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200万租火车站候车室开便利店,合同约定同层楼独家经营,旁边派出所值班室一房间却被改成小超市,该咋办?2、小偷“蚂蚁搬家”一个多月几乎搬光商铺里的铝合金门窗3、“我是豫商”人物专访|李效义:从木工学徒到装修领域的佼佼者
200万租火车站候车室开便利店,合同约定同层楼独家经营,旁边派出所值班室一房间却被改成小超市,该咋办?
他每年花200余万租下火车站二楼候车室开便利店,双方合同约定系同层楼业态惟一商家,然而旁边突然冒出一个由派出所值班室一房间改成的小超市。这矛盾怎么解决?
新火车站918余平方米商业场地招租
家住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的男子徐江(化名),是青岛当地一家公司的老板。
他告诉记者,今年9月中旬,山东淄博火车站南站房正式投入使用,“它位于淄博市张店区杏园西路1号,是一个新修的混合火车站,既有普通列车也有高铁,旅客来自全国各地。”
一份盖有“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土地房产部”鲜红印章的“证明”称,该站房共有10余处商业场地,总面积918.84平方米,其中最大的一处110.87平方米,最小的一处38.89平方米。
这份落款时间为2022年9月8日的“证明”介绍说,这些场地的产权归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所有,现交由山东济铁旅行服务有限公司经营使用,而山东济铁旅行服务有限公司淄博经营部(以下简称“济铁旅服经营部”)则是其分支机构。
企查查显示,“济铁旅服经营部”成立于2013年9月,负责人姓周,所属行业为铁路运输业,经营范围包括铁路站车服务、订送票服务、房屋场地租赁等。
“济铁旅服经营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火车站南站房投入使用前,那918.84平方米的商业场地开始对外招租。
每年花费200万租二楼候车室开便利店
后来,淄博市广播电视台与“济铁旅服经营部”签下为期5年的租赁合同,将该918.84平方米的商业场地租来做餐饮、零售使用。
徐江介绍称,今年9月5日,就在该火车站投入运营前夕,他所在的公司与淄博市广播电视台签了一份“车站商铺租赁合同”,对方将二楼候车室进站口左边两处商铺租给他们,其中一块面积为66.86平方米,另一块为72.28平方米,总面积是139.14平方米。
合同约定,有效期限为5年,第一年租赁费为170万元,“从第二年起租赁费逐年递增10%。”
“平均下来每年租金逾200万元,要求每6个月支付一次。”徐江说,对方还要求支付34万元履约保证金。
他称,合同签订后他开始对那66.86平方米的商铺进行装修,该火车站投入运营时同步开业,“截至目前,第一年已经缴纳的租金、履约保证金,加上装修费总共投入约150万元。”
如今,另一处面积为72.28平方米的商铺正在装修中,与已经开业的那处商铺仅一墙之隔,“我想把它打通,连成一个整体。”
记者注意到,双方合同特别注明称承租商铺用途为便利店(商品零售),出租方淄博市广播电视台保证对方为“淄博站南站房二楼候车室内经营便利店业态的唯一商家。”
旁边派出所值班室一房间改成小超市
徐江称,当初他们进场铺货时,才发现二楼候车室靠检票口有一处建筑物,车站开通后被装修成火车站派出所值班室。
“值班室的房间系铝合金玻璃隔断,不是混凝土建造的。”徐江说,“透过右边一个房间的玻璃,可以看到里面挂有窗帘,还摆有一些桌子,面积大约有30平方米,酷似一个会议室。”
然而,令他没有料到的是,10月底的一天,火车站派出所值班室那个酷似会议室的房间,突然变成了“24小时便利店”。
“我们跟淄博市广播电视台的合同明明约定,我们的便利店是二楼候车室的唯一业态,也就是说那里只允许我们一家开设便利店,怎么一夜之间竟冒出第二家?”徐江气愤地说,那家便利店的位置相当优越,人气也很旺盛,“这不是在违反合同吗,这样下去我们的压力陡增,一年那么高的租金怎么办?”
随后,他联系了出租商铺给他们的淄博市广播电视台相关经办人,对方也很无奈。
出租方称自己也是受害者正沟通解决
将二楼候车室两个商铺出租给徐江的是淄博市广播电视台,其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也是受害者,当初“济铁旅服经营部”是整体打包将那些商铺出租给他们的,任由他们自己去经营诸如餐饮、超市等业态,“我们确实对徐江保证过二楼候车室那两个商铺是他们用来做便利店的唯一业态,不允许有第二家出现,但后来出现这样的事是根本想不到的。”
他说,可以肯定的是,火车站派出所值班室的一个房间一夜之间变成了24小时便利店,“究竟是谁干的,我不知道。”
他称,目前他们正积极与当地有关部门沟通,希望能协商解决。
派出所值班室在规划图纸上原是空白
“济铁旅服经营部”一名负责人对记者介绍说,他们是淄博火车站南站房的商业运营主体,他们对外招商引进了淄博市广播电视台。
她称,现在派出所值班室包括那个24小时便利店的地方,当初规划图纸上是一处空白,后来用玻璃隔断建起了派出所值班室,再后来突然出现了个便利店,“这对我们来说肯定是有影响的,至于是谁下令改成便利店的,不清楚。”
她告诉记者,那个便利店的位置挺好的,属客流集中区域,“如果当初规划就有这个便利店,那肯定会是两种结局,如今这样的局面,让淄博市广播电视台很被动。”
派出所否认改成便利店称上级正调查
将派出所值班室一房间改成便利店经商,是不是该派出所干的呢?
该派出所一名负责人称,此事不是他们干的,他们的上级单位济南铁路公安局获知情况后高度重视,目前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经营老板称合同一年一签租金是秘密
目前经营该24小时便利店的是一家营业执照注册名为“张店强干便利店”。
企查查显示,该店成立于2008年7月,经营者姓李,位于淄博市张店区杏园西路,经营范围为预包装食品,水果,烟草制品以及包裹寄存等业务。
该店负责人李先生告诉记者,今年10月31日,他们与青岛铁路利安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签了一份租赁合同,当天开始营业。
他介绍说,每年的租金直接交给这家公司,租金是商业秘密,合同一年一签。
律师支招:徐江可要求解除合同赔偿损失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称,当初徐江与淄博市广播电视台签订的合同约定,同楼层只能由他独家经营,然而派出所值班室一房间后来改成小超市,这种行为违反了合同约定,相关部门可要求车站方面拆除该小超市,徐江也可以以淄博市广播电视台涉嫌违约为由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
除此之外,徐江也可以向法院起诉,责令对方停止经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付建主任进一步介绍说,目前相关部门正在核查那家小超市的相关情况,淄博市广播电视台应当履行合同保证承租人徐江为经营便利店业态的唯一商家,事实查清楚后,如出租方淄博市广播电视台无法履行该条款即构成违约,承租方徐江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并追究其违约责任。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申晓渡 编辑 董琳
(如有爆料,请拨打华商报新闻热线 029-88880000)
小偷“蚂蚁搬家”一个多月几乎搬光商铺里的铝合金门窗
浙江在线12月02日讯(今日早报记者 朱寅)上个月,今日早报曾经报道了杭州市萧山区一名大妈临危不乱,将连续抢劫的犯罪分子一路忽悠到监控下,为破案立下大功的事情。
昨天,杭州市萧山区警方通报的一起案子,让我们又看到了一名警觉的萧山大妈的身影。
这次被抓获的是一名年轻的惯偷,一个多月时间里,他把萧山区一幢建好后未投入使用的商铺内的铝合金门窗搬走了大半。
最后,他就是栽在了大妈的手里。
警觉的大妈与民警“引蛇出洞”
11月7日傍晚5点多,萧山南阳派出所接到一个报警电话。
来电的大妈姓王,她说看到一个年轻人,鬼鬼祟祟地进了她们小区一幢还未投入使用的商铺楼内。
虽然,这楼里应该没啥特别值钱的东西,但还是觉得很可疑。
接到王大妈的报案后,值班民警单建海和同事赶到现场。
但是,沿着商铺楼转了几圈后,他们并没有发现嫌疑人的踪迹,而楼内没有灯光,进去搜索也不太现实。
单建海安排人员在附近守着,自己则去调看了小区保安室的监控。
经查,当天下午4点左右,确实有一年轻男子在商铺楼附近转悠,后来,他突然消失在监控视频的盲区中。
单建海断定,这家伙可能还在楼里藏着。
对付这样的嫌疑人,“引蛇出洞”最合适。
单建伟先和几个同事隐藏下来,接着让一名同事把警车开走,制造离开假象。
不到10分钟,还真有一名男子背着一捆铝合金条,东张西望地从商铺楼里走出来了。
“蚂蚁搬家”的小偷已被刑拘
他的下场,肯定是被控制住无疑。
这名男子姓李,今年才21岁,四川人,曾因盗窃罪入狱,于2014年7月刑满释放。
他交代,自己是给人加工不锈钢的,每月也能挣到两三千块钱,但因为常泡网吧或请老乡吃饭,所以常常入不敷出。
案发当天,因为自己手头没生意,就想着出去转转,看能否搞点零花钱。
而他盯上的,就这幢尚未投入使用的商铺。
事后调查,这个李某,已经不是第一次到该商铺楼盗窃铝合金了。
从今年10月底发现这大楼没人注意后,在铝合金厂打过工的他,先后三次到该处实施盗窃,每次都是傍晚四五点钟去偷。
得手后,他将铝合金捆好放在商铺,接着去网吧上网。
第二天早晨6点多,趁行人比较少时,他再把铝合金背出去,找个旧金属收购站给卖了。
这一个多月下来,李某把商铺一到三楼的12扇主要门窗上的铝合金都给卸了下来,并分次出售。
被抓获当天,他就拆了4扇移门和6扇窗户的铝合金封条。
目前,李某已被萧山警方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警方提醒:切勿因为刚建成的楼房还未投入使用,而疏于防范,任其大门敞开,使得不法之徒有机可乘。平时,最好能安排专人看管,勤于锁门。有条件的话,还应完善监控设备,加强技防。
“我是豫商”人物专访|李效义:从木工学徒到装修领域的佼佼者
人物名片
李效义,河南省柘城县起台镇人,现为伊宁市虹宇装饰公司、伊利李效义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伊宁市豫商共享经济联合会会长,伊宁市工商联副主席。他从售卖零用物品起步,后学习木工,经历十几年的发展,一步一个脚印,以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和深厚的社会责任感,破茧成蝶,从木工到老板,他的每一步都坚实而有力。
拉“大锯” 锯破家徒四壁
近日,记者见到了伊宁市虹宇装饰公司董事长李效义,面对记者询问自己的创业经历,他娓娓道来。
1980年,家中贫困的李效义毅然决定外出工作来补贴家用,由于没有一技之长,他选择了一条入手简单的行业,那就是售卖小商品。
“那个年代没有固定摊位,每天走街串巷的售卖,很辛苦,日进斗金虽不现实,但每天十几元的收入已足够让当时的我感受到自立的喜悦与成就感。”李效义说。
李效义深知没有一技之长,只靠每天走街串巷的售卖小商品不可能养活一家人,在几天的深思熟虑后,他毅然决定前去学习木工手艺。三年的木工学徒生涯中,他没有一分钱的报酬,从最基本的拉大锯开始,到掌握复杂的家具与门窗制作技艺,每一步都凝聚着汗水与坚持。学成后,他带着一身木工技艺的李效义前往郑州,在表哥的帮助下进入了一家装修公司。
据李效义介绍,刚到公司,他便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两个马凳的制作,迅速获得了同事们的认可。从此,他开始在装修行业崭露头角,从最初的学徒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承包商。在郑州的几年里,他通过自己的视角观察这个行业,使他拥有的创业打拼的想法。
婚后的李效义选择回到老家商丘,开启了自己的创业生涯。在商丘的三年,他通过高超的装修技术,让他在当地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离家创业 扩大业务规模?
1990年,为了扩大自己的业务规模,李效义离开商丘踏上了前往北京的列车。在北京短暂的停留后,他转战天津,继续深耕装修行业,几年的摸爬滚打,让他积累了丰富的行业资源和人脉。
“来到天津我才发现,城市越大,机会越多,在天津的几年里,我接触到了更新的装修技术和以前了解不到的装修材料和知识。”李效义说。
1997年,李效义跨行业成立了吉祥搬家公司,当记者问到为什么要成立搬家公司时,李效义说:“当时这个行业很少有人从事,行业发展的机会很大。”公司发展取得很大的成功。两年后,他又将目光投向了装修材料市场,在大港油田二分厂租下门面,开始了五金、装修材料以及铝合金门窗加工的销售与加工业务,实现了事业的又一次飞跃。
到了200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效义从亲戚口中得知新疆伊宁市的发展潜力巨大,他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将天津的业务交给亲戚打理,只身前往伊宁市,在伊宁市月亮湾建材市场租下门面,开始了新的创业之路。
“刚到新疆,面对人生地不熟的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门店一直面临着亏损,有时候就想到要回老家,但是既然出来闯,就要闯出个样子来。当时每天谈生意跑遍了当地的大厂,新疆地盘很大,开车开一两天也是正常的。”李效义说。 他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不懈的努力,逐渐实现了从亏损到盈利的华丽转身。经过几年发展,他的业务规模迅速扩大,涵盖多个行业,年流水额突破千万大关,并成功创立了伊宁市虹宇装饰公司,成为了当地装修行业的佼佼者。
回馈社会,情系桑梓
在事业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李效义始终不忘回馈社会、造福家乡。他深知在外打拼的河南老乡们的不易与艰辛,于是成立了伊犁州河南商会和伊宁市豫商共享经济联合会等组织,为在疆的河南籍企业家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此外,他还多次组织捐款捐物活动,2022年为贫困学生捐助价值7万元的物资,同年8月,为灾区群众送去温暖和关爱,捐菜价值4万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对于未来,我的内心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下一步我将和商会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和提升服务质量,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我也将继续关注和支持家乡河南的发展建设,为河南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李效义说。(蒋?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