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黄金梁中型金矿床。黄金梁中型金矿床在敖汉旗的东南部,120度方向,与敖汉旗县城直距43公里,矿床位于敖汉旗贝子府镇巨林营子村内。2005年赤峰兴源矿业公司在该矿区进行普查,2006年8月提交普查报告,2009年矿山根据新的探采工程又对矿石储量进行了估算,确认该矿床是一个中型黄金矿床,矿床由赤峰市鑫浩矿业有限公司开采,后期矿山停产,2020年还没有生产。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是太古界建平群小塔子沟组下岩组的变质岩系和第四系地层。小塔子沟组下岩组岩性主要为混合岩化黑云斜长片麻岩、混合岩化角闪斜长片麻岩、混合花岗岩及磁铁石英岩。地层走向北东25—45度,倾向南东,倾角35—55度。第四系主要由风积黄土、冲洪积砂、砾石、河床淤泥及残坡积碎石组成。
矿区内为单斜构造。断裂构造主要有近南北向、北西向、北东向三组,三组断裂均具有控矿、容矿的特点。近南北向断裂分布于矿区的中部及北东部,地表控制长度200m左右,宽度1—3m,倾向西,倾角70度。北西向断裂主要有F1、F2,F1断裂走向300—312度,倾向南西,倾角68—72度,是矿区最大的断裂,F2断裂走向291度,倾向南西,倾角71度。北东向断裂为南北向断裂的分支断裂,规模比较小,局部充填有石英脉,产状较陡。
矿区内的岩浆岩只有华力西晚期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位于矿区南部,出露面积小。矿区内的脉岩主要有闪长玢岩和花岗斑岩,走向北西,倾角60—70度,脉岩规模都不大。
矿区内共圈定矿体11条,这11条矿体均分布在黑云斜长角闪片麻岩破碎带中的含金石英脉内,矿体围岩主要是黑云斜长角闪片麻岩,局部为蚀变碎裂岩,矿体按着南北向、北西向、北东向三个断裂方向展布。
1号矿体,控制长度200m,垂深40m,走向20度,倾向北西,倾角52—80度,平均倾角68度,矿体最厚1.16m,平均厚度0.93m,金最高品位32.44g/t,金平均品位12.4g/t。
2—3号矿体,控制长度300m,总体走向340度,倾向西南,局部倾向北东,倾角60—86度,平均倾角75度,矿体最厚1.14m,平均厚度0.64m,金最高品位26.02g/t,金平均品位14.2g/t。
3—1—1号矿体,控制长度130m,垂深120m,总体走向34度,倾向北西,倾角55—82度,平均倾角60度,矿体最厚1.33m,平均厚度0.73m,金最高品位38.2g/t,金平均品位15.33g/t。
3—3号矿体,控制长度150m,垂深80m,总体走向340度,倾向南西,倾角80度,矿体最厚4.76m,平均厚度1.17m,金最高品位26.3g/t,金平均品位11.2g/t。
3—4号矿体,控制长度70m,垂深80m,总体走向355度,倾向南西,倾角71度,矿体最厚1.42m,平均厚度0.87m,金最高品位33g/t,金平均品位12.26g/t。
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黄铜矿、自然金、辉银矿、角银矿等。
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绿泥石、绢云母、长石及少量方解石等。
矿石结构主要有晶粒结构、碎裂结构、填隙结构、乳浊结构、侵蚀结构、残余结构等。
矿石构造主要有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条带状构造、斑杂状构造等。
围岩蚀变主要有绢云母化、硅化、黄铁矿化等,矿区岩石蚀变较弱,岩石较稳固。
2009年矿山进行储量估算,提交了332+333类别矿石资源量57.19万吨,金金属量7.238吨,金平均品位12.66g/t。至2020年矿山仍还保有矿石量52.7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