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娟娟
入夏以来,人们惊喜地发现位于孝义市辽壁沟的兴安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安化工)赤泥堆场上面冒出一块“绿洲”。昔日寸草不生的赤泥堆场,现在树木成荫、芳草丰茂,天鹅戏水、喜鹊欢歌,麦苗青青,迎风见长,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近日,吕梁市铝行业协会一行人来到兴安化工进行走访活动。
兴安化工是2008年孝义市政府招商引进的一家大型氧化铝生产企业,总投资100多亿元,年产氧化铝300万吨,是国家工信部认证的绿色工厂、山西省百强企业、山西省智能制造示范企业。2021年上缴税金4.81亿元,居孝义市企业第三位。自投产以来,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771亿元,上缴税金近80亿元,为社会捐赠7476万元,给孝义市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赤泥堆场是氧化铝企业不可缺少的配套项目,为保证企业的安全运行,2008年兴安化工在距厂区11.5公里的辽壁沟投建了赤泥堆场项目,设计总库容6009.68万立方米,总投资5亿余元。
大多数人不知道赤泥是什么?但大家都知道铝。铝在我们生活中几乎无所不在,从铝制的锅碗瓢盆、易拉罐、铝合金门窗到飞机、游艇和汽车上的铝合金材料等到处都有它的身影。赤泥就是铝冶炼工业中产生的一种碱性工业固体废物工业,简单来说,铝土矿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分离出氧化铝和赤泥,氧化铝经过电解后生成金属铝,因赤泥中含有大量的Fe2O3呈现红色,习惯称为赤泥。目前平均每生产1吨的氧化铝,就会产生1~2吨赤泥。
相较其他固废,赤泥碱性高,成分复杂,综合利用难度大。截至目前,尚未有经济有效的大规模处置及综合利用技术,致使全球利用率不足10%。
大量的赤泥不能有效利用,只能堆存。吕梁铝协了解到,我国95%的赤泥采用露天堆存的方式处置,堆存占地面积达12万亩以上。较为常见的赤泥堆存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湿式堆存,将泥浆状的赤泥利用管道输送到堆存场地,沉降后的上清液到氧化铝厂回用;另一种是干式堆存,将赤泥洗涤、过滤后添加增塑剂,降低赤泥浆液的黏度后进行堆存处理。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氧化铝企业采用干法堆存处理,其处置成本约占氧化铝产品产值的5%。
赤泥会令民众因对它不了解而产生顾虑,即赤泥有没有放射性?有没有污染水源的重金属?
吕梁铝协调研数据显示,通常赤泥的pH值为10.29-11.83,氟化物含量4.89mg/L-8.6mg/L,按《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5058-85),因赤泥的pH值小于12.5,氟化物含量小于50mg/L,属于一般固体废弃物,而不是危险固体废弃物。但是,干式堆存的处置方式需要占用大量农田、土地,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赤泥除含碱量高外,还含有铝、铁等金属元素,堆存过程中如产生渗漏进入地下水、地表水等水体,可形成沉淀物、悬浮物、可溶物,造成重金属污染,水体的pH值上升等不良生态影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兴安化工多年来深入贯彻落实铝工业“绿色”发展理念,赤泥堆存采用皮带输送为主、汽车运输为辅的干式堆存方式,边堆存边复垦,为辽壁沟造平原、打梯田,在赤泥堆上植树、种草、种小麦、建池塘、搞养殖……截至目前有效库容200多万立方米,累计复垦投入4000余万元,完成复垦1032亩,正在复垦450亩,改变了赤泥堆寸草不生的“传说”,在赤泥库上造出了一片绿洲。
“本次走访受益匪浅,感触颇深,我们吕梁铝协将继续致力于服务全市铝企健康可持续发展,倡导氧化铝企业积极寻求赤泥综合利用有效途径的同时,加大力度做好赤泥堆场的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改善赤泥堆场生态环境,真正践行铝行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时代发展理念。”吕梁铝协会秘书长高永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