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赣州赣县区:抓牢项目“牛鼻子”加快重点项目建设2、赣州经开区公安禁毒大队民警自筹资金,为贫困户更换铝合金窗户3、脱贫梦想照进现实——赣州经开区凤岗镇脱贫攻坚记事
赣州赣县区:抓牢项目“牛鼻子”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连日来,在赣州市赣县区城乡各地,各重点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繁忙,工人们铆足干劲,全力以赴抢工期、抓进度,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快“跑”。
8月9日,走进赣县区储潭镇幸福村安居工程建设现场,工人们有序在各个作业点上作业。项目负责人李君伟介绍:“正在推进外墙涂料、内墙粉刷、铝合金门窗安装施工,现在每天保持50余人施工,已完成整个工程量的65%,项目预计2023年12月底竣工并交付使用。”
据悉,赣县区储潭镇幸福村特殊用地安居工程项目位于储潭镇幸福村委会东侧、狮子岩大道北侧,项目总投资6812.36万元,占地面积20.5亩,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含7个单体建筑及室外配套,包括建筑工程、装饰工程、安装工程、园林绿化工程、室外配套安装工程,项目建设后,可满足112户迁改户入住。
同样建设繁忙的,还有赣县区第八中学、第八小学项目建设现场,20多台工程机械、重型卡车来回穿梭,正在进行挖土、运土作业,现场机声隆隆,热浪滚滚。
据项目负责人赖龙昆介绍,赣县区第八中学、第八小学项目总投资约3.5亿元,位于赣县区梅林镇狮子岩大道以南、梅储公路以西,占地面积88.8亩,总建筑面积38549米,主要建设教学楼、宿舍楼、游泳馆、风雨室内球场、报告厅、运动场及市政配套等内容。
今年以来,赣县区牢牢抓住项目建设“牛鼻子”,抢抓建材价格较低、融资成本下降、天气晴好等有利时机,密切跟踪预算内投资、专项债、政策性金融工具等政策投向,高起点谋划储备区第六人民医院二期康复中心、东部新城高中、担水桥社区棚改安置房、滨贡路市政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强化党建引领,大力开展项目建设攻坚行动,党员干部全部下沉一线,集中精力破解要素保障节点难点问题,层层分解任务,明确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中科院赣江院幼儿园、区第三人民医院、城南东区棚户区安置房等一批省、市重点项目加速推进,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何邦春)
赣州经开区公安禁毒大队民警自筹资金,为贫困户更换铝合金窗户
近日,赣州经开区禁毒大队民警来到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江乡斜角村贫困户陈某家中,为其免费更换铝合金窗户。
陈某是村里的低保户,年近70岁,唯一的儿子常年卧病在床,丧失劳动力,陈某一家居住的房屋,窗户为木质框架结构,在雨水的侵蚀下,已变形开裂,无法正常关闭,玻璃也破碎了几块,存在安全隐患。
禁毒大队民警通过走访了解到陈某家中情况后,自筹资金420元,定制了铝合金窗户,送到陈某家中,经过一小时的忙碌,为贫困户陈某换上了新窗户,切实改善了陈某家中的居住条件。
脱贫梦想照进现实——赣州经开区凤岗镇脱贫攻坚记事
日前,笔者来到赣州经开区凤岗镇长田村采访,村“两委”干部、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已在崭新的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办公。“对照贫困村退出‘九大体系’,瞄准公共服务建设短板,凤岗镇在这里打造了村级卫生和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及休闲广场。”凤岗镇副镇长刘广森介绍说,该项目是长田村整村推进项目之一,配套建设休闲文化广场、标准篮球场、周边休闲设施和停车位等,将满足全村1620名村民的休闲、文化、医疗等公共服务需要。
长田村是“十三五”省级贫困村,计划2018年实现整村退出。为积极改善该村的基础设施,今年以来,凤岗镇通过扶贫整村推进,积极建设完成了11个整村推进项目,并完成了双丰、石龙等两个新农村建设点和社背组的通户路硬化工程共5.5公里。
长田村罗坑组肉牛养殖基地,贫困户朱爱华在忙着喂牛,“基地就在家附近,我每天过来给牛喂草和饲料,还能照顾到家里,今年我养了3头牛,年底实现脱贫应该没问题。”朱爱华高兴地说。据了解,为落实省委统战部“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华坚国际鞋城有限公司与长田村建立了5年结对帮扶关系,开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和公益扶贫。2016年,该公司投资40多万元,在罗坑组建成占地670平方米的肉牛养殖基地,免费为村里的11户贫困户提供牛犊40头,平均每户养3头至4头,可促进贫困户年均增收1.5万元至2万元。
“我在这里上班,一个月能拿到4000多元的工资。”位于长田村的赣州拉尔合门窗有限公司内,村民王喜云边组装窗户边告诉记者。王喜云从小患有腿疾,行走不便,生活一直很贫困。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他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赣州拉尔合门窗有限公司由长田村党员、创业致富能手黄庆海创办,主要以生产销售、施工安装建筑玻璃幕墙、铝合金门窗为经营业务。凤岗镇通过座谈会、调查问卷、入户走访的形式,向该公司宣讲就业扶贫政策,与贫困户及村民代表开展互动,了解贫困户的生产生活和就业意愿,并主动与赣州经开区精准办和党群工作部对接,争取就业扶贫政策支持。今年1月,凤岗镇在该公司正式建立了首个就业扶贫车间,目前,有6名贫困户在这里长期务工,每人每月工资有4000元左右。“建立扶贫车间,既发展了产业,又解决了本村贫困人口就业问题。”刘广森说。
自区划调整以来,凤岗镇严格遵照相关管理制度,主动对接赣州经开区各项扶贫政策。在就业扶贫方面,依托赣州经开区得天独厚的就业平台,定期组织贫困户参加招聘大会,让贫困户从家具等手工制造业逐步过渡到技术产业,鼓励他们入园务工或到就业扶贫车间上班。目前,该镇60%以上的贫困劳动力在赣州经开区或周边找到了稳定工作,有了固定的收入。在旅游扶贫方面,产业引领发展“凤岗北”。凤岗镇深入贯彻发展全域旅游事业和现代农业的决策部署,依托凤岗北部生态优势,引进“五彩城”开发项目,发展凤岗北部经济,带动贫困户逐步增收。(裴红燕 赖婕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