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清镇:科技赋能助推铝精深加工产业提质增效2、贵州贵材:助推铝产业延链补链 彰显民营企业力量3、资源就地变产品清镇市加速构建和完善铝及铝加工产业生态圈
清镇:科技赋能助推铝精深加工产业提质增效
毗邻贵黔高速公路的王庄铝精深加工产业园,是清镇市铝及铝加工产业发展布局的核心区域,作为清镇市高端铝基新材料、装配式建筑及换电站生产项目的运营方——贵阳龙墅轻合金科技有限公司坐落于此。
贵阳龙墅高端铝基新材料项目厂房。
该项目是清镇市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之一,总投资5.9亿元,分三期实施,主要生产应用于军工、航空航天、汽车轻量化核心零部件、高端电子产品等的纳米级轻合金产品。项目于2022年10月开工建设,得益于成熟的配套和清镇经开区管委会的关心和呵护,高效解决项目建设难点堵点问题。今年7月,该项目一期生产线正式投产。
近日,在贵阳龙墅高端铝基新材料项目一期生产车间,伴随机器轰鸣,3台大型铝挤压机正在以每小时9吨的生产效率高效有序地对铝基新材料进行挤压,工人们对挤压好的产品一一分检、包装、入库……忙碌而有序地赶制这个月要发往广州和重庆的两笔大订单。
按订单分类好的成品。
贵阳龙墅轻合金科技有限公司立足资源优势,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绿色、低碳、清洁、可持续的一体化产业模式,将高科技、智能化、绿色化贯穿在厂房建设、生产设施配备、产品质控等各个方面。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把航空合金新材料作为厂房设计主体,并在房顶、墙面应用太阳能光伏薄膜发电,通过储能技术将光伏发电进行储存,工厂可以高效持续地应用清洁能源。在生产过程中,凭借高标准专业化生产和掌握国内先进的铝型材模具设计加工、型材挤压、氧化、电泳、喷涂等生产工艺技术,使得该企业生产的铝型材产品具备低碳环保、绿色可持续、可回收、无固废垃圾等优势,在市场上广受欢迎,产品远销国内外。
“我们生产的高端铝基轻合金材料、零碳智能工厂、文旅装配式产品,主要销往江浙沪、云贵川,覆盖韩国、越南、印尼等地方,现在每个月能收到3000吨左右的订单量。”贵阳龙墅轻合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耿国庆说。
工作人员对挤压好的材料进行检查。
“一方面是清镇的招商引资力度较大,在优惠政策、资金扶持、产业配套等方面有一定优势,另一方面上游铝原材供应商也在这里,在原材料购买、运费等方面大大降低了成本。”谈及企业为何选择到清镇发展,耿国庆坦率地说,一期项目自投产以来,产量逐月提升,这极大鼓舞了企业的投资信心。就当前的订单量而言,仍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企业将进一步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力争年底前实现每月生产3500吨的产量目标。
近年来,随着上游氧化铝、电解铝项目的投产,诸多下游铝加工企业项目纷纷落地清镇,凭借先进的生产设备、技术以及创新的发展理念,不断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清镇铝精深加工产业赋能。
“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主阵地,经开区聚焦主责主业,以新发展理念统领招商引资工作,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大突破;抓住关键、优化服务,实现营商环境大优化;强化措施、提高质效,实现经济发展大提升。”清镇经开区产业发展部副部长胡炜表示,下一步工作中,清镇经开区管委会将坚定不移强工业,全力以赴抓项目,按照“五资”联动扩大有效投资、“五优”联动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聚焦“工业六抓”,奋力推动铝产业发展不断提质增效。(图/文 杨燕华、彭克贵)
贵州贵材:助推铝产业延链补链 彰显民营企业力量
近日,贵州贵材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其卓越的业绩和创新能力,跻身贵阳贵安2022年度铝及铝加工产业10强,再次彰显了民营企业在推动“强省会”行动和工业倍增行动中的重要作用。
在位于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贵州贵材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经过锻造、挤压、硬质实效等多道智能化工序后,一批批包装完备的铝型材产品整齐摆放在仓库指定备货区准备发货。
贵州贵材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部副部长 吴火: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批货就是南方电网在我们贵材公司定制的一批幕墙系列的铝型材,我们公司生产的产品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定制厚度、尺度,生产周期相对于市面上要缩短4到5天左右。
近年来,贵州贵材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围绕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抢抓工业互联网和数字化转型战略机遇,构建起了贵材智慧工厂大数据智造云平台,积极推动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着力提升产品发展效益,进一步延链补链。
贵州贵材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衍雷:随着贵阳贵安不断加强对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等产业集群的招商引资和重点打造,也让我们企业找到了下游市场,我们将不断扩大生产,通过行业基地的建设,我们将对贵阳贵安的新能源产业链进行全方位的配套,帮助企业提高产值、扩大订单、提高品牌影响力。
作为一家集铝合金建筑和工业型材、新能源汽车铝制件和铝基新材料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等多维一体化的大型综合性企业,公司现已拥有1400多个销售网点,销售网络遍布全国,成为了西南地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大型铝合金型材生产企业之一。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产值近6亿元。
贵州贵材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衍雷:我们也想通过对科技技术的储备以及核心技术的研究,通过一些技术铺底,提高我们企业在本地区的属地化转换,将我们的产值、税收以及优质的产品在本地形成一个经济链的闭环。
通过多年发展,公司先后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拥有知识产权数十项,实现了先进科技成果的转换,有效推动贵阳贵安铝产业向产品高端化、技术高端化迈进。
贵州贵材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衍雷:我们企业在2023年预计完成全年产值9亿元,我们也力争要在未来的五年将企业的产值从现有的9亿元提升至45亿元,为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作出我们企业最大的贡献。
来源:知知贵阳
记者:李彦君 罗晶
资源就地变产品清镇市加速构建和完善铝及铝加工产业生态圈
清镇市北部蕴藏着丰富的铝土矿(占全省60%以上、全国10.5%),是当地独特的资源禀赋。近几年,清镇市在铝及铝加工产业上持续发力,将其明确为工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加速推动,构筑起“铝资源直供——铝合金生产——铝精深加工——再生铝回收利用”高质量绿色循环产业链,布局打造“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圈”。招商落地投产一个又一个产业项目,深入挖掘产业链全环节附加值,源源不断出产的铝土矿就地加工成各种工业产品销往全国和世界各地,并建成王庄铝精深加工产业园,工业经济迎来蓬勃发展大好局面。
近日,记者对清镇市铝及铝加工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采访。
贵州华仁新材料有限公司一角。
从矿产到材料
做强产业基础环节
铝土矿从清镇市出产以后,首先进入矿区附近的贵州华锦铝业有限公司、贵州广铝氧化铝有限公司等企业,以拜耳法等先进工艺改造成氧化铝产品,随后运输到王庄铝精深加工产业园,开启“蝶变”之旅。
氧化铝进入王庄铝精深加工产业园的第一站,是我省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电解铝企业贵州华仁新材料有限公司。在这里,氧化铝经过电解后变成较为纯净的铝液和铝锭等基础产品。如今的华仁公司,在铝精深加工整体复苏的带动下,正在加足马力抓生产。
去年,由于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华仁公司高达80%的电解槽停产,仅修复电解槽的费用就高达7亿多元,发展遇到难题。在贵阳市、清镇市的大力支持下,银行向华仁公司提供了10多亿元的金融贷款,为其解困。今年开春以后,华仁公司全力以赴复工复产,逐步恢复停产受损的电解槽,还新拿到10万吨的产能指标,产能迅速回升。与此同时,受益于贵州的火电、水电、光伏等能源电力行业发展迅猛,以及全国新能源汽车、高铁等行业材料需求大涨并传导至中上游企业,华仁公司的成本和销售两端均迎来利好,生产经营大幅回暖,产能突破50万吨,达历史新高。“生产经营各个环节都理顺了,彻底稳住了阵脚,我们对今后的发展信心十足。”贵州华仁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冀平说。
以前,清镇本土的铝精深加工企业寥寥无几,华仁公司的产品大部分只能销往广东等沿海地区,未能获得产业链下游的利润和附加值。今年以来,王庄铝精深加工产业园的多家铝精深加工企业先后投产,大大提升了铝的本土利用率。9月,华仁公司就实现了铝液的全部本土化供应,向园区内9家企业直供铝液,每天供应大约1400吨。
贵州前标铝业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操控生产设备。
从材料到产品
精深加工全面开花
华仁公司的产品是铝液和铝锭,是铝及铝加工产业上游的基础材料。这些材料进入中下游多家企业后,通过各种定制化的工艺才能制造成最终成品。
清镇市年产6万吨热轧铝合金板材建设项目,占地76亩,属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发展项目,由贵州前标铝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利用华仁公司直供的铝液生产扁锭和热轧卷材。其扁锭车间于今年5月投产,热轧车间已经建好厂房即将安装设备,年底之前将全面投产。贵州前标铝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新年表示,毗邻原材料供应方,生产和运输成本大幅降低,这也是该公司将项目选址于王庄的关键原因。
年产3万吨超薄及动力电池铝箔项目,占地116.5亩,由贵州贵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计划建设5条生产线,建成后可年产3万吨铝箔,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包装、热传输等领域。首条生产线已经建成,9月10日实现带料生产,9月28日便下线了首批电池箔产品。第2条生产线已调试完成,第3条生产线正在加速安装……该铝箔事业部副总经理丁翔介绍,该公司的铝箔产品供不应求,除了供应宁德时代、比亚迪之外,还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
年产一亿平方米绿色印刷版项目,由贵州靖帆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占地160亩,计划新建8条全智能化高速生产线,主要生产高精度绿色CTP数码印版。目前,该项目已有2条生产线投产,每个月可生产200万平方米数码印版,还有2条正在安装设备,年底前也将投产。贵州靖帆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斌介绍,公司产品主要销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因此该公司将全力加快其余项目建设。
“目前清镇市铝及铝加工生产规上企业已增至35家,基础铝材经过挤压、压延、铸造、拉拔等越来越多的工艺,就地转化为各种铝制产品,留住了更多的产业附加值,清镇市铝及铝加工企业产值由2018年的113.7亿元增至2022年的180.65亿元,今年还将更上一层楼。”清镇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说。
从固废到宝贝
资源走向绿色循环
今年5月5日、6月25日、6月29日,这三个日期对于贵州贵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再生铝事业部生产部经理杨通信来说印象深刻,因为这是该事业部新建项目三条生产线的投产日期。
年产15万吨再生铝项目,由贵州贵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于2021年底在清镇王庄铝精深加工产业园开工建设,包括铝锭、铝棒、铝液三条生产线,总投资4.6亿元,占地117亩。现在,三条生产线火热运转,废弃的铝箔纸、易拉罐、车轮毂以及铝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边角料,经过分选、除杂、粉碎等处理后,在熔炉重新锻造,成为全新的铝合金原材料,重新进入铝精深加工产业的生产环节。
再生铝产业对缓解国家资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据统计,年产15万吨再生铝项目每年可消耗17万吨铝制固废。年产15万吨再生铝项目作为清镇市铝及铝加工延链、补链、强链的重要项目,助推清镇铝工业园区形成了绿色循环的铝产业链闭环。
再生铝项目只是清镇市推动铝及铝加工产业的走向绿色化的一个缩影。当下,清镇市正推动广铝、华锦铝业等开展赤泥综合利用探索,实施好塘寨电厂脱硫石膏生产建材和以发电余热为主要能源的热力综合利用园区建设;加大对企业开展低品位或高硫矿利用、工业固废处理、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支持龙头企业与高职院校开展合作,强化绿色核心技术攻关、促进技术成果转化推广;严格实行产业准入管理,对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一律不准落地。
以铝为工业发展突破口,清镇市铝及铝加工“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圈”的发展愿景正变成现实。
记者 许发顺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