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门窗摆放工具图

频道:理财经验 日期: 浏览:0

文章目录:

1、正式成为“有钳人”给成家的男人推荐几个超有用的工具2、车内放什么防身工具最合适?交警:这几样随便带,不用怕被罚3、门窗执手总摇晃?锁闭不严怎么破…给它做个保养吧

正式成为“有钳人”给成家的男人推荐几个超有用的工具

小时候,我觉得父亲是万能的。灯不亮了,换灯泡或者换保险丝都是瞬间完成,上幼儿园时家里的沙发、床都是老爸自制,坏掉的玩具到了他手里也能很快修好,那时在电视柜下面有一个大盒子,里面放着各种工具,当时就天真的以为举起这些工具就能维修万物。如今我的儿子也5岁了,繁多的玩具根本玩不过来,但是偶尔的玩具损坏还得交给我处理,所以这些年我也积攒了一些工具。这其中有价格略高纯属取悦自己的,也有实打实便宜好用的,至于值不值得买就看大家自己的意愿了,接下来就从我箱底最宝贵的2件说起。

1、瑞士科技变色龙多功能钳

这把钳子当初就是为了替换这个拼夕夕6元包邮的老虎钳,价格上相差几十倍,品质差别上百倍,同时这也是我最贵的工具了。夏天带老婆孩子露营偶尔会用到钳子、锤子这些工具,看了好多露营的人都是齐刷刷一整套折叠工具,之前粗糙的老虎钳就被我嫌弃了,果断换掉之后,心情也一下子舒爽了许多。

折叠工具最便利的一点就是便于收纳,折叠后只有10cm长度,重量270g,外观颜值都没得说。连接部分使用了加厚大尺寸铆钉固定,钳架的稳定性表现不错。展开后的长度为16cm,在使用中握持感很舒适,尤其是拔地钉的时候非常顺手。

顶部的钳子部分在功能上集成了尖嘴钳、切线钳、标准钳以及硬线钳,在家里有时候需要剥线或者拧个螺栓也很方便;底部则是剪刀、齿刀、锉刀、开罐器、开瓶器、剥线期、木锯、剪刀、十字头及一字头批头,另外还有一个救援钩。

刀片材质为8Cr13mov钢,洛氏硬度HRC56-60,出去露营的时候可以很方便的完成各类切削。

安全部分设计了两个固定卡扣,侧面安全锁定可以在展开刀口之后自动固定刀刃,这样就可以避免使用中刀口回折划伤自己了。另外它还自带了一个小小的收纳包,外出可以很方便的携带在身上。

2、瑞士科技多功能钥匙扣

虽然名为钥匙扣,但是我更习惯把它挂在背包上,购置多功能钳的时候看到了它,凑满300-50后几乎等于白拿,算下来非常值!86mm收纳长度的它自重53g,六合一的组合功能也比较全面。PS:可以顺利通过安检,出差的时候也可以安心携带。

做工部分很出色,连接处实用飞碟式重型铆钉加固牢靠稳定,喷砂处理的护盖在上手使用中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滑效果,工具的展开收纳都很顺手。

刀片材质为3Cr13,洛氏硬度HRC55-58,这在小个头工具中属于上乘用料了。功能分别为:开箱刀、锯齿刀、一字螺丝刀、钩刀、开瓶器、挂扣。家里的大包小包快递我都习惯用它拆,刀尖部分的弧度可以放心开箱,完全不需要担心伤到里面的商品;另外这个螺丝刀也很有用,我外拍的时候拆装快装板全靠它完成。

3.FENIX头灯

很多朋友可能没吃过知了,但是部分山东人对于夏季有一股执念,那就是知了配酒。这个头灯就是2年前为了捕知了购置的,虽然知了现在有大规模养殖,价格也不贵,但是自己亲手抓回来的香味必然+1。

FENIX HM61R V2.0体积小,可以满足头戴、挂装、握持多种使用方式,外壳材质方面采用了A6061-T6航空级铝合金,裸机尺寸只有101*45*36mm,装配上电池和头带后的重量仅为152g,长时间使用非常合适。

最高亮度1600流明,光强6566坎德拉,比一般的汽车卤素灯泡要强出不少,长按开关启动之后通过短按即可实现亮度调节,并且可以在下次开机时自动进入记忆档位。

IPX68等级防水可以在恶劣天气稳定照明,利用尾部的磁吸功能可以把它贴附在路边的栏杆甚至路灯上。标配电池容量3400mAh,在1600流明状态下的续航2小时;最低5流明节能模式下则可以实现300小时的夸张续航。兼容2节CR123A电池安装,长时间使用的话也有更灵活的换电方式延长续航。

4.绿联150W车载逆变器

绿联150W车载逆变器的接口部分提供了2个220V AC五孔接口,此外还有一个A口+C口,特别适合为小功率电器供电,用来给相机、无人机等数码设备充电很合适。

AC面板设有独立开关,顶部带有一个LED屏幕,可以用来查看当前功率。在逆变器内部设有主动散热风扇,风扇转速根据工况智能调节,通过机身两侧预留的网状通风口散热,长时间使用也可以维持较低的工作温度。

出行路上通过1米线长可以实现前后两排用电自由,除了前面提到的小功率数码设备外,给笔记本供电也是轻轻松松。DC不够,逆变来凑。喜欢自驾出行的话可以安排一个。

5、ST-8000透明胶

这个软性胶有黑色和透明两种型号,因为突然想修复手里的一加1手机跑去手机店问问把屏幕粘回去需要多少钱,人家说你只是留念不是使用的话自己买个胶打上就行了,并告知我型号和价格,在知道这货不到10块钱后立马买了。

后来使用中发现这个胶不光粘的结实,而且不会和传统的502那样留下白边,而且还有一丢丢弹性,橡胶类或是硅胶类材质的物品也可以用它搞定。我的手办经常被儿子大卸八块,多次劝说无果后直接打胶固定,瞬间解决了大问题。

对了,这货的密封性不错,防水也可以,小米手环开胶后就是用它粘的,经过泡水测试后确实没遇到进水的问题,这个强烈推荐。

最后

上面几个物件都经过了时间的验证,亲测好用之后才推荐给大家,双十一马上到了,赶紧加购盘点一下怎么买最划算吧~

车内放什么防身工具最合适?交警:这几样随便带,不用怕被罚

你是否曾想过,如果在车内遇到危险情况,该如何自保?

除了锁好车门,报警求助外。

车内放一些防身工具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并非所有防身工具都适合放在车内,有些甚至可能会带来法律风险。

那么,车内放什么防身工具最合适呢?

交警告诉我们,这几样随便带,不用怕被罚。

所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维修工具类

汽车维修工具,大多数车主都会在车内常备。

毕竟谁也不想半路抛锚时束手无策。

但是,除了维修车辆,在危急时刻,它们还能充当防身武器。

就拿最常见的扳手来说吧。

一把结实的敲击型扳手,通常由优质的铬钒钢制成。

经过特殊的热处理工艺,这种钢材的硬度非常高,一般的撞击很难让它变形。

再加上它们一般都有30到40厘米的长度,重量在500到800克之间,单单拿在手里,就能给人一种安全感。

除了敲击型扳手,梅花扳手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相比普通的开口扳手或活口扳手。

梅花扳手的头部像一朵梅花,有多个不同尺寸的凹口。

这样的设计让它能适配不同大小的螺帽。

更重要的是,这种多角形的设计。

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对歹徒造成更大的威慑力。

另一个维修常客是螺丝刀。

大家对螺丝刀肯定不陌生,它是拧紧或拆卸螺丝的必备工具。

一般来说,建议选择6角或12角的螺丝批头。

这种多角形的设计能增大接触面积。

既不易从螺丝上滑脱,紧急时也更能吓阻坏人。

当然,咱们说了这么多,大家伙可别误会了。

我们提到扳手、螺丝刀的自卫功能。

绝不是鼓励大家到处"寻衅滋事"。

作为头脑清醒的守法公民,我们当然一定的要明白。

这些工具只能在自己或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时。

作为最后的防身手段。

最后,平时大家还是要提高警惕。

比如停车时选择人流密集、灯光充足的地方,夜间行车要锁好车门窗等。

当然,如果遇到危险,第一反应还是要报警。

毕竟,再厉害的"武器",也比不上警察叔叔的权威。

车载灭火器,安全锤

灭火器是每辆汽车必备的安全设施。

一般放在车辆后备箱或座椅下面。

除了灭火功能外,灭火器也可以作为防身工具。

常见的车载灭火器有干粉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两种。

干粉灭火器内装填了氮气和磷酸铵盐等干粉灭火剂。

喷射时能产生强大的压力。

将喷嘴对准歹徒,喷射时的冲击力能将对方击退数米,从而保护自己的安全。

而且,二氧化碳灭火器内充填了液化二氧化碳。

喷射时能产生大量的白色雾气,可以迷惑对方的视线。

同时,低温的二氧化碳还能对歹徒造成一定的冻伤。

不过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

一定要在通风的环境中,避免吸入过多二氧化碳。

另外,有些车主会在车内放置多功能安全锤。

它集LED手电、安全带切割、车窗破窗、灭火于一体。

安全锤通体采用航空铝合金或不锈钢材质,坚固耐用。

锤头带有尖锐的钨钢碎窗锥,能轻松击碎车窗玻璃。

使用灭火器或安全锤进行防身时,要抓住机会果断出手。

及时制止对方的暴力行为。

但要注意控制力度,避免造成过重的伤害,否则可能面临法律问题。

急救包与手电筒

说到车载必备品,急救包和手电筒绝对不能少。

先说急救包,大家可别小看了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包。

关键时刻,它可是能救命的!

而且,一个合格的车载急救包,应该包括以下几样:

创可贴、绷带、消毒纱布、止血带、医用胶带、剪刀等。

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在事故现场,都能派上大用场。

比如,如果同车的乘客受伤了。

你就可以用消毒纱布帮他清理伤口,再用绷带包扎固定。

如果伤势严重,还可以用止血带紧紧绑在伤口的上方,减缓血液流失。

当然,要想发挥急救包的最大效用,关键是要学会正确使用。

建议大家平时多看看急救方面的书籍或视频。

比如,怎么检查伤员的生命体征,怎么进行心肺复苏,怎么处理骨折等。这些知识说不定哪天就能救人一命。

除了急救包,手电筒也是车内必备的应急工具。

大家想想,如果半夜在郊外遇到车辆故障。

黑漆漆一片,没有路灯,没有月光,那可怎么办?

这个时候,一个强光手电筒就能派上大用场了。

选购手电筒时,建议挑选那种光束集中、射程远的型号。

最好选用LED灯珠的,亮度高,耗电少。

而有了手电筒,你就可以下车查看故障原因。

比如轮胎是不是扎了,发动机是不是漏油了等。

万一实在找不出毛病,至少还能用手电筒在路边示意,提醒过往车辆注意避让。

当然,如果遇到歹徒,手电筒也能充当防身武器。

既可以照明,又可以防身。

总之,急救包和手电筒看似普通。

但在关键时刻,它们的作用不亚于那些专业的应急装备。

建议大家平时在车里常备这两样物品。

定期检查保养,确保它们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毕竟,安全驾驶,生命至上嘛!

结语

选择车载防身工具时,要考虑工具的防卫效果,也要考虑合法性。

毕竟,车内放置防身工具,只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

更重要的是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检查车门车窗是否关锁,停车选择安全的位置,行车时观察有无可疑车辆跟踪等。

如果遇到紧急情况,第一时间要锁车门,拨打报警电话。

在等待警察到来之前,可以使用防身工具保护自己。

但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分寸,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希望大家在学会使用这些防身工具的同时。

也要提高警惕,避免意外发生。

行车安全,大家一起努力。

#文章首发挑战赛#

门窗执手总摇晃?锁闭不严怎么破…给它做个保养吧

在多数人的印象里,门窗就是「风吹日晒,雨雪侵袭」的存在,平常到让人习惯性忽略。

那说起门窗的保养,就更加没多少人在意了。鹏哥每每想到这,都不禁「黯然落泪」啊~都说车子保养是常识,门窗保养的性质其实跟它相同,绝非毫无意义。

今天鹏哥就来说说门窗养护的那些事,Let’s 学习!

01 保养的重要性

不知道各位在自家有没有遇到过这些情况:

好好的推拉窗总在滑动时发生「莫名」卡顿;

平开窗在启闭时会猛地冒出「咯吱」怪声;

在使用时,门窗的执手部位不断摇晃松动;

又或是在门窗紧闭的情况下,仍能听到呼呼风声…

△ 执手松动

△ 门窗闭合不严

上述「精彩」,欢迎鹏友们对号入座~

现在想想,只要门窗在并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即便发现了一些小问题,我们也直接选择了将这些问题忽视。

门窗漏风、五金松动等看似「无伤大雅」的问题背后,或许不再只是给生活带来不便,影响正常使用,而是更大的隐患。

说的极端些,甚至是窗扇脱节的风险…

如果我们能在平时对门窗多加注意,从发现问题的那刻就开始着手,在一定程度上就能有效避免意外的发生。

这也是鹏哥所说的,门窗的养护并非是场「无用功」。

02 养:门窗平日里的保养注意事项

鹏哥带着门窗保养小知识来了。

Let’s 开始!

擦窗神器

遇到家中玻璃难以擦拭,如有大块的固定玻璃,高层外窗等棘手情况,我们可以用擦窗神器。

擦玻璃一直是家政难题,尤其是身处高层的情况下,想要玻璃透亮整洁,实在有些让人头疼,但是现在!有了擦窗神器(某宝均有销售,电动手动任君挑选),此乃居家旅行必备的「伟大」存在~

夹缝清洁

像门窗轨道、凹槽、夹缝等部位,是灰尘、砂砾最爱「委身」聚集的地方,在门窗的使用过程中极易将其卡入窗框底部,对轨道造成划痕,影响正常使用。

门窗缝隙的清洁看似棘手,但并非是什么难事:掉落在槽内的砂砾,灰尘,我们可用吸尘器吸或是毛刷刷;实在不行,还能派上清洁海绵,顺着轨道进行定位和剪切,剪切过的海绵能较好地清理缝隙内的污垢。

△ 门窗「隐秘角落」的灰尘砂砾清晰可见

△ 内容来源抖音

定期检查门窗重要部位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门窗重要部位的定期检查不能少。

尤其是门窗的合页、滑撑等承重部位,以及外开窗的防坠绳,这些部位的五金都是保卫掉扇风险的最后关卡。

只要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及时发现它们的稳定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就可避免掉扇风险,确保安全性,幸福你我他。

门窗螺丝松动

除了对门窗重要部位的定期检查,我们也不能忽视滑撑上的螺丝。

滑撑部位可能会存有螺丝漏打的情况。我们能做的,就是缺打的要打上,漏打的要补上,松动的也要换上更大更粗的螺丝重新安排上。

这样,才能牢牢稳定住门窗的安全性。

如果你想自己动手,鹏哥建议你还是安排个电钻小帮手吧,螺丝刀真的不行。当然,最好的还是能找靠谱的师傅,一劳永逸。

△ 小徒弟正在打滑撑上的螺丝

刷油不能忘

刷油,是鹏哥团队在门窗验收时必不可少的一步。

这样简单的一个步骤,却能让五金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顺滑,也能减少五金的磨损程度。

要注意,此油非彼油(不是金X鱼!也不是机油!这种用了都会黏灰)。我们可以选择天窗润滑油或汽车润滑油等,用小毛刷或毛笔刷涂抹在滑撑、合页等外露的五金部位,以及五金跟五金有摩擦,接触衔接的部位(铰链、锁点锁座等)就完事啦。

有些鹏友曾说,家中的门窗会发出「咯吱」声响,如果声响程度较轻,可以尝试用刷油这法子去解决。

03 护:解决门窗小问题

说完了怎么养,接下来就是我们的重头戏——怎么护?

Let’s 展示!

执手总晃动

感觉自家门窗执手松动总不好,多半是废了。

啊,不是,多半是坏了。

鹏哥觉得有两种可能会造成上述情况:一是固定底座上的螺丝长时间受力(螺丝: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 1 ),造成松动;二是固定底座上的螺丝长度不够。

解决办法也很简单:找到固定螺丝的位置,用工具将松动的螺丝拧紧;如果是螺丝的长度不够,更换长螺丝即可。

在这里划个重点,靠近玻璃的内侧并不建议用长螺丝固定,因为内侧可能会顶到玻璃,导致玻璃碎裂。

△ 小徒弟再次出镜,维修门窗执手

外墙胶老化

外墙胶年复一年的在外头遭受风雨侵袭,紫外线辐射侵蚀,老化、损坏在所难免。

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密封,伴随着胶体的老化问题严重,会导致门窗的密封能力直线下降,漏风漏雨,叫人头疼。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找个懂行的师傅重新打胶处理。

△ 打胶进行时

推拉窗漏风

推拉窗的密封能力一直是它的弱项,因为有太多种存在漏风的可能啦!

△ 推拉窗的「四大妖风」

而所能依靠的工具呢,只有小小毛条。正是有它的存在,才能更好的增加扇与框之间的密封 。

如果自家毛条一到两年就发生了磨损(这可能说的有些夸张哈~),或许就是用了「非硅化毛条」(寿命只有 3 — 5 年),那鹏哥的建议,选毛条务必认准「硅化毛条」(使用寿命可达 10 年左右,直接翻一倍啊!)。

当我们发现毛条已经脱出了槽外,或是老化变形,应该及时更换。

门窗锁闭不严

门窗锁闭不严这个情况呢,对身处低层的鹏友们是最不友好的。

会出现这种情况,有极大的可能是门窗的下沉或倾斜导致的,除了会引起锁闭不严外,还影响了门窗的密封性。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靠我们灵巧的双手——调就完事了。

但锁点锁座有多种形式,鹏哥只列举了几种常见的,还是需要各位鹏友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下图中采用的锁点锁座,我们想解决锁闭不严的问题,主要在锁座上用螺丝刀、电动钻头来「做文章」,锁点可用内六角顺着孔洞微微旋转调整。

又或是要用到内六角调节的锁点锁座情况。它门窗框的锁块上有一个孔,可以用内六角调节锁块的上下位置;而在门扇的锁点上也有调节孔,同样用内六角调节锁点的左右位置。

△ 鹏哥的手友情出镜 调整后锁块可上下移动

多尝试几遍,直到将锁座调整到合适的位置,让锁盒中的锁点跟其再次配合紧密,就 ok 了~

△ 调整后就能让门窗的锁闭能力「完好如初」啦

胶条老化

如果在上述的锁闭问题解决之后,却能感觉到门窗的密封能力不佳(总是「走漏风声」)。

我们可以试试多开关几次门窗,看看密封条的回弹能力好不好。

有的密封条啊,因为使用年限而出现老化脱落,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发现问题及时更换就行。

门窗发生下沉和倾斜

门窗频发怪声、锁闭不严、窗扇撞角,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密封性欠佳等问题,归根到底,都与门窗的下沉和倾斜有关。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劣质五金的断裂、安装门窗时未放或是没有合理放置玻璃垫块,螺丝的漏打缺打,都可导致门窗无法更好的固定而引发下沉…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鹏哥给出以下两种建议:首先,在安装窗扇玻璃时,我们需要如下图一样,把窗扇玻璃垫块进行对角线垫装。

着重将玻璃的重量压制在合页侧,而非离合页稍远的执手下方。

△ 窗扇玻璃垫块放置位置示意图

其次,就是微调五金。

就以鹏哥碰到的这个内开内倒窗为例。

是窗扇遇到了下沉问题而导致闭合不严,通过对内开内倒窗上的斜拉杆用内六角进行调节,调整后可将门扇微微调高到合理的闭合位置。

以上操作都有些难度,最好还是联系商家或是专业师傅上门维修,并不建议亲自操作。

门窗开合、推拉卡顿

遇到这个情况,可千万别用蛮力去生拉硬拽。正确做法是先检查窗框和窗扇之间有没有变形,或是异物卡着。

处理掉异物后再进行尝试,如果依然开合卡顿,我们再看合页、滑撑等五金件,是否生锈老化,还是只因缺少润滑而造成的磨损卡顿,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推拉窗在使用中会卡顿,问题往往是出现在滑轮上。

窗扇的全部重量都压在滑轮上(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 2 ),长期使用导致滑轮的轴承坏了,轮子没法滚动,自然就卡顿了。

一旦门窗滑轮出现了问题,光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是难以解决的,及时联系商家或是找靠谱的师傅才是王道。

04 最后的话

门窗保养看似没什么必要性,但如果我们能长久的坚持和维护,收获绝对大于付出!欢迎鹏友们在评论里留下你认为真实可行的门窗养护知识,来一场「无奖 PK 」~

隔音门窗

高端门窗

高档别墅门窗

隔音降噪门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