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昂:沪指数有望升至7500点
里昂:沪指数有望升至7500点 更新时间:2010-9-15 6:08:03 此信息共有3页[第1页][第2页][第3页] 导 读: 桂浩明:从战略高度认识七大产业振兴规划 左晓蕾:提请高度关注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 郁慕湛:银行最大隐患是风险责任制缺失 唐 盛:别再拿2700点说事儿 陈 玮:现在的PE像6000点的股市 成思危:房价下跌40%不可能 至多降25% 花 荣:节前选择性空仓 张晓强:中国再也不当两高一资世界工厂 皮海洲:请不要再派官员赴任中体产业了 克鲁格曼:中国购买美债是在害美国 里昂证券:沪指数有望升至7500点
桂浩明:从战略高度认识七大产业振兴规划 自2009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多个行业振兴规划,对于相关行业的发展乃至股市中相关板块的活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不过,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行业振兴规划,主要还是着眼于当时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行业发展陷入困境,因此需要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来促使其复苏。当然,振兴规划本身也是面向未来的,也确实提出了行业的长期发展问题,但主要还是基于行业本身而言的,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点。 但是,这次出台的包括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产业、新兴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这七大产业的振兴规划,则显然不同于以前所公布的行业振兴规划,这不仅是因为规划本身是跨越行业的,更在于是立足于发展新兴产业而不再是拯救传统产业,同时振兴规划本身是举全国之力,并且有着大量的政府新增投入及配套的税收等各种优惠。所以,它的意义远远超越前年所颁布的各行业振兴规划,有人将其与当年的4万亿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等同起来,应该说是有道理的。实际上,当初4万亿刺激计划的出台是为了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保证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较多的还是着眼于当前;而现在七大产业的振兴规划,则是为了让国家赶上世界科技革命的步伐,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添后劲,更多的是着眼于未来。因此,投资者不能仅仅是很功利地来认识与理解这次国家的七大振兴产业规划,而是要有战略眼光。 所谓的战略眼光是指这样两个方面,一是鉴于国家对七大新兴行业的支持是长期的,因此对归属相关产业的股票投资,也应该是要有长线的安排,不能只是把它当作一个短线题材。事实上,这七大新兴产业涵盖面非常广,实际涉及的领域也很多,的确是会有很多短线炒作的题材,但更多的是提供了一个中长线的投资机会。因此用过于短线的思维来看待这些振兴规划是不行的,以此来指导投资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收益。二是既然是在一个战略高度来认识七大新兴产业,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需要更多地关注对产业具有全局作用和关键影响力的部分,譬如新能源汽车,其核心就是新能源发动机,其中最为关键的则是新型动力电池。在这里,投资的重点应该是在新型动力电池上,而不是作为最终产品的新能源汽车上。这就是说,投资七大新兴产业,关键点是相关的核心技术与核心材料。只有这方面的文章做大做好了,才有机会有效地推进产业的发展。现在市场上出现对有关锂矿及锂加工、锂电池生产概念股票的炒作行情,虽然其中确实有过度投机的一面,但也必须承认,其中也包含了某些合理的因素。毕竟,对新能源汽车来说,锂可能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关节点。 此外,站在战略高度审视七大新兴产业,在投资理念上也需要作必要的调整。应该说,这些新兴产业有着远大的发展前景,未来也一定会给投资者带来很好的收益。但是,它们毕竟现在还只是处于发展的初期,还需要国家的政策扶持及企业的大量投入。与成熟的传统产业相比,它们的业绩可能是比较差的,表现在股市上,就是市盈率会比较高。对于这样的品种,机械地以价值投资的理念来分析,恐怕是看不到其投资价值的。但是,如果更多地从成长性的角度来看待它们,则一定会有不同的认识。显然,引入成长性理念是投资新兴产业的一个重要基础。而怎样前瞻性地发现产业的成长性,将长期投资与短线题材炒作区分开来,则是现在每个投资者都必须面临的问题。一句话,七大新兴产业是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重点,也是股市投资的重要领域。投资新兴产业难度很大,但是意义更大,其前景是非常美好的,值得大家为之付出自己的努力。
左晓蕾:提请高度关注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 现在特别值得担心的,是私人资金借近期政策调控之际,利用产能和产量的概念不清晰,进行投机性较强的价格炒作。这不仅形成通胀新的压力因素,而且通过投机行为周转资金创造货币推动M2增长,加剧流动性过剩,制造通胀恶化的货币环境,使央行保证经济正常运行的流动性管理的灵活性大受制约。 眼见8月CPI达到年初以来的峰值,通胀是否会进一步上升、央行会不会加息随即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虽然笔者认为短期内通胀形势不会恶化,加息概率不是很大,但是又必须提醒一点,有一些新增的和不断变化的通胀因素需要格外注意。特别是8月货币供应量增长率M2上升,需要仔细分析原因。尤其要关注投机行为可能产生的流动性过剩的问题,那会在短期内强化通胀预期,即使中长期没有过度投资以及资本流入的结汇压力,也同样会制造流动性过剩的通胀大环境。 8月M2增长19.2%,较7月上升1.6%。M2增长上升有三个可能性:第一个可能性是近期住房成交面积上升,购房的货币需求上升。根据央行的数据,8月当月居民短贷894亿元,比上个月高出430亿元。不排除二套、三套房贷收紧后,部分短期抵押消费贷款流入楼市,通过乘数效应增加M2的增长。如果这种情况延续,势必加剧银行的风险,增加发展商资金实力,实际上强化了发展商在楼市的博弈能力,这可能不利于房地产调控。 第二个可能性,根据央行数据,购房货币需求可能不反映在银行抵押贷款的长期信贷增长上。购房面积增加,不排除以全额自有资金购房行为增长的可能性。这样,银行资金也会通过周转推动M2的增长。居民用自有资金购房,虽然会当期推动M2增长,但只要不增加银行的风险,就可避免巨额私人资金短期内变身投机资本,这应该是有利于当前的通胀预期管理的。 第三个可能性,也是特别值得担心的,是私人资金借近期政策调控之际,利用产能和产量的概念不清晰,不论政策调整是否造成供给缺口,进行投机性较强的价格炒作。比如,短期较大规模的资金进入钢铁、水泥等被调控领域,就非常容易推高钢铁、水泥的价格。结果不仅形成通胀新的压力因素,而且通过投机行为周转资金创造货币推动M2的增长,更加剧了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制造了通胀恶化的货币环境,使央行保证经济正常运行的流动性管理的灵活性大受制约,增大了流动性管理的难度,这有可能成为经济平稳增长中的巨大隐患。笔者估计,货币的被动投放可能成为近期货币政策动态调整的要点。 结合统计局发布的数据,1至8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8%,较1至7月回落0.1个百分点,所以由投资需求推动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的比重不会离前8个月的平均增长水平太远,特别是不会与7月17.6%的M2增长率相距太远。结合外管局的数据,近期资本成流出态势,结汇造成被动货币供应量增长也不成为主导因素。结合商务部的数据,顺差增长较7月下降30.4%,贸易项下产生的流动性也没有超过7月。虽然消费增长上升了0.5%,但通过CPI反映的价格水平的影响比7月仅上升0.2个百分点。种种数据都表明,国内经济运行平稳,央行没有必要像美国、英国和欧元区那样,重启新一轮的数量宽松的货币政策,主动加大货币投放力度。 综合现有的信息,笔者以为,鉴于8月M2增长19.2%超出7月1.6%,有必要特别注意货币供应量增长的非常规原因,防止过剩的流动性由投机活动产生,陡增通货膨胀恶化的潜在风险。 从通胀预期管理的角度,还有几个因素值得密切关注。 首先,因为外部经济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传递,需要关注由购进价格指数反映的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的变化而产生的输入型通胀的影响。近期,国际大宗产品价格跌宕起伏,购进价格指数大起大落,8月购进价格指数比7月大幅上涨超过10%,通胀的输入型影响出现极大的不确定性。通胀的变数增加,传导了外部经济的不稳定性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其次,注意国内近期非食品价格的新变化。国内近期启动了部分要素价格机制的改革,相关的水、电和天然气价格都存在上升的可能性。这无疑会加大非食品价格对CPI的影响。 其三,关注因产能过剩的调整和结构调整引起的钢铁、水泥价格上升带来的综合影响。最近,钢铁和水泥价格都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如果价格上涨是限产导致供不应求,就说明没有产能过剩的问题。如果本来存在产能过剩,那么限产后就不应该有供不应求的问题,价格上涨属于似是而非的误导和炒作。如果是第一个原因,解决途径是释放更多环保的产能以替代现在污染性较大的产能,而不是一刀切地限产,否则不能平抑价格的上涨。如果是第二个原因,就必须采取打击过度投机行为的措施,那样才能有效地促使价格回归。据报,第四季度进口铁矿砂价格将下降10%,生产商的利润空间较大,打击投机价格,对生产商应该不会有什么损失。 最后, 9月中秋节和10月国庆长假的消费增长,也会对9月和10月的CPI产生短期季节性影响。
此信息共有3页[第1页][第2页][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