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养老金也玩南水北调要存多少钱才可以体面养老南水北调基金

频道:期货之家 日期: 浏览:0

这两天,专家贾康一句“南方养老金滚存结余调到东北救燃眉之急”的建议引起轩然大波。此言论一出,网络上瞬间炸开了锅,网友们彻底不淡定了!

“过去是南水北调,现在要南钱北花?”

“东北玩不转沿海来养,沿海的人老了谁来养?”

给东北人养老,问过我们南方人意见了吗?

养老钱在很多人心里被当做是“救命钱”,当然不愿意拿去支援别人。

明明退休后南北方的人拿到的养老金是差不多的,怎么北方就是负结余了呢?黑龙江更是负结余了

486亿

元,全国倒数第一。

收不抵支,钱去哪儿了?

没钱的背后,是没有足够的年轻人留在东北缴纳养老金了。

东北的“人口流失”已达400万人

,更关键的是,这400万人,几乎全是正当壮年的优质劳动力。

年轻人但凡能出去的都出去了,缴社保的人少了,退休的人又多,就造成了钱不够发。

这里再说一个误区,可能仍有相当一部分人还认为,自己今天缴纳的社保是在为以后的养老存钱,理论上来说这没有错。

但是我们当下的养老金制度,本质上是“现收现付”。也就是说

你我现在缴纳的养老金,都用来发给当下的老人了,而等我们老了,发给我们的钱,也是由未来的年轻人缴存的。

说白了,割新韭菜补偿老韭菜。

前阵世界银行发布了一份《中国养老服务的政策选择》报告。报告指出,中国正以史上最快的速度步入老龄化社会。到2027年,中国将从一个“老龄化”社会转变为一个“老龄”社会。

老龄化趋势下,最惨就是80、90后这两代人了。当年独生子女政策贯彻有多彻底,之后的担子就有多重。

等再过30年,等这批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都到了退休年龄时,也恰好赶上了世界银行给出的“老龄社会”的时间点,那时候,很可能是

“1个年轻人养14个老人”。

“养儿防老”的传统被破坏,而且现在的年轻人,每月能攒下多少钱,心里没点数吗?最悲剧的是,有些年轻人的生活可能还需要老一辈的资助……

体面养老需要多少钱?

在中国,缴纳养老保险的人退休后养老金只占退休前工资的50%,甚至有些地方只有40%或更低。

到手的养老金,可能只够你活,衣可遮体、食可果腹,却不能体面老去。

假设你60岁退休,活到80岁。已经车房无忧,也不用给孩子出学费和生活费。

如果你现在30岁,当前每月生活费4000元。60岁退休,退休后再活20年。以每年物价上涨4%来算,退休后我们需要的生活费应该是这样:

60岁时,夫妻二人每月生活费=4000*(1+4%)^30=12973元。

退休后再生活20年的费用总和=12973*12* (1+4%)^20=482万元 。

由于年事已高,或多或少会面临一些疾病,这笔钱我们按夫妻二人每年每人1万计算。 从60岁-80岁这20年共计:1万*2*20=40万。

两个人共计:482万+40万=522万元,

人均需要261万

这仅仅是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算是乞丐版养老。

所以在你退休之前,必须额外准备一部分钱,才有可能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要怎么做,才能保证退休后的生活依旧有品质,如何才能体面地养老呢?

养老宜早不宜迟

养老储备是一项长期的人生计划,不要觉得还有好几十年呢,不用着急。一晃眼的功夫,北京奥运会都举办10年了,刚跨完年又马上春节了。

这个世界上点石成金的技能,应该就是

“复利”

了。但复利效应的发挥,需要时间的积累。

举个栗子:如果每月投入1000元,按10%的年化投资回报计算,到65岁退休时看结果,23岁起投与50岁起投的效果天差地别。

哞哞也不得不奉劝大家:

养老早一步,人生大不同!

定投养老金

基金定投理财方式,不失为储备养老金的靠谱方法之一。

贴近大众,投资门槛也相对低。

它采取分批投资,规避了只选一个时间点进行买进卖出的缺陷,可以均摊投资成本。坚持长期定投使得总体持有成本大大降低,从而产生超额收益。

某种程度上,定投相当于强制储蓄,通过日积月累的定投,获取稳定的长期回报,规避由于市场变化无常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2018年,养老目标基金更是横空出世。

以投资者退休日期为目标,基金中权益类资产则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步下降。

如果您是一名投资小白,或者比较忙,无暇顾及账户资产管理,那么这类养老基金十分适合您。

哞哞希望年轻一代的朋友们能够充分认识到

储蓄、投资、时间复利

这三大要素对于养老准备所具有的重要影响,都能在年轻时积累起足够的资本,不要等到真的临退休时,再去后悔为什么不趁年轻时提早攒下养老金。

【福利】

关注微信公众号:基金决策宝(snjrshuo),在公众号留言即可咨询,将提供免费金融相关答疑。答疑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7:00

*温馨提醒:本文观点仅供大家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影像测量仪厂商

OGP光学影像测量机

自动测量仪公司

影像测量仪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