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冀淑英古籍善本十五讲摘要成都顺游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频道:理财经验 日期: 浏览:0

加为有图版者。

第一讲 北京图书馆善本藏书的基本情况

北京图书馆继承宋以来宫廷藏书。

元代:翰林国史院官书。

清末:内阁大库(学部图书馆),后改称京师图书馆。

【《文苑英华》一千卷,存一百三十卷,(宋)李昉,宋嘉泰元年至四年周必大刻本。(1)缉熙殿书籍印、内府文玺、御府图书(南宋宫廷藏书印)(2)蝴蝶装景定元年十月某日 装背臣王润照管讫。】

宋代印章用蜜印,不用印油。

1.《国立北平图书馆善本书目》:甲库,宋元明刻本、明清抄本书。除从内阁大库接收外,尚有归安姚觐元藏书(“归安姚氏咫进斋藏书”印),南陵徐乃昌藏书。

【《玉台新咏》十卷,(南朝陈)徐陵,民国十一年徐乃昌影刻明寒山赵氏小宛堂本。每书最后一叶注明南陵徐乃昌刻。】

2.《国立北平图书馆善本书目乙编》、《善本书目乙编续目》(赵录绰编):乙库,清刻本、清人著述。

(1)方志:复本曾赠送南京图书馆。

【《(康熙)顺天府志》八卷,(清)张吉午,清康熙抄本】

(2)赋役全书:顺治、康熙时期。

【《直隶真定府赋役全书》三十三卷,(清)王弘祚等,清顺治刻本】

(3)昇平署戏曲资料:劝善金科(目连救母),鼎峙春秋(三国演义)等。收入《古本戏曲丛刊》第九集。

【《昭代箫韶》二十卷,首一卷,(清)王廷章、范闻贤等,清朱墨抄本。十本,二百四十出,杨家将故事】

【《昇平宝筏西游记》,(清)张照,清抄本。二百四十出。】

(4)清代学者稿本、批校本:李慈铭、王国维。

【《廿二史札记》三十六卷,(清)赵翼,清乾隆六十年刻本,清李慈铭批校并跋】

3.《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八卷,中华书局,1959。

第二讲 傅增湘与北京图书馆的善本书

傅增湘,藏园、双鉴楼。《藏园群书经眼录》《藏园群书题记》《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

1.四部大书

(1)【《太平御览》一千卷,目录十五卷,(宋)李昉等,清嘉庆九年至诗思年张海鹏从善堂刻本,傅增湘校并跋、许宝蘅校。】

(2)【《太平广记》五百卷,目录十卷,(宋)李昉等,明许自昌刻本,傅增湘录清陈鱣校并录清吴骞题识】

(3)【《文苑英华》一千卷,(宋)李昉等,明隆庆元年胡维新、戚继光刻本,傅增湘校跋并录清叶万校语。(馆藏两部傅校《文苑英华》)】

(4)《册府元龟》,明崇祯黄国琦刻本,虽错讹较多,但仅此一种。

2.版本特殊:

【《东莱先生诗集》二十卷,(宋)吕本中,清吕留良家抄本,傅增湘、张宗祥校并跋。抄本中“留”、“启”、“学”(吕留良父之名)缺末笔,避家讳。】

3.普通古籍:分藏北京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山西文管会。

4.双鉴:宋刻本《资治通鉴》、宋内府写本《洪范政鉴》

(1)【《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宋)司马光,宋绍兴二年至三年(1

132

-1

133

)两浙东路茶盐司公使库刻本。】

该书在元丰年间成书后曾有刻本,但不传。傅藏为百衲本,绍兴本约占三分之二,其余用五种不同宋刻本配补。

绍兴初刻《通鉴》现存两部,原均为季振宜旧藏。另一部后入徐乾学手中,再入故宫,《天禄琳琅书目后编》有著录。

(2)【《洪范政鉴》十二卷,(宋)宋仁宗,宋淳熙十三年内府写本,邵章、傅增湘跋】

有康定元年(1049)御制序,朱墨画出格子,蝴蝶装,保留宋代宫装原貌。

有缉熙殿书籍印等藏印,避讳严谨,如避英宗讳“曙”及嫌名。此书无刻本行世。

钤有“大本堂印”,为明初

太祖

令太子、诸王读书之所。修《永乐大典》时曾被抄入,《四库全书》著录在“术数类”,入存目二,题“永乐大典本”。

清代流出宫外,曾入国子监祭酒盛昱手中。

《藏园群书经眼录》卷七:淳熙十三年(1

186

)内府写本。《宋会要辑稿》:《永乐大典》卷一

九七

七八

提及《洪范政鉴》为建炎三年(1129)三月二日,行在太史局下诏访求,内有《洪范政鉴》十三册(应为十二);《永乐大典》卷

一一

四四

又载,淳熙十三年(1

186

)二月八日令秘阁缮写一本进纳。

5.《宋会要辑稿》

【《宋会要辑稿》不分卷,(清)徐松,(清)缪荃孙重订,稿本】

【《宋会要辑稿》不分卷,(清)徐松,(清)刘承幹重订,稿本】

【《宋会要校记》不分卷,叶渭清,抄本】

6.其他宋元版:

(1)【《方言》十三卷,(汉)扬雄,(晋)郭璞,宋庆元六年浔阳郡斋刻本,沈曾植、邓邦述、袁克文、缪荃孙跋】

(2)【《大唐六典注》,(唐)李林甫等,宋绍兴四年温州州学刻递修本,沈曾植、王秉恩跋。原三十卷,内阁大库书。现仅存十五卷,傅增湘得四卷,李盛铎得七卷,另四卷在南京博物院。元代无刻本行世,明正德间刻本错讹较多。】

(3)【《范文正公文集》二十卷,(宋)范仲淹,北宋刻本。其中一卷为抄配。收入《古逸丛书三编》。】

(4)【《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宋)欧阳修,宋庆元二年(1196)周必大刻本。】

(5)【《事类赋》三十卷,(宋)吴淑,宋绍兴十六年(1

146

)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

(6)【《忠文王纪事实录》五卷,(宋)谢起岩,宋咸淳七年(1271)吴安朝等公文纸刻本,商衍瀛、傅增湘跋。岳飞事迹。】

(7)【《司空表圣文集》十卷,(唐)司空图,宋刻本。蜀刻唐人集。】

(8)【《淮海先生闲居集》四十卷,(宋)秦观,宋刻本。为该刻本仅存的二十六卷。】

7.其他:

(1)《白莲集》,明嘉靖八年(

152

9)柳大中抄本,钱谦益批校。

(2)《云台编》,何焯校并跋。《续玄怪录》,姚咨抄本。《述古堂藏书目录》,钱曾抄校。

(3)《大方广佛华严经》,周叔弢捐赠藏宋刻浙本缺一册,后傅熹年家藏一册与之为同一版本,因捐赠使之成为完帙。

第三讲 郑振铎与北京图书馆珍藏

1.《古今杂剧》

脉望馆馆主赵琦美,父用贤,官刑部侍郎,结识于慎行之子小谷(名纬),互通有无,借钞藏书。

《古今杂剧》242种

64

册,其中15种配以明息机子本,55种配古名家杂剧,其余均为赵琦美令人所抄,几乎均有校有跋。主要来源:(1)从内本录校,即明代末年宫廷演戏剧本,(2)于小谷本。在万历四十二年至四十五年间。

赵琦美死后,书多归钱谦益,此书后归钱曾,《也是园藏书目》著录,除重复外,有340种72册。(也是园杂剧目,也是园戏曲)

后经季振宜、何焯、黄丕烈(学山海之居印,明李开先自称词山曲海)递藏。

季振宜著录300种,黄丕烈著录266种66册,手抄目录40叶,附于书前。

又辗转传于汪士钟、赵宗建、丁祖荫。

商务印书馆选则

144

种,编成《孤本元明杂剧》。后又收入《古本戏曲丛刊》第四辑。

2.藏书特色:版画、戏曲、清人别集。

(1)【《天竺灵签》一卷,宋刻本。】

(2)【《程氏墨苑》十二卷,(明)程大约,明万历程氏滋兰堂刻本。丁云鹏画稿,徽州黄氏刻工刊刻。】

(3)【《历代名公画谱》四卷,(明)顾炳,明刻本】

(4)【《十竹斋笺谱初集》四卷,(明)胡正言,明崇祯胡氏十竹斋套印本】

(5)【《十竹斋书画谱》八卷,(明)胡正言,明崇祯胡氏十竹斋套印本】

(6)【《水浒叶子》不分卷,(明)陈洪绶,清初刻本。徽州派刻工。】

(7)【《太平山水图画》一卷,(清)萧云从,清顺治五年襄古堂刻本】

第四讲 海源阁藏书的入藏

1.杨家三代藏书:

杨以增,道光二年(

182

2)进士,曾任江南河道总督,谥端勤。

杨绍和,字彦合,同治四年(

186

5)进士,翰林苑侍讲学士,《楹书隅录》五卷,《楹书隅录续编》四卷。

杨保彝,字凤阿。

2.源流:收入汪士钟、怡府藏书。

钱谦益绛云楼烬余之书,一部分送钱曾,一部分入毛氏汲古阁。钱曾部分藏书卖给季振宜、徐乾学等。钱曾、汲古阁、季振宜、传是楼等南方大藏书家的书散后几乎全归黄丕烈,又经汪士钟,归入铁琴铜剑楼;北方部分经由何焯,归入怡府。(怡府藏书,翁同龢、潘祖荫滂喜斋、朱澂结一庐也都收了一些。)

海源阁藏书在当时无与伦比。

后屡遭劫难。存放于天津盐业银行仓库、乡下陶南山庄。周叔弢、傅增湘、刘少山都有所收购,后捐赠北图。陶南山庄之书与藏书印入藏山东图书馆。

海源阁存世藏书多归北图。

3.藏书印:以增私印、宋存书室、海源阁、四经四史之斋、禄易书,千万值,······

4.四经四史:宋版《毛诗》《周礼》《仪礼》《礼记》,《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陆以湉《冷庐杂识》所记有误。

(1)【《毛诗》二十卷,(汉)郑玄笺,(唐)陆德明释文,宋刻本,清査慎行、顾广圻跋。仅存三卷。】

(2)【《监本纂图重言重意互注点校毛诗》二十卷,《图谱》一卷,(汉)毛苌传,(汉)郑玄笺,(唐)陆德明释文,宋刻本,黄丕烈、劳健、周叔弢跋。存卷首至十一卷。】

(3)《周礼》,宋婺州市门巷唐宅刻本。

(4)【《朱文公订正门人蔡九峰书集传》,(宋)蔡沈,宋淳祐十年(1250)吕遇龙上饶郡学刻本。用以顶替《周礼》。】

(5)【《礼记》二十卷,(汉)郑玄注,宋淳熙四年(1

177

)抚州公使库刻本,清顾广圻跋。另有《释文》四卷,归铁琴铜剑楼,后归陈清华,最后得以合璧。】

(6)【《史记》一百三十卷,(汉)司马迁,(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宋乾道七年蔡梦弼东塾刻本。海源阁藏两部,另一部售予陈清华,不全,存九十二卷,配以宋淳熙三年(1

176

)张杅桐川郡斋刻、八年耿秉重修本,后亦归北图。】

(7)【《汉书》一百卷,(汉)班固,(唐)颜师古注,宋蔡琪家塾刻本。】

(8)【《后汉书》九十卷,(南朝宋)范晔,(唐)李贤注,宋王竖边可本,卷四十下配宋刻本。】

(9)【《三国志》六十五卷,(晋)陈寿,(南朝宋)裴松之注,宋刻本。】

5.其他:

(1)【《骆宾王文集》十卷,(唐)骆宾王,宋刻本。蜀刻唐人集,11行20字本。】

(2)【《李太白文集》三十卷,(唐)李白,宋刻本。蜀刻唐人集,11行20字本。蜀刻唐人集另一系统为南宋中叶12行21字本。】

(3)【《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三十一卷,(宋)唐慎微,(宋)寇宗奭衍义,宋嘉定四年(1211)刘甲刻本。】

(4)【《新刊经进详注昌黎先生文》四十卷,(唐)韩愈,(宋)文讜注,(宋)王儔补注,宋刻本。南宋早期蜀刻本。】

(5)【《宝晋山林集拾遗》八卷,(宋)米芾,宋嘉泰元年(1201)筠阳郡斋刻本。江西刻本。】

(6)【《元丰类稿》五十卷,(宋)曾巩,元大德八年(1304)丁思敬刻本。】

(7)【《资治通鉴考异》三十卷,(宋)司马光,宋绍兴二年至三年(1

132

-1

133

)两浙东路茶盐司公使库刻本,宋元递修本。】

(8)【《新编方舆胜览》七十卷,(宋)祝穆,宋咸淳三年(1267)刻本。建刻本。】

(9)汲古阁影宋抄本《尔雅》。

第五讲 伦明藏书与清刻本的入善问题

1.方体字:仿宋体;写刻体字:软体字。

【《尧峰文钞》五十卷,(清)汪琬,(清)林佶编,清康熙间刻本】

陈廷敬《午亭文编》,王士禛《渔洋山人精华录》。

2.明代官刻:经厂。《道藏》,《北藏》,刻书由太监司职。其他如南京、北京国子监也刻书。

清代:内府刻本、武英殿刻本。《国朝宫史》有书籍门,记载刻书时间。

3.【《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清)陈梦雷、蒋廷锡等,清雍正四年内府铜活字本。】

共一万卷,装订成5000册,目录四十卷,装订成20册,合计5020册。用开化纸(白)、太史连纸(稍黄)印。

【《松鹤山房诗集》九卷,清陈梦雷,清康熙铜活字印本。】

4.武英殿聚珍版书:木活字,共

138

种。浙江重刻38种;乾隆四十二年,福建重刻较多,至道光、同治年间还陆续在刻,共123种;同治十三年,江西书局重刻54种;光绪二十五年,广东广雅书局又据福建刻本重刻。

【《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卷,(清)金简,清乾隆武英殿活字印本。】

1.伦明,字哲如,广东人。通学斋。

2.孙殿起,字耀卿,《贩书偶记》。

(1)所收书为单行本。丛书一般不著录,除非是丛书的初刻本或抽印本。

(2)《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本书则不收。如书名相同,则卷数不同或版本不同。

(3)著录书名、卷数、作者、籍贯,刻书时间、地点、版本、重刻情况。

3.藏书特点:禁毁书与《四库》未收书,多有伦明校跋。

(1)【《虬峰文集》,(清)李驎,清康熙三十九年李驎刻本。兴化人。编入《清代

文字狱

档》。】

(2)【《晚村先生家训真迹》五卷,(清)吕留良,清康熙四十二年刻本。】

(3)【《通志堂集》二十卷,(清)纳兰性德,清康熙三十年刻本。】

1.清刻本入善问题:学术著作、文集、纪事类、笔记、地方志、戏曲小说。

(1)【《三国志注补》六十五卷,(清)赵一清,清光绪间广雅书局刻本。】

(2)《攀古小庐杂著》,(清)许瀚,光绪间刻本。

2.清代官刻本:武英殿刻本,扬州诗局刻本。

(1)【《全唐诗》九百卷,目录十二卷,(清)曹寅、彭定求等,清康熙四十四年至四十六年扬州诗局刻本。】

(2)《楝亭五种》《楝亭十二种》《佩文韵府》

(3)【《唐诗》七百十七卷,目录五卷,(清)季振宜,稿本。】

第六讲 馆藏翁氏图书(之一)

1.常熟翁氏:

翁心存,道光二年(

182

2)进士,官至工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谥文端。

翁同书,字祖庚,又字药房,道光二十年(

184

0)进士,翰林院编修,官至安徽巡抚,谥文勤。

翁同龢,字叔平,咸丰六年(

185

6)进士第一,晚号松禅老人,谥文恭。

翁曾源,翁同书子,同治二年(

186

3)状元,翰林院修撰。

翁斌孙,翁曾源子,光绪间进士。

翁之熹,翁斌孙子。

翁兴庆,翁之熹子,后改名翁万戈。

翁同书一系藏书以翁之熹之名捐赠,翁同龢藏书以翁兴庆之名捐赠。

2.目录书:约100种,多为刘喜海抄本,另一批为刻本目录。

刘喜海,字燕庭,山东诸城人,刘氏味经书屋。绿格抄本,版心有“东武刘氏味经书屋”字样。

道光十七年(

183

7)官福建汀州知府。《金石苑》《金石苑三巴汉石纪存》《嘉荫簃杂著》。

(1)【《读书敏求记》四卷,(清)钱曾,清翁汝明抄本,翁心存校。】

(2)【《金石苑》一百二十一卷,(清)刘喜海,(清)况周颐编次,清稿本】

(3)【《金石苑三巴汉石纪存》不分卷,(清)刘喜海,清道光二十六年刘氏来凤堂刻本。】

(4)【《嘉荫簃古泉随笔》八卷,(清)翁树培,(清)刘喜海辑,清刘氏嘉荫簃抄本】

(5)《脉望馆书目》,清嘉庆五年(

180

0)黄氏士礼居抄本,黄丕烈校并跋。

(6)【《存寸堂书目》不分卷,清嘉庆二十年(

181

5)黄氏士礼居抄本,黄丕烈校并跋。】

3.穴砚斋抄本:黑格,印好的格子,格子底下分两排有“穴砚斋”,“砚”或作“研”。

半叶12行,行20字,或21字、22字。

A.黄丕烈《藏书题识》:提及穴砚斋抄本陆游《南唐书》,格外有“虞山钱遵王藏书”,推断抄本在清初之前,即明抄本。

赵万里据沈曾植《海日楼丛札》推定为明万历间无锡秦氏,藏书处名“雁里草堂”、“绣石书屋”。

B.邓邦述,字孝先,光绪二十四年(1898)进士,江苏江宁人,后居苏州。

《群碧楼善本书目》(黄丕烈:碧云群玉之居)

《寒瘦山房鬻存善本书目》(售予中央研究院)史部杂史类21种穴砚斋抄本,如《靖康记闻》《契丹国志》《北史见闻录》等。

(1)【《碧云集》三卷,(唐)李中,清道光四年黄氏士礼居影宋抄本。】

(2)《李群玉诗集》,(唐)李群玉,南宋杭州书棚本。“临安府棚北睦亲坊南陈宅书籍铺印。”陈宅刻书唐宋人集子半叶10行18字。

C.翁氏藏13部,属于子部杂家类,《默记》《可书》《五总志》《芦浦笔记》《东原录》《东莱吕紫微杂说》《却扫编》《洛阳搢绅旧闻记》《公是先生弟子记》《经鉏堂杂志》《谈苑》《鸡肋编》《独醒杂志》。

D.图版:

(1)【《茅亭客话》十卷,(宋)黄休复,明穴砚斋抄本,清黄丕烈、王芑孙跋。或据宋本抄写。】

(2)【《何博士备论》一卷,(宋)何去非,明穴砚斋抄本。翁方纲、周俗套。】

(3)【《战国策》三十三卷,(汉)高诱注,(宋)姚宏校正,明穴砚斋抄本。傅增湘旧藏。另一部不全,存二十八卷,邢之襄旧藏。今均在北图。】

(4)《老学庵笔记》,(宋)陆游,邓邦述旧藏,归入南京中央图书馆,现在台湾中央图书馆。避宋讳,遇

本朝

、国朝提行。

(5)【《家世旧闻》二卷,(宋)陆游,明穴砚斋抄本,邓邦述跋。汲古阁刻《陆放翁全集》为节本。】

第七讲 馆藏翁氏图书(之二)

4.抄校本:

(1)【《张荃翁贵耳集》三卷,(宋)张端义,明姚咨抄本。姚咨,字舜咨,嘉靖至隆庆间人。】

(2)【《玉照新志》五卷,(宋)王明清,明万历十四年秦四麟抄本。】

秦四麟抄本铁琴铜剑楼有《唐诗极玄》(版心为“又玄斋”)与《乌台诗案》(版心为“玄览中枢”两部。)

(3)【《洛阳伽蓝记》五卷,(北魏)杨衒之,明末毛氏绿君亭刻本,清毛扆、黄丕烈、周星詒、周寅校并跋,薛雪、顾广圻跋。】

(4)【《五代史阙文》一卷,(宋)王禹偁,清乾隆五十二年顾广圻抄本,顾广圻校并跋】另有顾氏抄《五代史补》。

(5)【《知止斋遗集》不分卷,(清)翁心存,稿本。】

(6)【《瓶庐丛稿》,二十六种,(清)翁同龢辑,稿本。】

5.其他:

(1)《资治通鉴》,存九十二卷,宋刻本。

(2)【《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三十卷,存九卷,蒙古定宗四年张存惠晦明轩刻本。人民卫生出版社曾影印。】

(3)【《北堂书钞》一百六十卷,(唐)虞世南,明钞本。明万历陈禹谟刻本随意删补,清孙星衍、严可均据影宋本校注,力图恢复原貌。此本即孙、严、周星詒校过的本子,另有王引之、顾广圻校。】

(4)【《稽神录》六卷,《拾遗》一卷,(宋)徐铉,嘉靖二十二年(

154

3)姚咨抄本,姚咨、黄丕烈跋。】

(5)【《论语集说》十卷,(宋)蔡节,宋淳祐六年(1246)湖頖刻本。】

(6)【《十一家注孙子》三卷,(汉)曹操,(唐)杜牧等,宋刻本,清潘祖荫跋。】

(7)【《中兴馆阁录》十卷,《续录》十卷,(宋)陈騤,清彭氏知圣道斋抄本,翁同龢跋。】

(8)【《稽瑞楼文草》一卷,(清)陈揆,清翁氏陔华吟馆抄本,清翁同龢校。】

(9)《复初斋诗集》,(清)翁方纲,稿本。

(10)《东坡先生诗》施顾注。

《常熟翁氏世藏古籍善本丛书》,文物出版社,

199

6年,8种。包括:宋刻《集韵》(汲古阁影宋抄本、钱曾影抄本均源于此,前者入天一阁,后者归上图)、《邵子观物内外篇》《邵子渔樵问对》(建刻,刻书牌记“福建漕治”。“福建漕治”刻尚有《张子语录》《龟山先生语录》,均为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长短经》、《重雕足本鉴诫录》(知不足斋本据此本传抄本刻印)、《会昌一品制集》(二十卷,存十卷,黄丕烈跋)、《丁卯集》(蜀刻本)、《嵩山居士文全集》。

第八讲 快雪堂分馆与杨守敬藏书

1.北海快雪堂分馆:《快雪堂帖刻石》

松坡图书馆:接收杨守敬藏书。《日本访书志》《留真谱》。

《安吉州思溪法宝资福禅寺大藏经》。传世《思溪藏》有两部,另一为《安吉州思溪圆觉禅寺大藏经》。均为南宋绍兴二年(1

132

)王永从刻本。《思溪资福禅寺大藏经》多配补,不少为日本元禄九年抄本(1696),又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用《碛砂藏》配补。

2.善本:

(1)【《群书治要》五十卷,(唐)魏征,日本天明七年(

178

7)尾张国刻本。存四十七卷。】

(2)【《肇论中吴集解》三卷,(宋)释净源,宋刻本。存卷中一卷。】

(3)【《大方广圆觉略疏注》二卷,(唐)释宗密,宋刻本。】

(4)【《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一卷,(西晋)释竺法护译,日本康治元年(1

142

)抄本。】

(5)【《佛说摩诃衍宝严经》一卷,日本天养元年(1

144

)抄本。】

(6)【《罗湖野录》二卷,(宋)释晓莹,日本宽永十五年(1638)铜活字本。】

(7)【《禅林类聚》二十卷,(元)释道泰、智境辑,日本庆安二年(1

64

9)铜活字本。】

贺孔才捐赠。祖父贺涛,吴汝纶学生。

(1)【《唐音辑注》十四卷,(元)杨士弘辑,(?)张震注,明刻本。】

(2)【《十钟山房印举》不分卷,(清)陈介祺辑,清同治十一年陈氏十钟山房钤印本。】

第九讲 铁琴铜剑楼藏书的收购入藏

1.常熟瞿氏

瞿绍基,号荫棠,恬裕斋。

瞿镛,字子雍,岁贡生。《铁琴铜剑楼书目》二十四卷。(请太仓季锡畴字崧耘,王振声字宝之校跋编目。)

瞿秉渊,字敬之。

瞿秉清,字濬之。

瞿启甲,号良士。《铁琴铜剑楼书影》《铁琴铜剑楼藏书题跋集录》。

瞿旭初,瞿济苍,瞿凤起。

铁琴铜剑楼抄本、恬裕斋抄本。

2.善本

(1)【《洪氏集验方》五卷,(宋)洪遵,宋乾道六年(1

170

)姑孰郡斋刻本,公文纸印本。(与宝礼堂《伤寒要旨》同时。)】

(2)【《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八卷,(宋)朱端章,宋淳熙十一年(1

184

)南康郡斋刻本,清瞿中溶跋,钱大昕题款,黄丕烈跋。《读书敏求记》收入。】

(3)【《新编近时十便良方》四十卷,宋万卷堂刻本。】

(4)【《回回历法》一卷,明洪武十六年(

138

3)内府刻本。】

(5)【《宋史》四百九十六卷,目录三卷,(元)脱脱等,明成化七年至十六年 刻本,嘉靖万历递修本,清钱谦益抄补批校并跋。】

(6)【《忘忧清乐集》一卷,(宋)李逸民,宋刻本。孤本。】

(7)《东家杂记》,宋刻本。孔子事迹。

(8)《芦川词》,(宋)张元干,宋刻本。

(9)【《说文解字韵谱》五卷,(南唐)徐锴,元延祐三年(

131

6)种善堂刻本。】

(10)【《朝野新声太平乐府》九卷,(元)杨朝英,元刻本。】

(11)【《契丹国志》二十七卷,(宋)叶隆礼,元刻本,黄丕烈跋。】

(12)【《(绍定)吴郡志》五十卷,(宋)范成大,(宋)汪泰亨等续修,宋绍定刻,元修本。】

(13)【《重刊宋朝南渡十将传》十卷,元刻本,黄丕烈校跋。】

(14)【《龟山先生语录》四卷,(宋)杨时,宋福建漕治吴坚刻本。】

(15)【《李丞相诗集》二卷,(唐)李建勋,宋临安府陈宅书籍铺刻本。】

(16)【《萧闲老人明秀集注》六卷,(金)蔡松年,(金)魏道明,金刻本。存前三卷。】

(17)【《吕氏家塾读诗记》三十二卷,(宋)吕祖谦,宋淳熙九年(1

182

)江西漕台刻本。】

(18)【《周礼》十二卷,(汉)郑玄注,(唐)陆德明释文,宋刻本。】

(19)【《鲍氏国策》十卷,(宋)鲍彪校注,宋绍熙二年(1191)会稽郡斋刻本。】

(20)【《翠微先生北征录》,(宋)华岳,元抄本。顾广圻跋。】

(21)《盐铁论》,明弘治十四年(

150

1)涂祯刻本。据宋本重刻,半叶10行20字,叶德辉所藏半叶9行18字非涂祯刻本。现存四部。

(22)【《王黄州小畜集》三十卷,(宋)王禹偁,宋绍兴十七年黄州刻递修本。卷一至卷十一、卷二十五至卷三十为吕无党吾砚斋抄配。留字缺笔。图章:光轮(吕留良原名)、耻斋(吕留良号)】

(23)【《宋名家词》六十一种九十卷,(明)毛晋编,明末毛氏汲古阁刻本,清陆貽典(毛扆岳父)、黄仪、毛扆、季锡畴、瞿熙邦校并跋,何煌(何焯弟)、何元锡校】

(24)【《(旧)唐书》二百卷,(后晋)刘昫,宋绍兴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宋代国子监系统刻小字本史书的代表作,十四行本,各卷后有校勘人姓名,均为浙东茶盐司人员。刻工与浙东茶盐司经注疏合刻的八行本刻工相同。宋刻宋印,因为上有宋代官印。】

(25)【《图画见闻志》六卷,(宋)郭若虚,宋刻本。卷一至卷三为元抄本,卷四至卷六为宋刻本,临安府陈道人书籍铺刻(或作临安府睦亲坊南陈宅书籍铺,或作棚北大街书籍铺)。行款与唐宋诗文集不同,为11行20字。现存明清抄本中唐宋人集子多从书棚本来。黄丕烈跋。】

(26)【《朱庆余诗集》一卷,(唐)朱庆余,宋临安府睦亲坊陈宅经籍铺刻本。】

(27)【《续玄怪录》四卷,(唐)李复言,宋临安府太庙前尹家书籍铺刻本。“临安府太庙前尹家书籍铺刊行”。】

(28)【《酒经》三卷,(宋)朱翼中,宋刻本,清钱谦益跋。】

(29)【《歌诗编》四卷,(唐)李贺,蒙古宪宗六年(1256)赵衍刻本。】

(30)【《中州集》十卷,(金)元好问辑,元至大三年曹氏进德斋刻递修本。在平阳一带。】

(31)【《直斋书录解题》五十六卷,(宋)陈振孙,元抄本。存卷四十七至五十。白麻纸抄写,有明初文渊阁印,避宋讳,有缺笔,如征、筠、稹。】

第十讲 吴梅、朱偰、赵元方的捐赠

赵元方,原名赵鈁,后以字行。

(1)【《南丰曾子固先生集》三十四卷,(宋)曾巩,金刻本。孤本。】

(2)【《容斋随笔》十六卷等,(宋)洪迈,明弘治八年(

149

5)华燧会通馆铜活字印本。】

(3)【《渭南文集》五十卷,(宋)陆游,明弘治十五年(

150

2)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

(4)【《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目录二卷,(唐)白居易,明整的八年华坚兰雪堂铜活字印本。】

(5)【《西庵集》十卷,(明)孙蕡,明弘治十六年(

150

3)金兰馆铜活字印本。】

(6)【《玉台新咏》十卷,(陈)徐陵,明五云溪馆铜活字印本。】

(7)【《曹子建集》七卷,(魏)曹植,明铜活字印本。】

(8)【《吴中水利通志》十七卷,明嘉靖三年(

152

4)锡山安国铜活字印本。】

(9)【《颜鲁公文集》十五卷,《补遗》一卷,(唐)颜真卿,明嘉靖锡山安氏馆铜活字印本。】

(10)【《凤洲笔记》二十四卷,(明)王世贞,明隆庆三年(

156

9)黄美中活字印本。】

(11)【《盐铁论》十卷,(汉)桓宽,明弘治十四年涂祯刻本,清毛扆校并跋,冯知十跋,冯武抄补并跋。】

(12)【《杜工部集》二十卷,《补遗》一卷,(唐)杜甫,清初钱曾述古堂影宋抄本(第一叶为宋刻)。】

(13)【《一角编》不分卷,(清)周二学,清鲍廷博抄本。】

(14)【《元诗体要》十四卷,(明)宋绪,清释就堂抄本。】

(15)【《司空表圣文集》十卷,(唐)司空图,清道光二十二年劳格抄本,清劳格校跋并录何焯题识,劳权跋并录赵辑宁题识,鲍廷博、赵怀玉、杨复吉、沈叔埏校语。】

(16)【《渔洋诗话》一卷,《赐沐纪程》一卷,(清)王士禛,稿本。】

(17)【《和靖先生诗集》(?)卷,(宋)林逋,清嘉庆二年(1

79

7)顾广圻影宋抄本。】

(18)【《藏说小萃》十一种二十七卷,(明)李如一编,明万历三十四年李铨前书楼刻本。】

(19)【《人海诗区》四卷,清抄本,清彭元瑞、傅增湘跋。】

第十一讲 涵芬楼藏书

1.《四部丛刊》第一版后又发现21种书还有更早、更完整的版本,有44种可以增补缺卷、缺叶以及名家的校记,就又重版一次。

(1)【《松雪斋文集》十卷,(元)赵孟頫,元至正五年沈伯玉家塾刻本,四部丛刊初编。】

(2)【《张子语录》三卷,(宋)张载,宋福建漕治刻本,四部丛刊二编,铁琴铜剑楼旧藏。】

(3)【《参寥子诗集》十二卷,(宋)释道潜,(宋)释法颖编,宋刻本,四部丛刊三编。】

2.百衲本二十四史

(4)【《元史》二百十卷,目录二卷,(明)宋濂等,明洪武三年内府刻本,嘉靖九年至十年递修本】

(5)【《周书》五十卷,(唐)令狐德棻等,宋刻元明递修本。邋遢本。】

3.《涵芬楼烬余书目》

4.明铜活字唐人集

(6)【《陈子昂集》二卷,(唐)陈子昂,明铜活字印本。】

(7)【《岑嘉州集》八卷,(唐)岑参,明铜活字本。】

第十二讲 周叔弢先生与北京图书馆的深厚渊源

(1)【《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二十卷,(宋)黄庭坚,(宋)任渊,元刻本。(现存十六卷,原为元代宫廷仓鼠,后入清内阁大库。书后贴一小条,上书“永乐二十年七月二十五日苏书敬买到”。已知最早的图书采访员。)】

(2)【《昭明文选》六十卷,(梁)萧统,(唐)李善注,北宋刻递修本。存二十一卷,曾藏内阁大库,虽非全本,但为此书最早刻本。】

(3)【《孟东野文集》,(唐)孟郊,宋刻本。蜀刻唐人集。12行21字。大字本。原藏海源阁。】

(4)【《寒山子诗集》一卷,(唐)寒山,宋刻本。毛氏汲古阁旧藏,两叶为汲古阁抄配。清代曾藏内府,《天禄琳琅书目》著录。周叔弢:寒在堂,拾寒堂。】

(5)【《周礼》十二卷,(汉)郑玄注,宋婺州市门巷唐宅刻本。(海源阁四经四史之一)。】

(6)【《开元天宝遗事》二卷,(五代)王仁裕,明建业张氏铜活字印本。】

(7)【《孝经》一卷,(唐)李隆基注,(唐)陆德明音,元相台岳氏荆溪家塾刻本。(孝经一卷人家)】

(8)【《东坡乐府》二卷,(宋)苏轼,元延祐七年(

132

0)叶辰南阜书堂刻本。黄丕烈跋。】

(9)【《稼轩长短句》十二卷,(宋)辛弃疾,元大德三年(1299)广信书院刻本。】

(10)【《梅花字字香》二卷,(元)郭豫亨,元至大刻本。】

(11)【《梅花百咏》一卷,(元)韦珪,元至正刻本。】

第十三讲 潘氏宝礼堂

(1)【《礼记正义》七十卷,(唐)孔颖达,宋绍熙三年(1192)浙东茶盐司宋刻元递修本。】

(黄唐刻书跋及校正官衔名17行,跋文后有壬子秋八月三山黄唐谨识。越州本。每半叶8行,行16-21字。八行注疏本。曾藏曲阜孔府孔继涵家,后入袁克文手中,再入潘宗周宝礼堂。)

(2)【《春秋公羊经传解诂》十二卷,(汉)何休,(唐)陆德明音义,宋绍熙二年(1191)余仁仲万卷堂刻本。建刻。】

(3)【《八经》十卷,(唐)李善音训,(宋)王应麟辑,宋杭州陈氏刻递修本。(原为九经,缺《春秋左氏传》。巾箱本,白文,半叶20行,行27字。小字密行。原藏季振宜处,后为袁克文所得,命名书室为八经室。有明翻刻本,行款均同,只是在版上加有一栏,注字音,刻工为明代刻工。)】

(4)【《啸堂集古录》二卷,(宋)王俅,宋刻本。】

(5)【《孟浩然诗集》三卷,(唐)孟浩然,宋刻本。蜀刻唐人集。】

(6)【《皇甫持正文集》六卷,(唐)皇甫湜,宋刻本。蜀刻唐人集。】

(7)【《详注周美成词片玉集》十卷,(宋)周邦彦,(宋)陈元龙集注,宋刻本。】

(8)【《幽兰居士东京梦华录》十卷,(宋)孟元老,元刻本。】

(9)【《南海志》二十卷,(元)陈大震、吕桂孙,元大德刻本。】

第十四讲 刘少山等藏书家的捐赠

1.刘少山,多为海源阁旧藏。

(1)【《楚辞集注》八卷,(宋)朱熹,宋端平刻本。】

(2)【《百川学海》一百种,一百

七十九

卷,(宋)左圭,宋刻本。10种用陶湘影印本配补。】

2.张寿镛,多为陶湘旧藏。书品好,明代版刻多为白棉纸。

(1)【《洛阳伽蓝记》五卷,(北魏)杨衒之,明如隐堂刻本。9行18字。此书无宋版流传。】

(2)【《方氏墨谱》六卷,(明)方于鲁,明万历方氏美荫堂刻本。】

3.陶湘,专收明刻本、清初精品。明版白棉纸、清初开化纸印本十分珍贵。搜集吴兴闵氏套印本、毛氏汲古阁刻本500余种。

(1)【《景刊宋金元明本词四十种》,吴昌绶辑,陶湘续辑,清宣统三年至民国六年仁和吴氏双照楼刻本,民国六年至十二年武进陶氏涉园续刻本。】

(2)【《武进陶湘字兰泉号涉园七十年记略》,陶湘编,民国二十八年武进陶氏铅印本。】

(3)【《武进陶氏书目丛刊十五种》,陶湘辑,民国二十二至二十五年铅印本。】

4.蒋光焴,浙江海宁人。《衍芬草堂书目》。

(1)《后汉书》,半叶10行,清代称景祐国子监本,实为北宋刻本南宋补版,翻刻北宋本。刻工姓名与福州大藏相同。

(2)【《外台秘要方》四十卷,(唐)王焘,宋绍兴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存三十六卷。】

(3)【《律》十二卷,(宋)孙奭,宋刻宋元递修本。19

79

年上古影印。】

(4)【《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三十卷,(宋)唐慎微,蒙古定宗四年(1249)平阳张存晦惠明轩刻本。书前有碑状牌记。】

(5)【《晋书》一百三十卷,(唐)房玄龄等,宋刻本。十四行小字本,存一百卷。】

(6)【《三国志注补》六十五卷,(清)赵一清,清稿本。】

(7)【《俞荫甫先生遗稿》五十一卷,(清)俞樾,清稿本。】

(8)【《翁覃溪诗》不分卷,(清)翁方纲,(清)钱载评,清稿本。】

第十五讲 邢之襄、陈清华先生的捐书

1. 邢之襄,以收明本见长。

(1)【《史记》一百三十卷,(汉)司马迁,(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马贞索隐。明天顺游明刻本。(多被用来冒充元中统二年(1261)平阳段子成刻本。均为半叶14行,行35字,小字密行。游明本序下有“丰城游明大毕昇校正新增”。)】

(2)【《史记》一百三十卷,(汉)司马迁,(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明嘉靖四年(

152

5)金台汪谅刻本。】

(3)《史记》,明嘉靖王延喆刻本,据建安黄善夫本而来,牌记众多。

(4)《史记》,明嘉靖十三年秦藩朱惟卓刻本。

(5)【《后汉书》九十卷,(南朝宋)范晔,(唐)李贤注,明正统八年至十一年刻本。广东刻本。】

(6)【《古今说海》一百三十五种,一百四十二卷,(明)陆楫,明嘉靖二十三年(

154

5)陆楫俨山书院云山书院刻本。】

(7)【《(正德)武功县志》三卷,(明)康海,明正德十四年康海刻递修本。】

(8)【《文献通考》三百八十四卷,(元)马端临,明嘉靖三年(

152

5)司礼监刻本。】

2.陈清华,号澄中。

(1)【《神策军碑》,(唐)崔铉,柳公权书,唐会昌三年刻石,宋拓本。】

(2)【《周易正义》十四卷,(唐)孔颖达,宋刻递修本。南宋初年国子监单疏本,孤本。南宋末为俞琰收藏,刻印衔名后有墨笔书“吴郡唐寅藏书”,另外经王世贞、季振宜、徐坊、傅增湘等收藏。】

(3)【《许用晦文集》二卷,(唐)许浑,宋刻本。蜀刻唐人集。】(此外尚有《张文昌文集》《李长吉文集》《孙可之文集》《权载之文集》四种。书上均有元翰林院国史馆官书藏印、刘体仁藏印。)

(4)【《白氏文集》(?)卷,(唐)白居易,宋刻本。或为绛云楼火后幸存之书。】

(5)【《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唐)韩愈,(宋)廖莹中校正,宋咸淳廖莹中世采堂刻本。(《河东先生集》)】

(6)【《虞山毛氏汲古阁图》,明崇祯十五年王咸绘本。】

(7)【《荀子》二十卷,(唐)杨倞注,宋刻本。原藏黄丕烈处。郇斋。】

(8)【《古迂陈氏家藏梦溪笔谈》,(宋)沈括,元大德九年陈仁子东山书院刻本。版心小,开本大。】

3.章钰,《四当斋藏书目》。

(1)【《南齐书》五十九卷,(梁)萧子显,宋刻宋元明递修本。】

(2)【《周书》五十卷,(唐)令狐德棻等,宋刻宋元明递修本。】

学习古籍版本,离不开查看实物、

关注

古籍网拍、了解市场价格!点滴是低成本、最方便的学习方法:长按图片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

关注

点滴拍卖或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拍品。

影像测量仪系统

影像仪测量

flexpoint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