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手造和匠心让非遗成为都市美学广东江南金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频道:期货之家 日期: 浏览:0

一根竹篾在手中变成可爱的动物,简单操作后就能在水中拓印出画作,用传统剪纸技艺做造型独特的方形花灯……第五届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成为魔都手造爱好者打卡体验的聚集地。

2019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由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上海手造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创意设计师协会主办的2019第五届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

本届手造博览会以“中国手造,蒸蒸日上”为主题,分为ABCD四大区域,包括百年匠心品牌材料板块、体验课程板块、设计师板块、非遗扶贫板块、海派非遗板块、研培高校板块、城市工作室板块、手工集市板块、手造TED演讲板块等,汇聚世界各地最新手造产品,融合城市手工爱好者与非遗活态传承的技艺和美学。

活态传承,

看见非遗的价值

博览会涵盖刺绣、编织、布艺、造纸、竹艺等80余项国内外非遗手工技艺,通过生动趣味的工艺展示和体验活动,为非遗活态传承搭建了一个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平台。

其中,非遗扶贫板块聚焦上海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云南、四川阿坝、贵州、新疆、青海各地的非遗技艺与扶贫成果案例,体现上海牵手帮扶东西部协同发展的文化成果。

60余位来自新疆、青海、云南、四川、贵州等上海对口帮扶的省市自治区的非遗传承人群,苗族、彝族、藏族、羌族、土族等少数民族的50余项非遗技艺以展演、展示、销售、体验等多种形式亮相于此。海派非遗以融合东西文化的江南非遗技艺为主,展现了上海文化包容万象、东西合璧的城市手工技艺魅力。研培高校则展现了近年来中国非遗研培高校的优秀教学成果,以及师生创作研发的非遗衍生产品。

丰富多彩的非遗技艺,琳琅满目的非遗创新产品,让博览会不仅有诗和远方,也彰显了文化自信,体现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

手造DIY体验,

制作独一无二的作品

这是个可以玩的世界博览会。在手造博览会中,各展商和非遗传承人们都准备了缤纷多彩的手造体验课程及展演活动。

1000+自主开发沉浸式手造课程,涵盖非遗传承人大师级课程、展商手作体验课程、上海美术学院研究生手作课程,让观众沉浸非遗手造乐趣。既有展商带来的成熟手作课程,也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穿起民族服饰,亲自展示、手把手教授本民族的非遗技艺。

皮影彩绘、冰皮月饼、模戳印花、古法造纸、新疆皮雕、布依族蜡染等体验,让游客纷纷上手,享受“手造”的欢乐。同时,现场有设计师参与,博览会特邀了上海设计师协会旗下的10余个设计师品牌,竹艺、木艺、精工首饰种类丰富品类丰富,匠心独具。

云集国际展商,

寻找更独特的手造材料

国际化也是今年手造博览会的一大亮点,邀请了来自西班牙、德国、日本、法国、奥地利、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20余家国际展商,逾百个国际手工材料品牌,超过20000个手工潮流新款首次国内亮相,汇聚涵盖拼布,编织,黏土,绘画,木艺,玻璃,花艺,金工,染织绣等。

继施华洛世奇、DMC之后,德国缝纫工具巨擘PRYM、创意颜料巨擘MARABU、以及美国创意黏土巨擘POLYFORM、法国创意彩绘和手账领军ALADINE等首次亮相手造博览会。

博览会同期举办了“非遗传承及IP创新大会”跨界论坛,以及“精准扶贫,协同发展”传统工艺工作站非遗传承人对话活动。“非遗传承及IP创新大会”跨界论坛创新论坛模式,通过“非遗与老字号”跨界合作之对对碰、“非遗与区域发展”协同共融之连连看两场圆桌论坛,汇集非遗、老字号、品牌,探讨跨界设计、IP创新、协同共融和区域发展,发挥上海商业文明和创意产业优势,为非遗活态传承提供企业和品牌的支持,实现多方共赢的跨界创新。

“手造”、“非遗”、“生活”、“艺术”,时代在发展,用双手创造的智慧一直深受人们的青睐,第五届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让人们感受到手工艺的新潮魅力,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温暖和生命力,用匠人精神推动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发展。

注/ 图片来源: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影像测量仪系统

上海影像仪官方

三次元影像仪

影像仪测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