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医药会触底起飞吗?从三季报看投资顶流与黑马的“和而不同”-基金研究院

频道:理财经验 日期: 浏览:0

自2021 年下半年开始,医药板块终结了持续近三年的大牛市,开启深度调整,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区间跌幅-39%,为中信一级行业中跌幅最大的板块。(数据来自wind)

当前医药板块的动态PE、相对其他板块的溢价率等都处于历史底部位置。

近段时间以来,医药行业政策边际改善,叠加基本面、估值等多重因素,不少投资者开始关注到医药板块,自9月末以来,医药板块的市场情绪有明显回温。

基金三季报披露完毕,医药板块基金经理的持仓变化和后市观点如何,我们今天来一探究竟。(基金经理后市观点,若无特别说明,均摘自基金三季报)

部分医药基金经理代表产品截至三季度末的持仓情况,不作个股推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融通基金万民远

融通基金万民远是四川大学医学博士,投资经历逾6年,是一名擅长医药投资的“小而美”基金经理。今年前三季度尤其是第三季度,万民远在管产品表现更为扛跌,且长期业绩亦较为稳健,受到很多投资者的关注。

风格特色:

坚持逆向投资,注重个股的估值安全边际,在好的贝塔里找阿尔法,用绝对收益的理念做相对收益。

代表产品:融通健康产业A

截图来自wind,数据来自基金三季报,仅为展示十大重仓股,不作个股推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后市观点

当下对医药板块放低预期收益的同时,乐观看待板块中长期前景,万亿市场的医药板块细分领域众多,不缺结构性机会。

目前基金重点布局创新药及其产业链(受益于未来用药结构优化)、高端器械(受益于进口替代)、零售药店(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及处方外流)、类消费(受益于消费复苏)及原料药 (受益于成本下降及需求)等资产。

安信基金池陈森

池陈森自2021年1月份开始担任基金经理,管理医药健康行业基金,投资经验不足2年,主要经历医药行业估值下行的过程,但已经成为了医药投资领域的“黑马”。

风格特色:

低估值,看好冷门赛道股,常能发掘低估值高成长股票;均衡配置,不会在某个单一赛道集中度超30%。

代表产品:安信医药健康A

截图来自wind,数据来自基金三季报,仅为展示十大重仓股,不作个股推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后市观点

当前全市场基金在医药行业配置比例与医药板块市值占比相比显著偏低,也处在历史上很低的位置。从医药行业基本面来看,医药行业的刚需属性使得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小,而且疫后复苏的确定性是相对更高的。从估值、机构持仓和基本面角度考虑,我们认为医药当前有很好的配置性价比。

长期看好医疗领域中制造升级、创新升级和消费升级三个方向。

未来的主线来自于景气度能够持续提升的方向。

医药制造升级有望成为下一个投资主线

,中国医药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工程师红利、供应链优势、规模优势等显著比较优势。在医疗器械、CDMO、特色原料药等赛道中,中国的全球市占率不高,近年来全球产能转移趋势持续加速,未来有望崛起一批优秀的企业。

中信建投基金谢玮

谢玮是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博士,证监会与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联合培养的博士后,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曾任中证金融研究院博士后研究员。

风格特色:

持仓保持适度集中,进攻性较强,赚“认知差”的钱。

代表产品:中信建投医改A

截图来自wind,数据来自基金三季报,仅为展示十大重仓股,不作个股推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后市观点

医药投资最大风险的阶段在过去的一年调整中基本释放完毕。医药行业依然具备中长期高成长属性。如果对于疫情后期边际缓和以及防控政策有一个如大家预期的趋势性的改善,那么在估值当中应该会有一个明显的修复情况发生。

谢玮明确看好线下药房,其背后的逻辑在于行业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医药未来的全景图展示。

政策自去年开始对线下的支持、对医保账户的改革、对线上医药的严格监管,都利于线下药房做大做强,快速提高线下药房的集中度。

CXO受到多方面的负面冲击,经过近一年的均值回归,业绩相对高光。大家要更理性地思考,当情绪被修复之后,行业的前景和公司的基本面到底如何。(观点出自2022年10月14日公开路演)

工银瑞信基金赵蓓

赵蓓是投资者非常熟悉的“医药女神”,拥有医学+金融学双硕士学位。截至三季度末,管理规模逾240亿元。

风格特色:

赵蓓坚持“自上而下”的投资理念,寻找产业趋势性机会,更看重景气度,持股集中度较高,个股持有周期长。

代表产品:工银瑞信前沿医疗A

截图来自wind,数据来自基金三季报,仅为展示十大重仓股,不作个股推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后市观点

长期看,我国CXO行业受益于工程师红利的国际竞争力依然存在,即使有周期波动性也依然存在较高增速的机会,当前估值或已经较为充分地反映景气度下行的悲观预期。

医疗服务、药品、器械、 药店和消费医疗受一定程度的疫情冲击,但整体影响相对可控,我们认为短期冲击并不影响长期经营趋势和竞争力。

中药OTC受益于四类药品的更合理管理,竞争格局的改善以及长期品牌价值的提升,经营趋势在改善。

三季度我们在细分领域的布局上做了一些均衡,四季度会延续均衡的思路,依然布局在估值相对合理的中药、消费医疗、CXO、器械等方向。

汇添富基金郑磊

郑磊为复旦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硕士,投资经验超7年,至三季度末管理规模逾220亿元。

风格特色:

持仓行业均衡分散,不会过度暴露于某个细分子行业。基于不同子行业的特征属性去非医药行业中寻找具有相似商业模式的公司去做比较,通过横向对比更深刻的理解医药行业的商业模式和竞争壁垒。

代表产品:汇添富创新医药

截图来自wind,数据来自基金三季报,仅为展示十大重仓股,不作个股推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后市观点

细分行业上,在继续看好医疗服务、创新药服务产业链的同时,我们

加强配置了医疗器械板块,我们认为自主可控的产业趋势将在医药里以其特有的形式展开,特别是医疗器械领域,进口替代有望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中欧基金葛兰

葛兰是医药投资绕不开的人物,美国西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投资经验超7年,对医疗发展的大方向有自己读到的见解。峰值时管理规模逾千亿,截至三季度末管理规模875亿元,实为不折不扣的“医药女王”。

风格特色:

从行业配置、行业内公司的选择上都是均衡配置,偏爱大盘成长,很少择时,重仓股一般会长期持有。

代表产品:中欧医疗健康A

截图来自wind,数据来自基金三季报,仅为展示十大重仓股,不作个股推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后市观点

宏观环境短期仍有不确定性,但行业面对相关不确定性扰动的准备也更加充分,预计4季度仍将是震荡恢复的趋势。长期看,医药行业的增长逻辑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创新是行业成长最重要的驱动力。

经过多年洗礼,国内创新企业整体研发管线布局更加理性,资源向差异化方向倾斜,甚至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品种诞生。在有大量临床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的背景下,创新药及器械都有着广阔的成长空间。

与此同时,国内的创新药服务企业也逐步形成了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在部分细分领域达到了全球领先的水平,此外,我们认为相关服务商的竞争力更多的体现在平台的技术和管理能力,龙头企业的市占率大概率仍将持续提升,保持其较高的景气度。

此外,伴随我国居民人均收入及认知水平快速提升,医疗服务以及消费性医疗的需求仍在快速增长且未得到充分满足,未来空间依然巨大。

整体而言,依然看好医药生物板块的中长期投资机会,但短期市场波动难以避免。

总结

梳理医药基金三季报,小编发现,

很多主流医药投资大佬着重提及“均衡”,在原来持仓的基础上注重细分行业的分散。

比如赵蓓表示,她今年三季度,在细分领域的布局上做了一些均衡,四季度会延续均衡的思路。

医药基金经理普遍认为,从估值、机构持仓和基本面等多重角度考虑,医药当前有很好的配置性价比。

不少基金经理对医疗器械(包括设备、耗材等)认可度在增加,认为这是未来的一个主线。

与此同时,多位知名医药基金经理增配了中药个股。

2021年下半年来,医药板块处于深度调整中,但它依然是基金重仓程度较高的行业。近期随着政策边际改善,叠加基本面的好转及低估值,医药板块是否要否极泰来?

大家基于自身的认知与判断,行走在投资的路上,与鲜花和荆棘为伴,望最终收获阳光与温暖!

张婷婷 S1440121070474、A20210901001459

风险提示:本文不代表中信建投证券观点,仅属于基金投资策略讨论,不作为投资建议,本报告的调研内容为后续整理,不保证整理内容与调研原文完全一致,另外基金经理观点可能发生变更;文中信息均来源于本公司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但本公司及其撰写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已力求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文中所提具体基金、股票等证券仅用于举例,不构成投资者在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等方面的最终操作建议;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不作为同管理人/基金经理/投资策略其他产品未来收益水平的保证,任何人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中信建投证券以及作者无关,基金产品详情请阅读基金法律文件,并以之为准,基金投资有风险,决策须谨慎;第三方不得以商业目的对本文所载内容进行复制、转载,如需复制、转载的,应申请授权并注明来源,且不得对文中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3次元测量仪

光学测试仪

光学影像测量机

自动测量仪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