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千乘之国光芒再散人间邢台城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频道:理财品种 日期: 浏览:0

离燕下都约230公里的地方,有一处古城遗址,与燕下都遗址共同入选了“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它就是在1974年首次发掘、发现的中山国都城遗址—灵寿古城。这座在战国晚期拔地而起的国都,坐落在今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上三汲乡,距石家庄只有40多公里。

模拟沙盘清晰地显示,灵寿古城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约4.5公里,东西宽约4公里,城垣依自然地势夯筑而成,北高南低,地上部分多数已荡然无存,夯土城基则清晰可见。残破的台基勾勒出宫殿建筑区、手工业作坊区、居住区、王陵区、商业区的轮廓。即使只是一城遗存,伫立其中,人们眼前仍会浮现出它昔日的熙攘。

史册无载 古国终留空白

公元前296年,楚怀王客死秦国。同一年,中山国也遭受了灭顶之灾。一代强国至此宣告灭亡,从此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与楚不同的是,史书中有关古中山国的记载笼统而又模糊,让这个古国的真实面貌一直隐匿在历史的云烟中,2000多年来,几乎无人问津。然而,随着灵寿古城的发掘,从这里先后出土近两万件文物,这个被称为“神秘国度”的古中山国的世代谱系和真实形象终于呼之欲出。

时光回溯,此时是1974年最为普通的一天。平山县三汲乡乡民正在利用农歇时间平整农田。为得到更好的土壤,他们不断到附近的山丘上取土,很快,这些山丘里不时就被挖掘出大块的瓦。这些瓦都是直筒状,且体积很大。乡民带着这些瓦找到了当地文物管理部门。

经过考古工作人员仔细鉴定,这些瓦被确认属于20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就在这些瓦刚被最终确认身份归属的同时,乡民们又从山丘中挖出一块刻有怪字的大石,经过古文字学家的考证,发现这些类似密码的古文字,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字,记载了战国时两个叫公乘德和旧将曼的人的一段自我介绍。他们记述了自己曾经为先王看守园囿,为他捕鱼,现在又为他看守陵墓。原来,这是2000多年前两个守墓人刻下的文字。

艺术宝库 镌刻昔日繁华

石头上的文字最终被破译,这些“奇怪”的山丘所在地被证实是战国时期的墓葬。此时,中山国首先进入考古工作者们的脑海,根据当地县志记载,三汲村里的中山古城,作为战国时期中山国的最后一座都城,存在时间曾长达80多年。他们纷纷推测,也许,这些土堆下不只是墓葬,更有可能埋藏着一个王国的历史。

当考古工作者叩开王墓大门时,也打开了一座闪耀着历史光辉的艺术宝库:大型山字形礼器,是国内发现的最早的祭祀山川用的礼器;“十五连盏铜灯”“银首人俑灯”“双翼铜神兽”“九座三足铜鼎”等众多错金、错银青铜器,设计优美,工艺精湛,造型华丽,是战国时期艺术作品中的绝世珍宝;中山国妇女的服饰款式,放在今天看也不失新颖高雅。

中山国的制酒业自古就享有盛誉,许多与酒有关的历史记载或神话传说,都少不了与中山国发生联系。《搜神记》《周礼·酒正》《魏都赋》等都有关于中山酒的记载。“醇酎中山,沉湎千日”“清酒,中山冬酿接夏而成”之类的描述时有看到。灵寿中山王墓出土的两壶古酒,是中国考古发掘中发现得最早的酒的实物。该酒虽储存2000多年,依然酒香浓郁、澄澈透明,证明了中山国的酿酒技术名不虚传。

这座被发掘的艺术宝库,让后人见识到这个“神秘国度”在铸造、冶炼、建筑、制陶、制玉、服装、酿酒、乐器等方面的高超技艺,也证实了古书“中山之地,作奸巧冶,多美物”的记载。

在王墓的开掘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1号墓地出土的铁足大鼎。当这个器型硕大、优美的器物,被轻轻拂去尘土后,镌刻在其外表的工整的469字铭文,让考古工作人员惊喜不已。因为,它记述的正是中山王的世系。

被泥土尘封的历史终被还原,2000多年前,古中山国正是在这块被称为灵寿古城的土地上,书写着绚烂多彩的历史。

历史还原 重现一城往事

这个在春秋时期由鲜虞氏建立的国家,最初称“鲜虞”,后来改称“中山国”。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率领他的子民向东部平原迁徙,把都城定在诸侯国势力薄弱的地带。公元前407年,这个弱小的国家一度被它的邻属魏国所灭。国破家亡后,逃避到大山之中的桓公并没有放弃复国的希望,经过20多年的抗争,励精图治复兴了自己的国家。

公元前380年,中山桓公将中山国国都迁至灵寿(今平山县三汲乡一带)。为防御赵国,守卫国土上的安宁生活,他还修建了长城。这时,中山国已拥有人口几十万,战车过千辆,兵甲逾万,成为仅次于“战国七雄”的第八强国,举足轻重。中山国最强大时,疆域覆盖今石家庄、保定二市大部,邢台市北部、衡水市中西部,并延伸至山西省东北部山区。此后,西汉又分封中山国,中山作为地名一直保留至明朝。

《兆域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份铜板地图,中山国人早在2000多年前就将它制成。灵寿古城遗址发掘时,这幅比国外最早的罗马帝国时代的地图还要早600年的王陵平面规划图,突然曝光于世,曾引来无数关注。考古学家根据该图比例尺换算,推演出当时整座中山国王陵的规模极其宏大,地面建筑是用于祭祀先王陵寝的飨堂,两侧并排着两个王后堂,整个墓区还分内宫、外宫。

公元前4世纪的一天,经过长时间的规划、营建,飨堂建筑群正式落成,中山国的全体贵族们在中山王率领下,一起出席了当天举行的祭祀大典。身处喧嚣盛世中的他们,诚心向祖先祈求国盛民安,源远流长。然而,这份恳求最终未能挽救他们的国家。不久,强邻赵武灵王终于按捺不住野心,亲率铁骑,几乎是在一夜间就踏平了这个都城。王厦倾覆,就此沉寂。

2000多年的光阴倏忽而过,如今,18平方公里的灵寿古城遗址静静躺在阡陌烟树间,每当斜阳残照在古建筑台基的废墟上,古中山国留存的喧嚣总会在耳畔回响,仿佛它从未远离过这片散射着光芒的土地。

文 / 张健

自动测量仪器

OGP影像测量仪

光学系统测试

影像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