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摆正一件牲口的围脖。省天顺 摄
德令哈市八一路的两侧,正在进行旧城改造,在一片废墟和围墙的旁边立着一个用几根老木支起的大门,其顶上的几个大字格外醒目——德令哈福祥多民族农耕文化私人博物馆。
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几辆老式东方红拖拉机格外惹眼。在它的前方靠近墙的地方是一些用石头雕刻的物件,左侧靠近庭院的地方,记者被一个较大的还未组装的水磨轮吸引住了。“馆主”马福祥介绍,这个水磨是他从甘肃漳县“淘”过来的,光是一路的运费就花掉了9000块钱。
马福祥是一位热爱收藏的回族汉子。24年前,德令哈市政府组织他到外地学习考察,他看到有人将一些年代久远的生活用品收集到自家的小院内展示,于是便萌发了创建一个“自家陈列馆”的念头。
跟随马福祥进入一个不大的庭院,依然摆满了各式老旧物件,有些稍大的农具都被他细心地用布料盖住,防止风吹日晒,但露在外面的木制车轮,依然展示了它们的弥足珍贵。二牛抬杠、独轮车等各类农具,以及酒缸、房屋门窗、大户人家的平顶床等生活设施应有尽有,营造出了浓厚的农耕文化氛围。
眼前是一幢三层小楼,本以为是马福祥一家生活和居住的场所,怎料到真正的古物宝贝展示从这里刚刚开始。屋内摆放的各式物件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物件之丰富,年代之久远,让人感慨。
“有一段时间,来参观的人很多,我心里非常高兴,我觉得这就是我收藏它们的价值。”只要来一个参观者,无论是什么身份,马福祥都会带着他免费参观,并且不厌其烦地介绍各种藏品的来历、意义。
24年以来,马福祥“寻宝”的足迹到达了河南、山东、甘肃等省外各地,也时常在本省海东地区“出没”,更在海西区域四处穿梭,柴达木盆地的山山水水、沟沟壑壑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身影。有时,为了一件钟爱的“宝贝”,他会连续五六次出现在一个村里,跟人反复协商,最终取得宝物归。
马福祥的三层楼房,每层大小四五间房,就连走廊里、楼梯上、窗台上,都密密麻麻地摆放着各类藏品。据他介绍,博物馆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大概有10万件之多,时间跨度接近200年,涉及内容包括少数民族金属锻造、手工编织、农业耕种、牧业养殖等生活技能,尤其是解放初期的一些农垦、军垦遗物,成为了人们了解当时的活教材。藏品大多反映了各地农牧区生产生活的情景,不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物件,摆放在二层的房间和楼道里,还有那个年代特有的缝纫机、电影放映机、织布机、缠线车、照相机、粮仓、牛皮箱等,如此多的物件让这个三层的楼房显得非常狭窄,很多藏品不得不堆积在一起,显然,数量庞大的物件已经远远超出了马福祥最初的设想,扩大展厅面积成为摆在他面前迫在眉睫的问题。
“下一步,我将要把这些众多的藏品进行分门别类,恢复那个年代一幕幕生产生活的真正场景,把这里打造成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让人们了解正在远去和消失的农耕文化。”马福祥对博物馆的未来充满希望。
据了解,德令哈福祥多民族农耕文化私人博物馆建成于2012年,是本地市民马福祥个人出资在自家住宅地上修建完成的,并于2015年成功注册。它的建成,开启了海西州私人建馆的先河,填补了具有柴达木盆地鲜明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空白,旅游文化深度融合,让我们在这里找到了清晰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