碎石6129立方米,另有5座涵洞。
这样的工程量,对于刚从包西铁路转战而来的雷荣仁来说,完全不是什么难事。
然而,当他信心满满,准备带领员工大干一场的时候,却没想到征地拆迁成了最大的拦路虎。项目部施工管段跨两个街道办事处,需要永久征地490亩,临时征地150亩,涉及13个村。在大西客专设计时,连地质勘探都进行得非常困难,直到第一项目部进场征地,设计院才完成了勘探作业。进场三个月,除征用部分临建用地外,红线内施工用地还是零。同时上场的第二、第三项目部已开动了钻机,第一项目部的人员、机械却一直闲着,雷荣仁心急如焚!
地征不下来,心里急,工程开不了工,业主又要罚款,各种矛盾错综复杂……。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这些困难都没能阻却雷荣仁的决心,没有让他有丝毫的畏惧与气馁。为了加大征迁力度,他亲自带领项目部征迁办去地方政府部门、街道办、村委会登门拜访,对当地群众耐心地解释政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们曾在一个村长家门口整整等了三天三夜,饿了吃点干粮,渴了喝口矿泉水,困了轮流在车里打盹。
付出了善意,换回了真心。他们最终用这种苦行僧式的办法感化了对方。在滂沱大雨中,雷荣仁指挥40多名职工、民工冒雨拿下了第一块地。第一项目部管段终于响起了钻机声。雷荣仁告诉记者:“有些时候心里也会很憋屈,但我们是央企,征迁再难也不能采取激化矛盾的方式,只有用真诚的心去对待,才能春风化雨,做好征迁。我们是真正的到一个地方,交一方朋友。”
随着拆迁局面的打开,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由于征地晚,动工迟,工程进度自然落后于其他项目部。第一项目部紧靠第三项目部临潼制梁场,这是15标段向东铺架的架梁通道,在这个关键位置如果不能顺利打开通道,中铁二十一局集团大西指挥部的工期都会被延误,但白白浪费了三个月工期,压力可想而知。
雷荣仁偏偏不信邪,带领项目部以催枯拉朽之势,硬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不仅没有挡道,还提前15天完成了灞河特大桥下部结构施工。主线完工后,一场施工难度最大、安全风险性最高的工程——大西客专临潼联络线特大桥又等待着他去破解。联络线左线特大桥跨越郑西高铁、包西铁路上、下行动车线路。跨运行高铁施工,这在全国实属首例,何况还一次连跨三条既有线,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光为了确定方案,仅各类细部方案研讨会就召开了15次,局指挥部还牵头先后三次召集国内顶尖桥梁专家到现场评审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由最开始的悬灌到转体,最终确定为现在的顶推施工方案。
在既有线桥梁之间修建桥中桥,可谓难上加难。据雷荣仁介绍,桥墩距离既有线接触网最近的距离只有1.8米,工人施工稍有不慎,就会触碰到电线,极度危险,即使接触网断电仍有高压感应电,足以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况且,紧靠联络线左线特大桥24号墩6米处,还有一条110千伏的高压电力线,施工时吊车、混凝土泵车稍不注意就会碰触电线,为了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项目部历尽艰辛与电力部门协调,最终,将高压线的位置进行移动,使之远离桥墩,保证了施工安全。
除了有力保障员工的安全,雷荣仁更是高度重视既有线乘客的安全。由于高铁运行速度每小时达到300公里以上,哪怕有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一截短短的铁丝掉入既有线上都可能酿成重大行车安全事故。按西安铁路局的要求,钢箱梁顶推施工的任何杂物掉入既有线内,都视为安全事故。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既有线运营的影响,保障列车行车安全,钢箱梁顶推施工安排于每晚12点30分进行,到凌晨4时30分结束,待他回到宿舍时,已经5点半了。此时躺在床上,生物钟被打乱,虽然很困,但却怎么也睡不着,钢箱梁顶推施工的情景象电影一样在脑海中回放,加上天快亮了,各种交织的声音传来,只觉得头昏沉沉的,这样的折磨持续了一个多月。为圆满完成这项高风险工程,雷荣仁每天必须强打精神,全神贯注地周密部署。在每晚工作开展前,都有专人对工人所带工具进行登记,以便在返回时核实,确保所有工具一样都没有落下。与此同时,三条既有线上也有多名工人值守,他们随时关注着既有线上的一举一动,一旦有东西掉下来立刻将其清除。每晚顶推工作结束后,雷荣仁都要亲自率领员工对三条既有线路段进行彻底检查,务必保证铁路线上零障碍。顶推施工难度大,哪怕是一个细小的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顶推失败。他说:“现在,只要听到顶推的声音,就知道钢箱梁与桥墩之间受力是否有问题,顶推是否顺利。”
在雷荣仁看来,凡自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诿给别人;凡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拖延到将来;凡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即便环境险恶,也绝不因条件艰苦而退缩。大西客专的施工,恰到好处地印证了这一点。严谨的工作作风,严密的技术保障措施,确保了国内最长的钢箱梁顶推施工获得圆满成功。
2013年5月1日凌晨4时,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时刻。
经过20多个不眠之夜,随着长197.5米,重达1990吨的钢箱梁在30米的高空顺利就位,一项国内最长、顶推距离最远、且连续跨越三条高铁的钢箱梁顶推施工纪录就此诞生,并为今后同类型桥梁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精细管理 增收创效
作为一名“70后”的年轻人,雷荣仁无私无畏、忠诚敬业。他的人格魅力和刚毅性格,正如同他所修的路,虽默默无闻,但为天南地北的人,演绎着荷载万千车马的传奇。
对工程项目的掌控,雷荣仁称得上是内外兼修的行家里手。他一贯讲究出手务必要快捷、出拳务必要重狠、措施务必要精准、工作务必要踏实。按他的话说,“四个务必”,说白了就是追求工作效率;有了工作效率,才会有经济效益。也正是这个“秘诀”,才使得雷荣仁在经营项目时更加得心应手、驾轻就熟。
在施工中,无论是什么样的棘手难题,只要一经雷荣仁的手,不仅峰回路转,而且化险为夷。他总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在雷荣仁看来,作为一名项目经理,就要有勇气为职工担当、为企业担当、为社会担当。实现安全优质和盈利,就是最大的硬道理。如若不能把工程干好、经营好,闹出让领导“救火”,甚至让项目经营亏损的事情来,还不如明智点退位让贤,趁早申请息工回老家,免得误企误己。
工程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他常说:“在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职责不仅要为业主建造精品工程,而且还要尽可能为公司培养人才,严格控制成本,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指标。”在他看来,要想克服重重困难,把握施工进度,按时按质完成繁重的施工任务,最终还是只能在管理上下功夫。
为规范施工行为,实现快速有序、优质高效的奋斗目标,雷荣仁在管理上力求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
雷荣仁深知,项目管理的精髓,最终的目标是为企业赚取利润。在包西项目时,他每月召开一次责任成本分析会,严控成本。而大西项目全是桥梁工程,按照高铁施工质量要求,墩身采用无拉杆整体式钢模板,一套模板要60万左右。雷荣仁精打细算,把工程数量和施工时间进行综合测算,最后确定采购17套钢模板,光模板一项就省了约500万。既满足了施工需要,又节省了大笔开支。
按照上场时的任务划分,第一项目部还承担着建设一个“T梁”制梁场的任务。雷荣仁和局指领导分析研究,大西第三项目部正在建设的临潼制梁场,规模在全线最大,全国排名第二,如果将303片 “T梁” 预制任务交给第三项目部,只需在梁场建设时稍扩大一点即可,投入资金不过百万元。而如若由第一项目部重新建设一个梁场,光建场费就要500万元,这还不包括征地、拆迁、购买设备等开支,一反一复,至少可省下一千万元。“虽然省下的费用不属于第一项目部,但省给局指也是一样的。”雷经理如是说。凡事从全局考虑,才能走的更长远。
“我们不仅要为业主建造精品工程,而且还要尽可能控制成本,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经营指标。”这是雷荣仁常挂在嘴边的话。与大部分人把安全质量与效益二者放在对立面不同,雷荣仁坚信挖潜增效的前提是必须保证工程的安全与质量。
工程质量安全是企业的生命之泉、立身之本。“建精品工程”几乎是所有建筑企业的追求,但这样的追求并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实现的。无论工期进度多么紧张,雷荣仁从未忘却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他的思路很清晰:“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想办法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效益才能体现出来。安全、质量、效益三者并不矛盾。如果发生了安全与质量问题,一返工,可以说你的效益损失更大。效益必须服从于安全与质量,质量与安全是相辅相成的,一点都不矛盾。施工当中为了保证安全质量必须寻求变更方案,这个过程同时也是为企业谋取效益的过程。”为了从源头上和过程上把好质量关,雷荣仁要求项目部强化质量监控与检测,尤其注重过程管理中的细节把控,切实做好每一个环节,保障工程质量。
雷荣仁清醒地认识到,人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要求。在他的言传身教之下,大西客专副总工兼工程部长赖林、安质部部长席迎利、灞河特大桥技术主管张宝军、联络线特大桥技术主管王廷杰、工程部资料员杨燕、测量班班长叶文军、测量班沉降观察组组长周鹏等年轻技术人员表现十分突出,在各自岗位上迅*长起来,个个都能独挡一面。
对雷荣仁来说,企业的发展、兴旺、壮大,职工的富裕和小康,就是他此生最大的事业。为了企业荣誉和职工富裕,他即使付出太多,甚至做出无私无畏的牺牲,却从不曾后悔。他说:“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就没有办不好的事。”雷荣仁本身就是陕西人,从包西到大西,虽然都在陕西境内施工,但他几乎没有时间回家,即便过年,也仅在大年三十晚上才能回去与父母、妻儿团聚,初三又要赶回工地,为的就是多争取一点时间,来完善工程。雷荣仁生活一贯俭朴,在物质上从不和别人攀比。但他对工作却是高标准,经常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在盛夏的三伏天中午,大家都在休息时,他早早就上了工地,浑身湿透,被晒得黝黑。对此,他总是说:“早点到工地查看一遍,发现问题好及时通知施工整改。”雷荣仁就是这样一个朴实无华,一心为公的人。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雷荣仁以一颗对企业的忠诚之心,赢得了公司领导和职工的信赖。参加工作10多年来,雷荣仁多次被集团公司、三公司和业主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项目经理”等荣誉称号。
在雷荣仁身上,令人强烈地感受、激荡着一股我心永恒,不惧重重艰险,在锦绣河山织就路网的英雄豪气。
筑路人的情感是严酷的。然而,也恰恰如此,这种情感才显得格外浓烈。雷荣仁的情感像烈酒一样深沉、热烈、血性。“筑路人”这三个字,本身就意味着奉献。有人如此评价雷荣仁:“为了干好项目,他真的把自己豁了出去……工地永远是他的最爱,苍山秀水间永远是他人生的梦想。”
筑路如同树人,前方的道路或许有几分泥泞,或许充满了坎坷,唯有目明心正,脚踏实地,才能开辟出一条通向未来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