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深高铁开通一周年 沿线地区跑进珠三角1小时生活圈

频道:知识问答 日期: 浏览:0

读创/深圳商报驻穗记者 张莹 通讯员 蔡震

摄影:由迪 黄伟伟

12月10日,京港高铁赣州至深圳段(下称赣深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一周年。一年来,赣深高铁共开出列车9120对,接发旅客276.5万人次。赣深高铁缩短了沿线城市的时空距离,为沿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架起了地区文化、经济协同发展的新桥梁。

助力乡村振兴

赣深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规划网中京港高铁最南段部分,北起江西赣州,途径广东河源、惠州、东莞,南至深圳,正线全长436.37公里,线路设计时速350公里。

赣深高铁的开通,结束了河源没有高铁的历史,广东省实现了“市市通高铁”,为助力粤东北地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

摄影:由迪 黄伟伟

记者了解到,赣深高铁博罗北站位于博罗县麻陂镇,赣深高铁通车后,麻陂镇到深圳市只需40分钟左右,全面融入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地区“1小时生活圈”。麻陂镇利用交通优势,积极抢抓机遇,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功引进广东亿仕达节能门窗幕墙生产线、惠州骏民冷链深加工一体化、国泰溢联科技、伟德线路板增资扩产、甜玉米深加工等重点项目。据悉,这5宗项目总投资约11.9亿元,预计建成后提供就业岗位约3100个、年产值约14亿元、总年创税收约7950万元,高铁带来的交通优势体现的淋漓尽致。

此外,赣深高铁沿线许多特色农产品也搭上高铁的“快车道”变身“金饽饽”,被更多的人熟知、喜爱和购买,完成从“田间”到“舌尖”的快速转变,让村民收益更丰厚。高铁助推整个区域的乡村振兴驶上“快车道”。

促进产业融合

在与赣深高铁仲恺站“一路之隔”的广东潼湖生态智慧区核心地段的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记者看到约有130多个塔吊在上上下下地运送着建筑材料,一座迅速崛起的生态智慧产业新城已现雏形。

据悉,赣深高铁开通后,河源尽享连接粤赣两省“黄金通道”交通红利,已吸引卓翼科技、华冠科技等电子信息企业落户。预计到2025年,河源国家高新区手机整机产量可达2.2亿台。

赣深高铁让高速流动的人流、物流,与沿线各地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格局,丰富的资源使沿线发展更有活力,为沿线城市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沿线人民群众的收入。赣深高铁开通一年来,广大沿线人民群众钱包鼓了、生活富裕了,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人才双向奔赴

交通距离的缩短,让跨越赣粤的高科技企业的营运总部与生产工厂之间的联系更便捷、生产营运的腹地纵深更辽阔。赣深高铁开通完善了粤赣两地的铁路交通网络,推动了沿线城市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让沿线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商贸往来更加密切。

赣深高铁进一步增强沿线城市的通达性,城市旅客可通过高铁到达各地,将极大方便各地商务和旅游,促进产业、人才深度融合。“去年赣深高铁开通后不久,我在赣州所供职的公司也开始拓展了深圳这边的业务,现在每个月至少要过来深圳一趟,高铁方便得很”,从事多年模具设计的王琨对赣深高铁的便利感触很深。

高铁不仅实现了交通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更对沿线的工业、农业、服务业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各地的人才也在生产要素的流通中深化了交流,周边产业、人才更进一步聚集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审读:王叶林

高端门窗

高档断桥铝门窗

高档隔音降噪门窗

高档隔音门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