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酣战商用车金融
资本酣战商用车金融 2021-06-21 09:45:40 近年来,由于乘用车金融市场竞争激烈,许多汽车金融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已经开始试水商用车金融。不过,相较于重卡等专业性较高的领域,多数从乘用车转型过来的汽车金融公司主要抢占的是轻卡、轻客市场。
一位经销商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由于商用车金融没有明确的定价,因此该市场存在高融高贷的情况。按照国家规定,金融机构只能按照车价的80%放款,但是商用车领域会将车的底盘和车厢分开计价,放款金额达到130%。
新皓租赁副总经理谢胜立对记者表示,轻卡、轻客与乘用车的价位接近,受众有一定的相近性。但这一市场与乘用车市场仍有区别,不能单纯照搬乘用车金融的经营方式。随着商用车金融竞争环境激烈,未来该市场将进入快则1~2年、长则2~3年的调整期。
乘用车市场竞争激烈
近年来,监管部门对个人汽车融资租赁回租业务的监管逐步收紧。与此同时,汽车消费分期业务也已经打起了价格战。
车咖院创始人兼CEO黄成伟表示,根据2020年5月的《汽车贷款管理办法》,汽车贷款只能是车辆成交价格,不能包含各种税费,同时贷款额也不能超过车辆成交价格的80%。这意味着,保险和购置税要和首付一起付清。这几年,汽车贷款为了和融资租赁竞争,盲目降低首付比例,将保险、购置税等费用放进后期贷款里面,使得首付比例保持在20%左右,后期贷款比例相对提高。按照新规定执行,如果消费者申请汽车贷款,就意味着要在原本支付20%首付款的基础上再增加1万~2万元的保险和购置税费用,如果车价是10万元左右,相当于首付要一次性付出车价的40%左右。
记者注意到,诸如丰田汽车金融等汽车金融公司已经将收费项目进行公示。长城滨银汽车金融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铁强曾公开表示,整个汽车金融市场的年化利率已经由12%下降到8%以下。
在政策限制和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一些原先经营乘用车金融业务的公司开始试水商用车金融。
记者注意到,除了瑞福德汽车金融、奇瑞徽银汽车金融等较早试水商用车金融领域外,易鑫、汇通租赁等融资租赁公司也开始试水商用车领域。
据黄成伟透露,今年以来许多原先经营乘用车金融业务的企业向其咨询试水商用车领域的可行性问题。多位业内人士也向记者证实,目前经营乘用车金融业务的公司,几乎都在尝试商用车金融。
全球租赁业竞争论坛发布的《2021中国汽车金融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4~12月,我国乘用车产销连续9个月负增长;截至2020年末,商用车连续五年增长,重卡再破新纪录,年销量162万辆。
《报告》称,重卡的特点是单车价值较高,且购车性质以经营为主。目前,金融渗透率高达80%。轻卡、轻客主要集中在城际物流和城市配送领域,用户的金融渗透率仅有40%。随着细分市场客户集中化发展和轻卡规范运营等趋势,预计轻卡的金融渗透率到2025年将达到50%以上。
谢胜立对记者表示,由于重卡领域对专业度要求较高,原先经营乘用车金融业务的企业对重卡的场景以及生命周期了解不够,因此很难进入这一领域。目前试水商用车金融的公司多数集中在轻卡、轻客领域,该领域与乘用车金融有相似之处,目前尚存较大发展空间。
谢胜立进一步解释道,一辆普通轻型货车的价值在10万~15万元左右,与乘用车的价格接近,由于融资额相对较低,因此,汽车金融公司可以使用在乘用车金融领域中已经相对成熟的大数据风控来控制风险。
仍需警惕高融高贷风险
乘用车金融市场红海竞争,许多金融公司都想从商用车金融领域分一杯羹。而乘用车金融企业进入商用车市场,也加剧了该领域的竞争。后疫情时期,商用车金融已经进入红海市场。
自2018年开始,各类资方大规模进入商用车金融市场,市场竞争逐渐充分。主机厂为了促销推出贴息政策,拉低了行业收益水平;收益率从几年前的13%~15%,下滑至9.5%~10.5%,经销商担保的厂商模式为7.5%~8.5%,贴息后终端收益率为6.5%左右。谢胜立介绍道。
此外,谢胜立指出,市场呈现竞争激烈,低首付、高融叠加,次级客户享受了优质客户待遇,行业低潮阵痛期可能要到来。
一位汽车经销商告诉记者,商用车领域定价并不明确,有时车商标注的车价仅是车辆底盘的价格,车厢价格另外计算。按照国家规定,金融机构只能按照车价的80%放款,但商用车领域车厢是没有明码标价的,因此放款只按底盘计价,放款金额可以达到130%。
谢胜立表示,低首付、高融高贷的情况下,如果客户能按时还款,那汽车金融公司可以多盈利,如果车主出现经营风险导致逾期,那对于汽车金融公司伤害很大。尤其是在高融高贷成为行业的普遍现象的情况下,商用车金融未来的风险是较大的。
上述经销商告诉记者,去年疫情期间,国内冷链运输行业发展较快,一时之前许多人购买了物流车辆做起了冰鲜运输生意,不过,随着疫情转好,冰鲜运输成本较高,该业务热度随之下降,一些车主没有了生意已经出现还不上钱的情况,一些企业面临车主逾期的情况。
在谢胜立看来,即使是做轻卡、轻客的商用车金融,也不能照搬乘用车金融的业务模式,仅靠大数据风控并不能完全控制风险,汽车金融公司应多深入商用车场景,了解客户的经营轨迹以此来更好的控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