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33岁的敬小超就在这样的砖瓦房里长大,而现在条件好了,家里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每次翻看手机里老宅的照片,他都感慨万千。
老宅:破旧砖瓦房,屋外大雨屋内小雨
今年33岁敬小超出生在四川南充市南部县大桥镇四面村,随着在重庆工作以及恋爱结婚,如今的他成为了半个重庆人,目前夫妻二人居住在渝中区万科锦程。
说起老家,敬小超不住激动心情,他说,7年前一家人逢年过节回去还是住在老宅里,而每次回去后,小时候的生活场景总会一幕幕浮现:“读书时,家里电灯亮得不稳定,我和妹妹做作业都是用的墨水瓶自制的煤油灯,而每逢下暴雨,老房子里就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场景,于是家里人便拿出许多盆接住漏下来的雨水,每年还要爬上屋顶翻瓦,不然来年遇到下大雨,屋内可就不止是下下雨了……”
新房:粉色小别墅,拥有KTV和家庭影院
“我家条件一直不太好,基本上只算能维持温饱,虽然那时生活和住宿条件都不太好,但在老房子里住着却冬暖夏凉。”敬小超说,住了几代人的老宅,在遇到2008年的地震后,老宅基本上已经成了危房,2013年底,父母在外打工以及他和妹妹也逐渐靠工作赚了一些钱,父母便回老家将老宅拆了重建,“新房由我和妹妹做室内外设计,父亲负责主体设计施工,妈妈则做一些辅助,那段时间一家人每天晚上都视频讨论,共筑我们美好的生活向往。”
记者从照片中看到,如今敬小超在老家的房子变身成了一栋两层楼的粉色小别墅,还是Hello kitty主题风。“一楼是英式古典风格,我父母住,二楼是是Kitty风,我一家和妹妹一家回家后住。”敬小超说,除了住房,他们还装了KTV和家庭式影院。
“无论生活怎样变,家乡永远是精神加油站”
当自身的生活条件好了之后,也想让周围的环境变好。2018年12月,敬小超和妻子莎莎回老家举办婚礼时,他提出了“爱在家乡,光明家乡”的想法,没想到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亲友、在外工作的老乡纷纷出钱出力,用短短2个月时间在家乡安装了24根路灯,现在每晚亮灯4个小时,晚饭后邻居们相约散步,相互串门,再也不用打电筒。
如今,敬小超夫妻二人也在重庆购置了两套房,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回老家住上一两天。但对于家乡,他说:“老家的老宅记录着我的童年,而新宅则记录着我们全家生活翻天覆地的改变,但它无论怎么变,都是我的精神‘加油站’,累了就回去看看,再回来又是活力满满的一个人,继续为更美好的生活而打拼。”
征集: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等你来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经济建设的飞跃,科技力量的崛起,生态环境的改善,文化事业的繁荣……这一切,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小康”,这是一个亿万人民耳熟能详的时代词语,早已融入了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润物无声地改变着的我们生活,它是一个个家庭梦想成真、笑颜绽放的鲜活故事。
从即日起,都市热报开展“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晒光阴”图片征集活动,聚焦个人、家庭、企业、校园、社区、乡村、县域等微观层面,聚焦老百姓身边生活的变化,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从普通家庭的新旧图片变迁反映大时代。无论是通过新旧图片来反映你家餐桌上菜品种类由简单到丰富的变化,还是你和家庭成员在二三十年间从穿着、交通工具、家用电器、办公场所等方面的新旧照片,亦或是用镜头讴歌美丽家乡日新月异的新风貌,都能够通过“晒光阴”这种形式展现小康带给大家的真切变化,形象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实惠。
如果你有反映小康带给我们变化的新旧照片想要和百万轨道族一起分享,扫描下方的二维码上传图片。
都市热报-厢遇记者 张春莲 受访者供图
编辑:张亚
校审:周圆
总值班:严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