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县区看产业:
今日分享:山东省聊城临清市
临清市概况
临清地处冀鲁交界,是中国运河名城,是著名的中国京剧艺术之乡、书画之乡、武术之乡、轴承之乡和酱菜之乡。全市面积960平方公里,总人口83.7万,城镇常住人口79.14万人。现辖12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15个城市社区,92个行政村(“多村一社区改革”后,600个村居合并而成)。
临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临清是联合国2006年认定的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西汉初年即设县制,十六国后赵建平元年(公元330年),因滨临清河改称临清。明清时期得益于京杭运河漕运发达,经济社会繁荣达500余年,是当时全国重要的流通枢纽城市和闻名全国的商业都会,曾被清乾隆皇帝誉为“富庶甲齐郡”。作为京杭运河的重要节点城市,临清拥有保存完好的中洲古城,拥有运河钞关、鳌头矶、清真寺、舍利宝塔等12处国家级重点文物和11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会通河临清段及运河钞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临清区位优越,交通方便快捷。临清是“山东西进、晋冀东出”的重要门户,位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原经济区、省会经济圈、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的叠加区。
2022年,临清全年生产总值GDP为280.08亿元,同比增长3.9%,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7%,进出口总额增长6.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7183元,同比增长5.8%;
临清市主要产业和规划
1、临清市坚持做好农业产业链条化,盯紧特色产业,着力推动精品粮油、绿色蔬菜、生态林果、健康畜牧、中药桑黄等特色农业“种养加”一体化发展,实现农业特色产业“接二连三”。临清市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培育“临清农产品品牌”,围绕粮食及重要农产品、桑黄及食用菌、家禽、牛、羊、猪、渔业水产等特色产业,建立乡村产业链长制,培育形成一批农业特色产业集群。
2、临清轴承产业主要集中在烟店镇、潘庄镇、唐园镇一带,分布区域南北长约8公里、东西宽约5公里。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集群规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零散到集中,从家庭作坊向规模化、专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生产基地演变,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独特的产业和市场优势。目前,轴承产业集群是临清市重要支柱产业,是全国轴承五大产业集聚区之一。
3、纺织产业是临清市的支柱产业。临清经济开发区背靠临清老工业基地,被授予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全国纺织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示范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纺织)等称号。当下,纺织企业要准确把握市场形势,紧盯政策,顺势而为,克服当前行业发展中面临的暂时困难,延伸产业链条,加快技改和设备更新步伐,加快推进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切实推动纺织服装产业提质升级、高质量发展。
4、临清经开区重点打造八大产业园区。智能装备产业园:以现状经济开发区西北部电机企业和市场为基础,提升电气器材与机械、通用与专用设备等工艺与产品,融入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智能装备。生态医养服务园:利用胡姚河湿地公园、黄河故道省级地质公园良好的自然环境,以及市医院医护型养老保健服务中心等医疗资源,大力发展医养相结合等现代服务业。
有色金属产业园:以中色奥博特铜铝业、鸿基集团为龙头,发展挖掘铜铝材料附加值,规模化发展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打造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及深加工基地。铁路物流产业园:以临清青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聊城盛荣物流有限公司为龙头结合现状京九铁路临清站货场,集中布置仓储物流用地,发挥区位优势,打造京九通道的重要铁路物流节点。以“临清内陆港”为支点,在“港产城”一体化发展上狠下功夫,加快构建立足鲁西北、辐射冀鲁豫、对接省会经济圈、服务京津冀的国际陆港新枢纽、区域性综合物流中心、港航产业发展中心,实现陆港建设与城市产业发展和功能空间布局的良性互动与有机融合。
战略新兴产业园:在开发区与高铁片区交界地带布置战略新兴产业组团,积极引入、重点培育电子信息类战略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借助北侧有色金属产业园铜铝合金等新材料的集聚效应,积极拓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类别。支持光伏发展,加强现有企业的新能源利用,积极引入地热能、生物质能等绿色能源利用企业;以高性能合金材料、高档电子元件生产企业为引入重点,集中打造新型材料和装配式建筑构件研发制造集聚区。
高端纺织服装产业园:以临清三和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在新兴原料、新兴装备、技术进步、品种开发、营销策略等方面加大创新驱动的力度,将智能制造、互联网和产业加速融合,集群化发展面向客户定制的精细纺织与高端印染。烟店轴承产业园:轴承产业以山东省宇捷轴承制造有限公司、山东博特轴承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围绕特种轴承、专用轴承做大做强,发挥烟店轴承集散中心辐射作用,力争吸引一批高精尖轴承企业落户开发区。
5、临清市把“文旅兴市”作为一大发展战略,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原则,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推动古城升级、深挖文旅资源、发展全域旅游,让越来越多的人到临清“游运河、逛古城、品美食、听京剧”,为聊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蹚出一条临清路径。搭建“一城两带八区”全域旅游架构,形成类型丰富、各具特色的全域旅游新格局。2023年实施中洲古城元运河两岸风貌提升和业态植入,打造古城保护利用先行区,推动现有景区和乡村旅游提档升级;2024年完成中洲古城整体风貌提升、基础设施改造,运河文化游、古城休闲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基本成熟;2025年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026年力争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7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