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杭后团结镇联合村八组的蒙古新村得益于“十个一”等惠民工程,全村通过整体规划已建设一新——修好了通村油路,还完成了油路两侧的环村绿化。如今,正在进行的旧村改造项目再一次显著改变了蒙古新村的面貌,当地居民的生活居住环境更好了。
房子穿上“新衣裳”
修羊圈、发基础母羊、旧村改造蒙古新村展现新面貌
近日,笔者走进蒙古新村,相比之前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现在这里已经面貌一新——纯白的院墙、房屋喷涂上与蓝天同色的蒙古族特色图案,清新又鲜明的民族风扑面而来。
村长郭建忠介绍,蒙古新村建成以来一直受到杭后民宗局在资金项目上的扶持——该局先后拿出资金,帮助蒙古新村修建了60平米的标准羊圈、全村15户人家每户发放基础母羊8只。今年,民宗局又帮助这里旧村改造立项,实施内容包括给每户村民换铝合金门窗、修葺院墙等,打造美丽的蒙古新村。
村民选料、雇工人,村长书记监工,村民监督三层把关确保工程质量
今年,杭后民宗局申请到自治区少数民族发展资金4个项目共100万,其中给团结镇蒙古村投入30万元,用于蒙古村美丽新村建设。工程建设中,民宗局把资金管理下放到镇,由村民自己选料、雇工人,村长书记负责监工,村民监督,三层把关确保工程做好。据了解,这项工程需要资金36万元,剩余的6万元,团结镇拿出3万元用来修建和隔村相邻的油路,村民们每户自愿筹资2000元。
目前,蒙古村的美丽新村建设已全部竣工。
记者手记
听村里的老人讲,1999年杭后发生地震,这里是重灾区,因为村里多数是土房。灾后建设时,旗里在这里统一规划建起了现在的蒙古新村。15年的时间里,蒙古新村的面貌一点一点改变着。
近几年,政府及有关单位帮助村里建凉房、修院墙、盖圈舍、投放基础母羊……有了花草树木、打了机井、修了小油路,如今再加上这蒙古族特色的“新衣裳”,蒙古新村更富于民族特色了。
守望相助,促进民族间团结进步,蒙古新村的变化就是杭后民族繁荣发展的最好见证。
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 责。
三、如因转载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请于作品发布日期后30日内进行。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
电话:0471-6635129、0471-6659693 | E-mail:northnews@126.com
正北方网法律顾问:马东旭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