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养老金上涨,很多人都会表示,别给那些养老金超过5000的人涨了,多给我们这种一两千元养老金的人涨一些,这样才能更好的缩小收入差距。
可有的人也表示,养老金从来都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既然养老金能领一两千肯定是工龄短缴费少才导致,如果是退休之后都统一上涨,那么谁还愿意多缴费长缴费呢?
这就出现了一种现象,养老金低的人群渴望能够做加法,就是退休之后无论养老金多少,我们统一都涨100或者涨200,而养老金高的人则表示希望能够按照比例上涨,比如说统一上涨3.8%,这样才能显示出自己多缴,长缴的优越性。
幸运的是养老金调整既没有说完全按照做加法的方式进行,也没有按照做比例的方式进行,而是采用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三者相结合的方式。
01,定额调整
定额调整说白了就是要保证低收入者最低的上涨金额,如果是1000元上涨3.8%的话,我们很轻松的算出38元,是不是大家都感觉特别少,所以定额调整就是做加法,保障低收入者群体的利益。
就拿2022年养老金上涨方案来说,定额调整50元以上的有5省份:西藏92、上海60、宁夏60、新疆55、陕西50元,而这些金额每一个都比38元要高,所以说养老金收入越低,这一项的保障力度越强。
02,挂钩调整
挂钩调整一方面是与养老金水平挂钩,一方面是与工龄挂钩,此时此刻我们不得不重提工龄的重要性。
因为工龄长的人在养老金计算时,已经发挥了作用,在这里再次发挥作用。养老金计算与上涨说到底都与工龄有正相关关系,参保人员该重视哪方面就有方向了。
关于挂钩调整,已经连续4年在养老金调整方案中被重视,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多缴与长缴在未来养老金计算与上涨过程中显得无比重要,这也是激励参保人员多缴长缴的动力之源。
03,倾斜调整
如果说内额调整和挂钩调整是一种统一上涨,那么倾斜调整就是针对部分人群。
倾斜调整的对象,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是高龄人员调整,一般来说符合70周岁以上的算作高龄有个别地区除外,第二,就是边远地区调整,对于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的贡献额外进行多涨是对他们的认可;第三,是企业军转干部,不足当地平均水平的直接调整到当地平均水平,保障了他们最低的养老金水准。
综上所述,养老金上涨真正做乘法的部分,就是挂钩调整中的与养老金水平挂钩,而剩下的不是与工龄挂钩,就是直接做加法,这在养老金上涨的调整当中就是为了缩小收入差距,让养老金高的人少涨,让养老金低的人快涨,从而兼顾多种人群。
因此,养老金上涨是3000×3.8%,10000×3.8%吗?不,低者多涨,高者少涨,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