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了,不对啊!我身边的人确实赚的都很多,这其实只是阶层幻象,说的通俗一点,就是盲人摸象,你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再举个栗子,西游记前半段孙悟空大闹天宫无所不能,后半段经常被一些妖怪打的落花流水,好像妖怪的战斗力提高了,甚至漫天诸佛都拿他们没办法,但其实绝大多数的妖怪都只是花果山小猴子的水平。只是你孙悟空的级别提高了,才有机会接触到这些妖怪。
你觉得年入百万就快乐吗?其实并不一定,因为你接触到的人也都是年入百万千万,你不到这个层次可能还感受不到自己穷,一到这个层次,接触的都是成功的人,比你有钱的多。此时心态往往会失衡。快乐不快乐其实都是比较出来的,为什么大家怀念80-90年代,认为那时候无忧无虑,说白了就是那时候大家收入差别不大,都很穷,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这也叫不患寡而患不均。
所以你赚钱越多,就会接触越多的有钱人,然后就会形成更多的错误认知,以为这个世界大家全都有钱了,但其实并非如此。比如老齐给你补充个数据,个税起征点由3500元上调到5000元之后,全国缴纳个税的人口从1.87亿降低到了6400万,也就是说你如果开始交个税了,甚至就已经超过了全国95%的人口,在考虑到很多做生意的,不怎么交个税,但是收入不低,月入5000,怎么也得是打败90%的人口。月入1万,年薪12万,至少也得打败95%的人口,所以现在你还觉得月入1万是个婚恋起步价吗?
有人说,你这个统计太平均了,城市里的情况肯定不这样。那么我们就拿最大的城市来算算,根据招聘网站发布的薪酬报告,北京的平均薪酬最高达到11400元每月,上海是第二10800元,深圳是10276元排第三,其他的城市就没有上万的了,杭州和广州超过9000,其他20几个城市超过8000,10几个超过7000,东三省的长春哈尔滨沈阳不到7000,还是得解释一下,1他是平均薪酬,也就是超过这个数的只是少一半,大部分人不到这个数。2他是求职工资,或这个干脆说是白领招聘的工资,大量的低收入群体并未计算在内,所以显得会高一些。而统计局的数字则要明显更广泛,当然也会更低,2018年,北京和上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2361元、64183元,也就是说北京和上海的月收入也只有5000多。而深圳曾经做了一个更详细的调查,结论是基本平均值和中位数跟北京和上海差不多,但是收入最多的高收入群体,税前年薪30万,占了深圳的5%不到。换句话说,如果你能有税后2万元的收入,那么基本在北上深这种高收入地区,也是塔尖上的人了。月入1万也至少是那2-8法则中的20%了。而这些高薪基本都在两个行业当中,一个就是互联网科技行业,另一个就是金融行业,这两个行业的收入中位数都在万元以上,也就是说至少有一半的从业者都拿着高薪。而其他的行业差距就比较大了。传统工厂的厂长,恐怕都未必有互联网公司的中层那么多。比如阿里的P8级别,一年80-100万,这个收入放在传统行业,几乎就是天文数字了,最大的领导估计也够呛。但在阿里应该有几百上千人。
所以,说了这么多,主要想告诉大家几点,1别被误导,保持心态,其实你已经很棒了。2要想获得高薪就要顺势而为,到大城市去找新兴行业,3你自己的层次决定了你的眼界,你身边人的收入也决定了你的收入。4穷人比我们想象的要多的多,所以购买力根本没那么强,比如你要买房子的时候,就得考虑,有多少人还买的起几百上千万的房子。很多专家一张嘴就是城市化进程,4亿农民要进城,那么月入1000以下的农民进城,拿什么接你的盘?再说了,农民有那么傻吗?所以把良心摆正,不要老惦记坑穷人。穷人也没那么笨,有好处才进城,没有好处人家进城干嘛?
本文源自天下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