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0开始写公众号以来,医药就是我一直关注的行业。当我真正开始了解医药行业时,已是医药公司的股价大幅上涨以后,而我又是一个喜欢捡便宜的投资者,面对这高估的股价实在下不了手。
在疫情的带动下,医药公司的业绩好得出奇,再叠加国家在疫情期间大放水,让本来就极具成长属性的医药行业相关公司股价水涨船高。几乎所有与医药相关的行业指数都涨上了天,估值也达到了历史最高位。
如果2019年入手医药的同学,2020与2021年绝对是收获满满的一年。但如果同学们是因为2021年医药行业业绩优异才开始投资,那一年下来手中的医药相关基金应该都是亏损的,感受肯定很不友好。
那医药行业到底该如何投资呢?对于这一个问题我也研究了一段时间,所以今天就把我这段时间研究的结果写出来,让大家也瞧一瞧。
医药投资难在哪里
医药行业应该是我目前重点研究的行业投资中最复杂的一个。在前面的文章中我有提到过,我会重点关注三大行业:医药、消费、科技。我自己在互联网公司,因此对科技中的互联网行业还是有一定的认识,我目前也重仓并在定投中概互联。而消费领域是最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行业,家电、白酒、调味料等等公司我们平时都能接触到,因此很容易就能了解到消费行业相关公司的口碑和占有率,也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它们价格变动。
然而医药行业与上面两大行业都不相同。首先是大多数同学的年纪应该还不大,还不是药罐子,花在买药上的钱应该还不多,大都不会了解具体医药公司的产品与价格。然后是医药行业所包含的公司种类五花八门,有药企、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医药研发、医药销售等等方向。而药企包括仿制药、创新药、中草药等等;医疗器械又有医疗耗材、医疗仪器等等;医疗服务又有医学美容、医学养老、检验服务、影像服务等等。这些子方向与消费行业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我们普通人日常很少接触,或者是被动接触而不是主动挑选。所以在头脑中很难对它们有一个组织严密的概念,这就加大了投资难度。
除了上述难度以外,医药行业的指数也很多,多到我研究了这么久也没太能完全记住与理解这些指数的情况。为了减少文章的阅读难度,避免把大家搞得晕头转向,今天我就从那广大的指数中挑出比较有代表性的五个,这五个已经热门,很具代表性了,实在是没办法减少了。
接下来就请它们登场吧。
医药相关指数
以前每一个行业或者策略我都是写一两个指数,而医药行业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有五个了,大家理解为什么医药行业这么难投资了吧(哭)。这五个指数分别是:
300医药、中证医药、全指医药、中证医疗、医药100
。为了降低我这篇文章的复杂度,下面只说一下指数的编制规则与成分股,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的内容,请自行查阅资料(因为我自己也没太搞懂,别难为我)。
300医药:
从沪深300(富裕阶级)中挑选医药卫生行业相关股票,按公司市值大小排序组成。成分股权重按市值占比计算,单一成分股没有占比限制。
中证医药:
从中证800(中产及以上)中挑选医药卫生行业相关股票,按公司市值大小排序组成。成分股权重按市值占比计算,单一成分股占比不超过10%。
全指医药:
从中证全指(所有公司)中挑选医药卫生行业相关股票,按公司市值大小排序组成。成分股权重按市值占比计算,单一成分股占比不超过10%。
中证医疗:
从中证全指(所有公司)中挑选所有涉及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医疗信息化等与医有关的公司,也就是在全指医药的基础上扩大了医疗相关公司。成分股权重按市值占比计算,单一成分股占比不超过10%,前五大权重股合计不超过40%。
医药100:
从中证全指(所有公司)中挑选100只医药主题(注意不一定是医药卫生行业)相关股票,按日均成交额高低进行排序,剔除末尾20%的股票。如果最后不够100只,则纳入全指医药公司来填满,按照公司市值由小到大计算权重,市值越小权重越大,让100只股票最终实现市值*权重基本相等(这是我的理解,不确定是否完全正确...)。
大家晕了没有,晕了就对了,因为实在是太多了。不过有一个好办法可以简单区分他们,就是把这五个指数分为三派:
第一派是医药卫生派:300医药、中证医药(800医药)、全指医药。
它们包含的成分股只有医药卫生行业,可以理解为只有制药公司。它们仨的区别只是样本空间大小不同而已,从左至右样本空间越来越大,可选择的企业越来越多。下图是它们仨的成分股,可以看出前十大成分股完全相同,只是占比不同而已。因为这三只指数都是按照市值进行排序,成分股虽然有多有少,但都包含了市值最大的那些公司,所以挑出来的前十大公司完全相同。
300医药指数前十大权重股
中证医药指数前十大权重股
全指医药指数前十大权重股
第二派是医药医疗派:中证医疗。
它除了包含医药卫生行业外,还包含一些医疗行业股票,也就是除了制药公司,还包含了医疗器械、提供医疗服务相关的公司。从成分股也可以看出除了第一派的股票外,还包含了迈瑞医疗(医疗器械)、爱尔眼科(医疗服务)这些非制药公司。总的来说涵盖面更广一些。
中证医疗指数前十大权重股
第三派是医药主题派:医药100。
这个派系除了包含上述两派的所有公司外,还把包含医疗主题的公司都纳入其中,无论是制药、用药、卖药的通通包含进来。而且成分股是等权排序,市值越大反倒占比越小。从成分股可以看出它与前面两派完全不同,毕竟前面两派都是市值越大占比越大,排名越前嘛。而前10大成分股的占比也很小,大约就在10%左右。基本上每一个股票都占有1%的坑。
医药100前十大权重股
医药相关基金
只有指数而不对比指数基金都是耍流氓,所以我把五个医药相关指数对应的基金都找了出来。由于医药相关的子行业太多,指数基金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行业,因此我也找出了两个目前市场上热度最高的,收益率最好的两只医药类主动基金,让它们与五只指数基金一起对比,看具体孰强孰弱。废话不多说,上菜。
首先是五只指数基金,它们分别是:
1. 300医药:易方达沪深300医药联接A
,代码:001344,基金规模:3.04亿,成立时间:2017-11-22,跟踪误差:0.13%,管理费+托管费:0.5% + 0.1%。
2. 中证医药:汇添富中证医药ETF联接A
,代码:007076,基金规模:0.63亿,成立时间:2019-03-24,跟踪误差:0.11%,管理费+托管费:0.5% + 0.1%。
3. 全指医药:广发医药卫生联接A
,代码:001180,基金规模:8.99亿,成立时间:2015-05-06,跟踪误差:0.11%,管理费+托管费:0.5% + 0.1%。
4. 中证医疗:华宝医疗ETF联接A
,代码:162412,基金规模:44.61亿,成立时间:2015-05-21,跟踪误差:0.17%,管理费+托管费:0.5% + 0.1%。
5. 医药100:天弘中证医药100A
,代码:001550,基金规模:4.79亿,成立时间:2015-06-30,跟踪误差:0.09%,管理费+托管费:0.5% + 0.1%。
五只指数基金陆续登场了,接下来有请市场中最能打的两位主动型基金隆重登场。
1.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
,代码:003095,基金规模:340.52亿,成立时间:2016-09-29,基金经理:葛兰(2016-09-29成立至今),管理费+托管费:1.5% + 0.25%。
2. 工银前沿医疗股票A
,代码:001717,基金规模:176.25亿,成立时间:2016-02-03,基金经理:赵蓓(2016-02-03成立至今),管理费+托管费:1.5% + 0.25%。
以上数据都是来自天天基金网,数据截止日期是2021年12月31日。
七位选手都登上了擂台,它们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王者呢?我们进一段广告,广告回来揭晓哦。
广告招商中......
基金对比
广告回来了。接下来我们用四幅图分别对基金收益情况、年度收益与定投收益情况、收益曲线、最终收益情况来对上面的七位选手进行PK。
基金阶段收益
基金整体收益情况
首先是基金收益情况。半年内的我们就不看了,毕竟股票波动性很大,基金投资基本都是以年来看收益率。从一年开始看,我们发现无论是一年,或是三年,或是成立以来,赵蓓的工银前沿医疗收益率都超过了对手。近一年医药行业整体都很弱,在弱势抗跌方面,赵蓓的基金仍然表现最好。
我们继续对比一下第一门派的三个指数基金,整体的收益差异非常小,也就表明无论样本空间如何,编制规则差不多的情况下即使成分股权重占比稍有不同,最终体现在收益上的差别微乎其微。所以如果大家实在要选医药指数基金,这三只中选一只投资就行了,没必要重复。
基金每年收益与定投收益
基金每年收益与定投收益
接下来是七只基金的年度收益情况与定投收益。从年度收益情况来看,赵蓓的情况就没有如基金整体收益率那般领先全场了。而中证医疗指数基金-华宝医疗的收益情况还是很亮眼的,从2018年开始连续四年与两只主动基金的收益差别并不算大,作为指数基金实属不易了。
从定投收益来看,只要坚持定投三年,赵蓓的主动基金又继续领跑全场了。所以总结下来就是投资基金,尽量拉长投资年限,别只顾一年的收益率。只要在合适的时间买入(低估区间),在合适的时间卖出(高估区间),坚持定投三年,收益基本都不会差,如果坚持定投五年,即使市场经历了大起大落,对真正的收益影响也没有多大了,特别是对于医药这种优质行业,本身成长性就很不错,随着人口老龄化,长期收益率更是不用太担心。
基金收益曲线与最终收益
基金收益曲线
基金最终收益情况
最后就是基金五年的收益曲线了。我们可以看到两只主动基金的收益率在很长时间都大幅超过了指数基金。而指数基金中绿色的华宝医疗(中证医疗指数)大幅领先其他四只指数基金。由于汇添富中证医药(中证医药指数)由于成立时间较晚,整体收益率处在最低。但从上面的分析以及得出300医药、中证医药、全指医药的收益率差别不大。如果要投资,在易方达沪深300医药联接A、汇添富中证医药ETF联接A、广发医药卫生联接A这三只基金选一只即可。
另外一只医药100目前的表现比三只医药行业基金要稍好一点,落后于中证医疗。但从曲线上面看,也是进入2022年才开始领先的,整体上与三只医药指数基金差别不大。
小结
通过对比,应该可以得出这个结论了,那就是医药医疗行业,主动基金的收益率还是远远超过指数基金的。在指数基金中,中证医疗指数也超过了医药指数,这得益于最近两年医疗服务越来越热,比如整型美容带动了一波上涨。
无论主动基金收益如何领先,它都有一个劣势,那就是过于依赖基金经理。假若更换了基金经理那这支主动基金就等于脱胎换骨了。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投资主动基金,那需要时不时看看基金经理有没有跳槽。而指数基金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换谁都无所谓,反正是按照给定的规则买。所以对于有一定投资经验,有一定精力的同学来说,医药行业可以选择主动基金。而对于投资经验不足,不太懂如何分辨基金经理是否跳槽的同学来说,投资医药行业还是选择指数基金吧,其中中证医疗是一个表现比较优异的指数。
总结
由于疫情的关系,2020至2021年医药行业走出了非常好的行情,如果在2018与2019年有买医药行业基金的同学,这两年应该是很开心的。虽然医药医疗行业整体都在涨,但可以看出每类指数与主动基金的涨跌幅差别还是很大的。
由于与医相关的行业指数太多,投资过于复杂,一只指数基金很难包含所有涉医子行业,这也造成了主动型基金可以更灵活地配置成分股,在不同子行业中选取优质的公司,让主动基金收益率大幅超过指数基金。
而两只主动型基金中,这两年备受追捧的葛兰(一度被称为女神),在业绩上是输给没那么出名的赵蓓的。其实我一直对葛兰不太感冒,在支付宝的基金页面,葛兰主动出镜介绍自己,设立人设。而据我观察那些老牌牛逼基金经理,是没人这样做的,他们往往很低调,很少出镜。所以葛兰给我的感觉就是太高调了,中欧基金在她身上花了太多精力做推广,增加曝光度打造人设,大概的目的就是通过明星基金经理尽量吸引资金。
目前葛兰管理的基金规模超过了一千亿,与易方达张坤旗鼓相当了。张坤可是多年老将,业绩也很优异,反观葛兰做基金经理并没有太久,如此炒作很容易被反噬。从收益曲线也可以看出,在2021年中之前葛兰的收益与赵蓓的收益几乎重叠,但通过增加曝光度吸引资金加入后,在收益率上葛兰开始落后于赵蓓,现在越来越大。而在2021年7月医药开始下跌后,葛兰的跌幅甚至超过了指数基金的。可以下一个结论,那就是以葛兰目前的水平,是没办法管理好规模达到如此之大的基金产品。或者说规模过大导致可投资的股票受限(每个成分股占比不能超过10%,持有的单只股票不能超过总发行量的10%),已经严重影响了基金收益率。
基金经理最终是要靠业绩来证明自己的,如果没有业绩支撑,女神很快就会被骂成大妈了。最近不时报道葛兰的基金被大幅赎回,而基金下面的评论是一边倒的大骂,可以说她最近应该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不知道能否扛得住。如果扛不住而更换了基金经理,那我们投资的主动基金就很麻烦了,需要重新评估是否要更换投资的基金。
经过上述的分析,为了安全与稳定,我最终定投的基金选择了赵蓓的基金,而排除了葛兰。在上周我也开启了医药定投,目前每周扣款,定投的基金是赵蓓的工银前沿医疗股票A,定投资金来自于每月工资收入的余额。医药是一个波动很大的行业,在开启定投后我也做好了大幅下跌的准备,如果大家也对医药感兴趣,一定要思考清楚自己是否能承受得了,是否真正了解了这个行业。
好了,这期的文章写完了,这篇文章真的花了我超多精力,希望大家有所收获。如果觉得不错大家可以转发给自己的朋友,在下跪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