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退休人员的基础养老金,需要退休人员的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28号文件的规定: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
实际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
”
关于
实际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的计算,近来发现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计算。
也有很多人知道如何计算,但是算出来的数值与人社局给出的不一致,这时就会感到很困惑:到底是自己错了?还是人社局错了?
其实
实际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的计算很简单,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即
算术平均法
和
加权算术平均法
。这两种方法都只用到了小学算术中的加法、乘法和除法。只是过程复杂了一点。
一、算术平均法
《人社部发[2015]28号》文件的规定:
实际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Xn/Cn-1 + Xn-1/Cn-2 + ...... + X2016/C2015 + X2015/C2014 + X2014/C2013)/N实缴;
其中:Xn、Xn-1、... X2014为参保人员退休当年至2014年相应年度本人各月缴费工资基数之和;
Cn-1、Cn-2、... C2013为参保人员退休上一年至2013年相应年度当地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N实缴为参保人员实际缴纳养老保险费年限。
这就是我们常用的第1种
实际缴费工资指数
的计算方法,在统计学上称为
算术平均法
。
以我的辽宁网友
冬暖夏凉
的实际缴费数据为例:
2014年10-12月共缴费12966元,
2015年1-12月共缴费54120元,
2016年1-12月共缴费75396元,
2017年1-12月共缴费80556元,
2018年1-12月共缴费86892元,
2019年1-12月共缴费92328元,
2020年1-12月共缴费97236元,
2021年1-12月共缴费98796元,
2022年1-8月共缴费67208元。
共缴费95个月,详细缴费情况见下表。
辽宁省上年平均工资是: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省上年平均工资
,2019年以前取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2020年以后取
全口径平均工资
。且
省上年平均工资
只用于计算退休人员实际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020年以后与历年
计发基数
不是同一个数字。
计发基数
用于计算
基础养老金
和
过渡性养老金
。如辽宁省2022年的
计发基数
是6720元。而辽宁省2022年所用的
省上年平均工资
76596的月平均数是76596÷12=6383元。
将
冬暖夏凉
历年
缴费基数
和辽宁
省上年平均工资
套入《人社部发[2015]28号》文件的规定的公式:
(12966/46310+54120/49110+75396/53458+80556/57148+86892/62545+92328/69093+97236/62859+98796/68508+67208/76596)÷7.92=1.3629
这里需要注意两点:
1、由于我们计算的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要求保留4位小数,所以每一年的平均缴费指数最好保留5位小数,以保证取得的值准确。
2、
实际缴费年限
按四舍五入保留2位小数。这是与人社局计算数据一致的关键,如果
实际缴费年限
的小数位数3位以上,则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会与人社局的指数有点误差。如上例,正确的算法是:
(12966/46310+54120/49110+75396/53458+80556/57148+86892/62545+92328/69093+97236/62859+98796/68508+67208/76596)÷7.92
=10.79397÷7.92
=1.362875
≈1.3629(人社局计算数值)
如果
实际缴费年限
保留6位小数,则
(12966/46310+54120/49110+75396/53458+80556/57148+86892/62545+92328/69093+97236/62859+98796/68508+67208/76596)÷7.916667
=10.79397÷7.916667
≈1.363448
≈1.3634(缴费年限没有采用两位小数的值,不被采用)
以上这种计算方式是部颁标准。
二、
加权算术平均法
。
上面介绍的
算术平均法
,计算出来的值比较难以理解,特别是2014年的那3个月和退休人员退休那年不满12个月的那几个月,计算出来的这两个当年平均缴费指数难以说明和解释。所以,有些省份采用“以退休人员
历年月缴费基数
除以
省上年月平均工资
,得出
月平均缴费指数
,将
月平均缴费指数
乘以
每年的缴费月数
,然后再将历年的
月平均缴费指数积
相加,所得的和除以
总缴费月数
,保留四位小数”。这种计算方法统计学上称为
加权算术平均法
。两个算法得出的
实际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是完全相同的。
我们仍以辽宁网友
冬暖夏凉
的实际缴费数据为例:历年缴费基数和辽宁省上年平均工资见上两个表。
1、先将退休人员的历年缴费基数换算为
月缴费基数
,将
省上年平均工资
换算为
省上年月平均工资
。见下表:
2、以退休人员
历年月缴费基数
除以
省上年月平均工资
,得出
月平均缴费指数。
如2014年的月缴费指数=4322÷3859.2≈1.119921,2015年缴费指数=4510÷4092.5≈1.1020……
以
月平均指数
乘以缴费月数,得出
当年平均指数
。
如2014年的年缴费指数=1.1199×3=3.3598,2015年的年缴费指数=1.1020×12=13.22419……
将各缴费月数相加求和得95个月。
将各
当年平均指数
相加求和得129.53(129.5277)。
3、用129.5277÷95=1.3634,这个值与人社局计算的数值有误差,不被采用。因为95个月换算为以年为单位的数值时,没有保留两位小数的调整,所以有一点误差。
4、用折算月数95.04除以129.5277
=129.5277÷95.04
≈1.3628756
≈1.3629(人社局计算数值)
5、折算月数说明
由于按部颁标准95个月除以12折算为年,保留两位小数时,得出的值比原来大一点,它已经不是95个月,年限保留两位小数的值比95个月大一点。所以要计算出与人社局完全相同的数据,必须对总月数进行折算。折算方式是:先按部颁标准折算为年,保留两位小数。再用保留两位小数的年限乘以12得出月数。
95÷12=7.9166667≈7.92年
7.92×12=95.04
三、回答辽宁网友冬暖夏凉的问题
“2014年10月开始缴费,10月至12月的实际缴费指数怎么算?3个月缴费为12966,全省全口径平均工资为
46310
,2014年缴费指数为12966除以
46310
等于0.28这样算对吗?还加权吗?[祈祷][祈祷] ”
1、算术平均法
=12966÷46310÷0.25
≈1.1199
这里,0.25是3个月以年为单位的数值。3÷12=0.25
2、加权算术平均法
=(12966÷3)÷(46310÷12)×3÷3
=4322÷3859.16667×3÷3
≈1.11993×3÷3
=3.35979÷3
≈1.1199
这里,1.11993×3是加权,3.35979÷3是平均。
虽然算式有点啰嗦,但能说明问题。
对于退休人员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的计算,读者朋友们的看法如何,欢迎您留言评论。如果您有不同意见,敬请您不吝批评指正。感谢您的点赞、收藏和转发。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