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门窗拉手品牌

频道:理财品种 日期: 浏览:0

文章目录:

1、半月内销往25省份 风险有多大?——枣庄“涉疫”奶枣追踪2、风靡一时的断桥窗,为什么不“香”了?原来隐藏着太多“猫腻”3、涉案流水23亿元保康警方打掉一条网络赌博犯罪产业链

半月内销往25省份 风险有多大?——枣庄“涉疫”奶枣追踪

新华社济南2月1日电 题:半月内销往25省份 风险有多大?——枣庄“涉疫”奶枣追踪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邵鲁文、闫祥岭

近日,山东枣庄一企业的部分奶枣产品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并销往重庆、浙江、四川等25个省份,引发社会关注。

这批“涉疫”奶枣是如何生产的?相关产品将病毒传染给人的风险有多大?“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调查。

半月内销往25省份,买家既包括食品批发商也有个人

奶枣通常由大枣去核、外部裹上奶粉制成,是当下不少年轻人喜爱的零食。记者了解到,此次枣庄流出的“涉疫”奶枣,是由于生产企业使用了核酸检测阳性的乳清粉所致。

记者从山东省进口集装箱疫情防控专班非冷链组获悉,天津市一家国际贸易公司在去年12月24日经天津港从乌克兰进口乳清粉共计100吨,其中10吨1月5日被位于山东枣庄的山东久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购买,用作生产奶枣原料。1月14日,天津市在对进口原料乳清粉核酸检测时,发现结果为阳性;在深入溯源及流向排查时,发现部分“涉疫”进口乳粉涉及山东,随后于1月18日晚通报至山东省进口集装箱疫情防控专班非冷链组。

枣庄市防疫部门对涉事企业厂区环境、“涉疫”乳清粉及外包装、奶枣产品(半成品、成品)及外包装和线下经销商库存成品等抽取样本460份,经核酸检测阳性样本64份。

枣庄市副市长、枣庄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组长刘吉忠说,据调查,相关企业已使用5.475吨乳清粉共生产奶枣产品31.36吨(成品25.03吨,半成品6.33吨),成品中22.22吨已销售。其中,线下销售17.72吨,涉及山东、江苏、安徽3省的5个市(临沂、徐州、连云港、芜湖和枣庄),共9家经销商;线上通过拼多多平台、阿里巴巴平台销售4.5吨,共13944单,涉及北京、福建、甘肃、广东等25个省份的321个市县,买家既包括食品批发商也有个人。

记者梳理发现,一些地方对流入奶枣核酸检测出阳性样本,目前最多的为重庆市36份检测样本阳性,其次为浙江检出12份阳性,部分省份还未公布相关情况。记者了解到,截至1月30日21时50分,枣庄市已将所有产品流向信息推送至相关地市。

通过奶枣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性不大

“涉疫”奶枣流通后,风险有多大?各地卫健部门近期陆续发布通报,提示市民减少不必要的恐慌。

贵州省卫生健康委提示,由于生产加工奶枣所用的乳清粉为干燥、常温保存的非冷链食品,该批“涉疫”奶枣从原材料进口、加工生产再到消费者手中,至今已在室温下保存长达1月有余,且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未见直接接触该产品引起的病例报告,也未见从该批产品中分离出活病毒的报道,因此虽然该产品检出核酸病毒阳性,但其传染性较小,由该产品引起新冠肺炎感染风险不大。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发布的通报显示,经重庆市相关专家分析研判,该批物品引起人员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低。

山东省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领域首席专家雷杰介绍,从专业角度考虑,低温湿润环境适合病毒生存,乳清粉是干粉,干粉里面不适合病毒存活;从技术角度来说,奶枣或者乳清粉虽然核酸检测呈阳性,但病毒载量很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不是活病毒,不具有传染性。此外,目前所有涉及人员核酸检测结果都是阴性,包括最早接触这批乳清粉的工人。“基于这三点,我们可以判断,通过这个途径,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雷杰说。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冠病毒是呼吸道病毒,经消化道感染的可能性极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主要是针对病毒的核酸片段,无论是活病毒、死病毒,都可能检出核酸阳性;食品检出核酸阳性,不代表它就具有传染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消费者经采购、加工食品而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报道。

各地进一步织牢织密疫情防控网

“接到通知后,枣庄市连夜对涉事企业进行实地管控,暂停了所有产品生产和销售。”枣庄市进口集装箱疫情防控专班非冷链组组长李忠孝说,防疫部门在第一时间将未使用的“涉疫”乳清粉、厂内及销售点未销售的成品和半成品及包装物共计15.36吨交由专业医疗废弃物处置公司进行销毁,并对所有疫点进行消毒。

记者发现,在收到枣庄市“涉疫”奶枣产品流入风险提示函后,贵州、重庆、湖南、天津等地按疫情防控要求,排查追踪接触“涉疫”产品人员,对接触“涉疫”产品人员落实集中隔离管控措施并开展核酸检测,对尚未食用的“涉疫”奶枣及包装全部收回并按医疗废弃物处理。同时,第一时间采集并检测相关外环境样本,对接触“涉疫”产品相关外环境进行了全面消毒处理。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在向24个外省份市场监管部门发出告知函后,根据目前的回访反馈,该批产品所有流入地涉及人员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李宇红说,从境外直接进口的非冷链集装箱货物,要做好预防性消毒和检测工作;截至目前,山东共消毒集装箱(器)把手3.99万次、集装箱(器)内壁1.91万次、货物外包装116.01万件、运输工具3.23万次,作业人员每三天一检测,已核酸检测2.7万人次。

“此次‘涉疫’奶枣事件发生,也对防疫工作敲响了警钟。尤其是跨省的疫情防控工作,反映了联防联控的重要性。”李宇红表示,下一步,山东将督促企业进一步加强对进口货物的源头、装卸储运、生产加工和销售经营全过程的管控,定期对进口物品生产经营工作场所和从业人员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继续与其他省份做好信息互通和联防联控工作,织牢织密防控网,最大限度控制新冠病毒通过物流渠道由境外向境内传播。

李宁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消费者也要增强防护意识。在处理食品及其包装整个过程中,要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用不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处理进口食品时更要注意。

风靡一时的断桥窗,为什么不“香”了?原来隐藏着太多“猫腻”

断桥窗,是绝大部分家庭在装修时都要做的项目之一。比如阳台封窗、阳台落地门、更换窗户等等。

市场上的断桥窗非常多,选择不当很容易出现问题,比如玻璃自爆、窗户渗水、五金件断裂或生锈等等。

正因为出现这么多问题,使得很多业主都觉得,断桥窗不“香”了。

其实,并非所有断桥窗都会如此,只是有部分厂家为了赚钱,在玻璃、铝材、五金件上使用了较差的材料,从而造成问题的发生。

本期我们一起看看断桥窗里面隐藏的一些“猫腻”,看看他们是怎样做的。从而在选择时避开这些“陷阱”。

01

铝材壁厚

选择断桥窗时,铝材壁厚是最容易踩坑的一环,这也是不法商家“猫腻”的地方。

断桥窗的铝材壁厚越大,代表铝窗越结实、牢固,同时价格也越贵,毕竟一分钱一分货嘛。

一般来说,选择最大的铝材壁厚是1.8厚和2.0厚,基本上能满足所有的住宅需求。

除非住在超高层的房子,因为楼层越高,风就越大,需要铝材的壁厚再大一点,这样才安全和舒适。

那么,“猫腻”出现在哪里呢?

通常是以薄的壁厚充当厚的壁厚,比如客户购买2.0厚的断桥窗,而交付给客户的却是1.8或者1.6厚的。

不法商家就可以从中赚取这部分的差价。

我们签订断桥窗合同后,商家送到现场的铝合金窗框,早已经在工厂拼装好,这里已经看不出铝材壁厚。

因为客户不会要求把铝材割开检查,不法商家就钻了这个空子。

02

玻璃

玻璃是断桥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选择两层中空的多,也有人会选择三层中空玻璃。两者区别在于多一块玻璃和一个隔热腔(两块玻璃之间的位置)。

无论是两层还是三层中空玻璃,其厚度5MM就能满足需求。除非是高楼层的房子,就需要用6MM或8MM厚的玻璃。

那么,商家会在哪里做“猫腻”呢?

相信大家都想到了吧,没错,就是在玻璃的厚度上做“文章”。通过减少玻璃的厚度来赚取更多的钱。

比如你选择的是5MM玻璃,给你的是4MM玻璃;或者把8MM换成6MM厚的玻璃。

还有些商家也会在隔热腔上做“猫腻”,比如你签合同是5+20+5的两层中空玻璃,隔热腔是20MM厚,最后商家给你的是15MM厚的。

更有的商家会用白玻来充当超白玻,不懂的客户一般都看不出来,但只要把两者放在一起就很清晰了,超白玻会更白更明亮。

因此,当玻璃送来现场后,我们一定要仔细检查,防止商家偷工减料。

而且还要看玻璃上有没有3C认证和编码,这是国家标准,在品质上有所保障。

03

隔热条

断桥窗想要隔热效果好,选好隔热条和密封条是关键。

市面上的常用的隔热条是PA66(尼龙66),它的韧性、抗氧化、阻燃等方面很好,特别耐用,隔热效果也不错。

通常隔热条上都标识有品牌LOGO和PA66相关的信息。最好要求合同里写明PA66的品牌,避免商家在这里以次充好。

也有些不法商家直接用PVC隔热条代替PA66,PVC的隔热效果和耐用性都很差,而且还不耐高温,使用时间一长就会变得很脆。

因此,我们要查看隔热条上是否相关标识,避免被骗。

04

密封条

密封条在断桥窗中起到密封、隔音、保温等作用。

市场上主流的密封条是EPDM(三元乙丙橡胶)和MVQ(硅橡胶),它在抗腐蚀、抗氧化等方面性能优异,从而被广泛应用。

而有些不法商家则会用PVC密封条代替EPDM或MVQ,PVC的耐用性差,基本上被市场淘汰。

05

五金配件

断桥窗的拉手、铰链、合页、锁块等统称为五金配件,是组成窗户的重要部件。

优质的五金配件,其防盗性能好、开关顺畅,也很耐用,特别是一线品牌的五金配件,但价格也要贵些。

而有些商家则会在品牌上做“猫腻”,比如承诺五金配件用一线品牌,最后给客户的却是杂牌,因为两者的价格相差太大了。

当长时间使用后,五金配件可能就会出现生锈、损坏甚至断裂等现象,让客户蒙受损失。

涉案流水23亿元保康警方打掉一条网络赌博犯罪产业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欧阳智慧)一个利用“抢红包”“踩雷”形式进行赌博的APP,短短两个月时间,涉案资金流水竟高达2.3亿元。3月2日,保康县公安局通报破获“10?21”网络赌博案,摧毁一条包含开赌场、赌博软件开发、出租出借银行卡、网络盗窃、网络敲诈等7个犯罪团伙构成的网络赌博完整黑产犯罪链条,抓获犯罪嫌疑人19人,现场查扣赃款550余万元,扣押银行卡79张、电脑12台、手机51部、车辆8台及作案工具一批。

去年10月21日,保康县公安局民警在净网行动巡查时,发现有人在小众软件APP内进行网络赌博,短短几天便输掉十几万元。

保康警方立即抽调治安、网安民警成立“10?21”专案组,并很快掌握这个网络赌博犯罪团伙的操作手法。APP里面的群就是一个网络赌场,内有不同分工的工作人员,参赌人员在群内发红包,每个红包又分9个小包,庄家使用机器人小号抢红包,9个红包尾数就是中奖号码,玩家买中了中奖号码,庄家根据赔率来赔付,看似“随机”的背后,其实可以通过程序设置来进行暗箱操作。

嫌疑人网络赌博犯罪现场。尚俊 摄

随后,专案组在市局治安、网安、经侦业务部门的支持下,经过30天奋战,相继挖出了3个利用小众软件APP进行网络赌博犯罪的团伙,和专为网络赌博提供软件开发、出租出借银行卡与专门针对网络赌博进行盗窃、敲诈的另外4个犯罪团伙组成的一条完整的黑产犯罪链条,并迅速查清了9名骨干成员的基本情况、活动轨迹及部分犯罪事实。

同年11月22日,专案组民警兵分四路奔赴福建三明、陕西咸阳、安徽宿州、江苏宿迁等地,成功抓获吴某、于某等11名网络赌博犯罪嫌疑人。今年1月1日至20日,专案组民警赴广东阳江和山东临沂,将参与网络盗窃犯罪的罗某、陈某等4名嫌疑人抓获;在四川成都将专为网络赌博团伙提供软件开发的犯罪嫌疑人魏某、杜某抓获。

为了破获此案,专案组民警克服疫情防控困难,先后赴12省21市,行程近6万公里,查询账户14873个,分析资金流水数据达1348万余条。最终,通过网上网下深挖彻查,成功破获“10?21”网络赌博案。

经查,2021年9月以来,犯罪嫌疑人吴某、张某合伙在涉案APP中开设了两个赌博群,设置“抢红包踩雷”规则后,招募林某等人组建工作室,并通过李某等数十名“拉手”,将全国各地的500余名玩家拉入赌博群参与网络赌博。

保康民警现场起获的赃款。尚俊 摄

经民警查实,此网络赌博案涉案资金高达2.3亿元,其中民警现场查获1个赌博群,仅21天参赌资金流水就达1.2亿元。同时查明,犯罪嫌疑人魏某利用网络技术获取涉案APP用户数据,交由冯某等人进行网络盗窃、敲诈等违法犯罪活动。

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来源: 荆楚网

别墅门窗

高档隔音门窗

高档隔热隔音门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