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宽松政策回来了非美元货币抵御“被升值”
量化宽松政策回来了非美元货币抵御“被升值” 更新时间:2010-10-15 7:00:28 10月13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自上日的6.6775回升至6.6693,再创汇改以来新高。
与人民币升值相关的是,当日公布的第三季度新增外汇储备亦创下单季纪录新高。中国人民银行10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末,外汇储备余额为2.648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6.5%;三季度新增外汇储备1940亿美元,远高于二季度的72亿美元。
“新增外汇储备大增有超过一半应该是美元贬值造成的非美资产价值重估造成的,还有一半可能是短期资本流入以及贸易和资本项目下的顺差。”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斌表示。
美元跌势则仍未尽。美联储10月12日公布的9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决策者认为“不久后”进一步放松政策可能是合适的。“这预示着美联储很快会重启量化宽松政策,这种预期将持续压制美元,非美货币则将继续走高。”一外资银行交易员表示。
单季新增外储创新高
人民币汇率自6月重启汇改以来弹性增强,但在弱美元加剧以及外部施压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自9月初以来加速走高,兑美元9月单月累计上涨1.74%,此前两月累计涨幅还不到1%。截至10月13日收盘,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价自汇改重启以来累计涨幅已超过2%。
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加了境外资本流入的吸引力,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外汇储备的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三季度新增外汇储备达到1940亿美元,但月份之间的变动仍然很大,其中7月份增加845亿美元,8月份仅增加90亿美元,9月份则增加1005亿美元。
仔细分析数据或可以看出,新增外汇储备的月度变动与人民币汇率的月度变动呈现出高度相关性。7月份人民币中间价在宽幅震荡中走高,但到8月9日升至6.7685的汇改以来新高后有所回落,并逐渐接近汇改重启前的价格。在涨势一度停滞后,人民币汇率进入9月后才开始迭创新高。
央行同日公布,中国金融机构9月外汇占款新增2896亿元人民币,创八个月以来的新高。9月新增外汇占款已是连续第三个月反弹,且自8月起新增外汇占款大于当月外贸顺差及外商直接投资之和,显示出“热钱”在连续数月的外流后有再度重返中国市场的迹象。
央行公布的数据还显示,前三季度外币贷款增加432亿美元,其中9月份环比大增300%。分析人士认为,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加强的影响下,境内主体再度加大了增持美元负债的动力,这反过来又成为人民币新的升值压力。
中国海关10月13日还公布,中国9月贸易顺差约为168.8亿美元,低于8月份的200亿美元。尽管该数据为五个月以来最低,但人民币汇价并未受影响,盘中跟随中间价的高位上涨。
“由于贸易顺差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很强,因此仅从一个月的数据很难说就会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至少在韩国主持召开G20会议前,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都不会减轻。”张斌表示。
直接干预正反面
不管是非美资产价值重估还是吸引资本流入的人民币升值预期,都与美元贬值息息相关。美联储9月会议纪要公布后,美元指数10月12日在纽约市场大幅走低,13日继续下跌。
“美联储似乎比较热衷于继续扩大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令美元先前的反弹成果丧失殆尽。但美联储更明白,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只能给更大更难以控制的金融危机埋下伏笔,所以美国会否冒险继续扩大量化宽松还是个未知数。”中国银行一外汇交易员表示。
美元贬值已令众多非美货币陷入“被升值”的困境。以亚洲为例,日元兑美元升势如虹,几度接近15年新高,尽管日本央行已经入市干预,但目前仍然在15年新高附近徘徊;泰铢兑美元今年以来亦升值11%,触及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新高,升幅仅次于日元。
为减轻本币升值的压力,多个国家已经出手。日本央行六年来首次直接入市干预;韩国央行近期亦频繁在市场上进行干预。其它国家如印度已经明确表示有必要时会进行干预。
“直接干预的做法可能会适得其反。这些国家主要担心资产价格的问题,与此相关的就是货币升值预期。但由于政府干预可能会让市场预期货币还有进一步升值的空间,从而令问题恶化,因此很难判断政府干预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哪个更大。”张斌表示。
直接干预之外,另外一些国家则在采取措施抑制资本流入,以放慢本币升值的速度。10月12日,泰国政府宣布,对外资投资债券所获资本得利和利息收益征收15%的预扣税,13日起生效。一周前,巴西亦将对外资投资其公债和其他金融工具征收的税率调高一倍至4%。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10月12日也表示,将继续保持对“热钱”流动的高压打击态势,有针对性堵塞监管漏洞,充分发挥跨部门的监管合力,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外汇交易活动。
“各个国家的外汇管理、汇率形成的机制已经形成一定的格局,短期内要彻底改变很难,所以目前的这种临时性措施或许能减缓本币升值的速度,但很难改变趋势。”张斌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