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武义融媒体中心-武义新闻网
今天上午,记者应朋友之邀来到白洋街道白阳山村界首自然村。走进村口,可以看到一个很大的公园,周围是一幢幢农家高楼,绝大多数有三四层,高的五层半。和十几年前记者来该村时见到的已完全两样。
界首村是新安江移民村。1965年1月8日搬迁到我县。走在村里,记者努力寻找以前的老房子。要不是一个村民指路,真的已经难以找到。走了不少路,终于看到保存比较完整的三间泥土房。除了屋顶的瓦已经换过,屋墙斑驳,有不少地方已经脱落。像一位沧桑的老人蹲在四周的高楼中间,诉说着逝去的时光,目睹日新月异的变化。
记者看到,村庄里已不见“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灰”的泥土路,纵横交错的都是柏油路。在一户农家的门口,记者看到一位老人正在劈木材。从与他聊天中,记者得知,他叫周桂荣,今年已70多岁了。他告诉记者,他家的房子占地有140多个平方,有五层半。凭着村庄靠近工业区的区位优势,他家仅房屋租金一年就有六万多元。村党支部书记周宗林告诉记者,界首村全村172户,几乎家家都盖有新房。一年全村村民房屋租金总收入就有5、600多万元。其中多的农户一年房屋租金就有30万元。另外,村集体厂房出租每位村民每年人均可分到3800多元。除了租金收入外,许多村民到村附近的企业打工。有的经商办企业。去年村民人均收入2万多元。
该村的周建有是记者当年的学生。他父亲早年去世,生活艰难,仅有二间一层三十左右平方米的泥土房。他做过许多行当,后来,在武义经济开发区卖猪肉。靠着夫妻两人勤劳肯干,养大了二个双胞胎儿子,盖起了新房。大儿子从事空调、冰箱、小家电等修理,小儿子办公司创业。全家在村里盖了三幢房屋,总面积有一千多平方。周建有陪我去参观他家的新房。这幢楼位于村文化礼堂旁边,有五层半高。周建有说,他家的铝合金窗每平方要一千多元,仅此一项,就要十多万元。乘着家用电梯来到楼顶,只见村庄前面正对着青山,郁郁葱葱,右边是一幢幢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厂房。
记者:吕观德
编辑:胡若男
审核:何灿
监制:朱跃军
本文来自【武义融媒体中心-武义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