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准备金率今日正式上调
存款准备金率今日正式上调 更新时间:2010-1-18 21:57:18 央行官员和业内专家均表示,不宜夸大这一政策的紧缩含义
【业内分析】业内认为货币政策并未收紧
【未来预测】交行预计:年内准备金率还可能上调1个百分点
【加息之惑】准备金率意外上调 加息会否早产?
吴晓求:未来2个月应不会加息∣中投官员:中国或先于美国加息
社科院专家:上半年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股市关注】上调准备金率不具直接约束力 沪指2900点有强支撑
从今日开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将上调0.5个百分点,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上周五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一次性冻结资金约3000亿元。由于央行宣布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时间早于预期,市场在政策紧缩预期增强的影响下剧烈波动,但有政府官员和业内专家提醒,市场不宜夸大准备金率政策的紧缩含义,现在断定政策转向还为时过早。
央行研究局局长张建华上周末在京表示,此次央行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并非货币政策收紧的标志。作为央行的多种调控工具之一,本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仍是一次中性的货币调控工具的使用。他表示,本次存款准备金率调高主要是为了对冲额外投放出的货币,并非为了对冲实体经济当中流动性。央行仍将会保持既定的全年货币政策,同时在使用调控工具时更加注重灵活性和针对性。
专家认为,除去政策的警示作用,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于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确实不宜夸大,因为商业银行完全可以通过调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方法加以应对。据央行此前公布的数据,金融机构截止去年三季度末的超额准备金率为2.06%,考虑到去年四季度银行放贷速度明显放缓,超储率应会继续上升,所以金融机构应对此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难度不大。而且,目前央行向法定存款准备金支付的利率要高过超额存款准备金将近1个百分点,金融机构调整准备金构成也有利于提升资金回报。
在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之前的公开市场操作当中,中央银行有意识地提高了3个月期和1年期央票利率,这被解读为政策收紧的信号,而准备金率上调继续强化了这种预期。但在准备金率上调之后的公开市场操作当中,央票利率却出现走平态势,有银行间市场交易员认为,央票利率走平应该是央行缓冲准备金率上调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显示出政策操作的灵活性。
业内人士表示,同样作为管理总需求的宏观调控工具,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明显不同的是,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需要经过漫长的传导周期,尤其是在中国这样金融市场欠发达的地方,传导链条会更加漫长。这种特点要求政策制定者在时机选择上打出提前量,以避免政策周期与经济周期发生重叠,增加经济波动。中国央行早于市场预期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有增强政策前瞻性的考虑。
相关专题:
● 2009年全年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59万亿元,同比多增4.69万亿元
●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用来对冲额外投放的货币,“不是紧缩标志”
9.59万亿元!握着2009年这份“天量信贷”的期末考试成绩单,中国监管层实在难掩担忧:“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市场认为是出乎意料,而我们认为是实属必然。”
2009年,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全年流动性猛增,基础货币投放量比30年来的平均水平高出近30个百分点。多位专家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不约而同地指出:“充裕的流动性为经济复苏打下基础,但长期如此显然会出现问题,因此适当进行政策调整和收缩是正常的。”
不是紧缩标志
1月18日,央行“调高除农信社外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的政策正式生效。值此之际,央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公开表示,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非货币政策收紧的标志,而旨在对冲额外投放的货币,避免中国流动性泛滥。他称:“我们认为,中国货币供应量长期持续高增长,是危险的。”
到底有多危险?根据央行最新发布的数据,2009年全年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59万亿元,同比多增4.69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12月份,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量为3798亿元,超过市场预期。一位金融监管官员告诉记者,2009年上半年的天量信贷主要有三个特殊因素,其一,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表现为中长期贷款中的基建类项目贷款;其二,个人住房贷款;其三为票据融资。
全年来看,2009年,居民户贷款增加2.46万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7.14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4563亿元。这也表明,去年上半年猛增1.7万亿元的票据融资,在下半年生生“压缩”1.25万亿元,票据融资“蓄水池”功能明显。
未来货币政策猜想
央行数据同时显示,货币供应速度回落,但仍高位运行。2009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27.68%;狭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32.35%。M1和M2同比“剪刀差”进一步扩大至4.67个百分点。
谈到2010年信贷增量预期,接受采访的多位经济学家预计,1月份刚刚过半,信贷增速依然惊人。央行仍将加大资金回笼力度。2010年内,法定准备金率可能再提高三次左右。美银美林证券经济学家陆挺预计,到年底大银行的准备金率将达到18%。
市场担忧,准备金率上调和资本充足率、存贷比管理的政策“三管齐下”,对商业银行贷款投放的抑制作用将更为显著。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此次准备金率上调约冻结3000亿元资金,对存贷比不高的大银行来说,放贷能力不会受到明显制约,而存贷比较高的中小银行将会受到更显著的影响;对绝大对数银行普遍调高准备金率,可以比公开市场操作更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小银行贷款增长的控制力。
相关专题:
央行日前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09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9.59万亿元,同比多增4.69万亿元。2009年12月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3798亿元。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为60.62万亿元,同比增长27.68%;狭义货币供应量余额为22.00万亿元,同比增长32.35%;货币流通量余额为3.82万亿元,同比增长11.77%。
统计显示,2009年1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9.97万亿元,同比增长31.74%,增幅比上年末高13.01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2.05个百分点。
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情况分部门看,居民户贷款增加2.4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757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70万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7.14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38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00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4563亿元。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798亿元。
本外币并表后,2009年12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42.56万亿元,同比增长32.99%。全年本外币贷款增加10.52万亿元,同比多增5.54万亿元。当月新增本外币贷款4054亿元。
2009年1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9.77万亿元,同比增长28.21%,增幅比上年末高8.48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0.02个百分点。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3.13万亿元,同比多增5.44万亿元。从分部门情况看:居民户存款增加4.28万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存款增加8.08万亿元,财政存款增加4368亿元。12月份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5020亿元。本外币并表后,12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1.20万亿元,同比增长27.67%。全年本外币存款增加13.24万亿元,同比多增5.41万亿元。其中,12月本外币存款增加5294亿元。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鄂永健预计,尽管2010年信贷增速较之2009年可能有所回落,但在实体经济信贷需求较为旺盛的情况下,预计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可能超过8万亿。扩张性货币政策的退出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会迅速大幅收紧。在这一过程中,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率在内的数量型工具将首先担当主要角色。
“准备金率上调和资本充足率、存贷比管理的政策‘三管齐下’,对商业银行贷款投放的抑制作用将更为显著,但各个银行的情况不尽相同。”鄂永健说,对存贷比不高的大银行来说,其放贷能力不会受到明显制约,而存贷比较高的中小银行将会受到更显著的影响。
交通银行预计,视银行体系流动性状况和信贷增长情况,年内准备金率还可能继续上调0.5至1个百分点。但考虑到实体经济信贷需求较为旺盛、目前准备金率水平仍处在历史较高位,以及大量的债券发行需要银行资金支持等因素,央行提高准备金率将会统筹兼顾,大幅、频繁上调的可能性不大,预计年内准备金率不会创历史新高。
交通银行维持存贷款基准利率在二季度后有可能小幅调1次、27个基点,以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继续保持基本稳定但有小幅升值可能的判断。
“应当注意把握‘多管齐下’的政策力度,以达到既前瞻性地抑制信贷过快增长、化解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又能较好地维护好经济企稳回升势头的目的。”鄂永健说。
相关专题:
嘉宾
哈继铭:中国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陈道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综合研究室主任
诸建芳: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伍永刚:国泰君安金融行业分析师
震惊!这是全球市场对中国央行上周果断决策的第一反应。
12日晚间,央行宣布将于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自2008年底宣布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之后,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与此同时,央行当天还进一步加大了公开市场操作力度,上调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8个基点,至1.8434%。这也是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20周以来首次上调。
货币政策工具今年使用力度将加大早在业内预计之中,但央行年初即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仍然让市场觉得十分突然。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第二天,上证综指盘中一举击穿3200点关口及20日、60日均线,最终收于3172.66点,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01点,跌幅高达3.09%,而全球股指也无不应声下跌。
不过,就在市场对宏观政策是否转向心怀揣测之时,16日央行人士在公开场合表示,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调控货币总量并非货币政策紧缩的标志,股市和货币政策关系不大。
对此,本报就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时点、意图、对市场的作用,以及后续的货币政策,采访了相关人士。
调控不意味“适度宽松”退出
上海证券报:12日央行“意外”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快于市场预期。您觉得为什么在这个时点,宏观调控部门采取调整准备金率这种货币工具?此次政策调控向市场传达了什么信号?这是否意味着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在逐步退出?
陈道富:在这个时候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是由于银行的流动性充裕,超额准备金率处于较高水平,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并不是一剂猛药。二是银行存在贷款冲动,一月份第一个星期银行贷款增加较多,这有市场的实际需求因素,也有去年压抑的贷款需求,表外转表内的因素,还有一部分是银行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早放款早收益的打算。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部分银行的贷款投放能力,并不会实质损害银行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三是世界上一些主要发达国家仍然维持低利率,尚未退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数量工具比采取价格工具,能较好的避免国际套利资金对我国货币调控的抵消作用。
从信号的传递看,主要是表达出央行实现平稳市场信贷投放,维持货币实际运行状态适度宽松的决心。但这并不意味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逐步退出。适度宽松主要是指货币政策调控的结果而言,而不是简单的指央行投放还是回收市场流动性。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并不会实质影响企业资金的可获得性,整体上看,目前的货币运行状态仍然宽松。
哈继铭:为何在这个时点上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我觉得原因有四:
第一,本月前几天贷款迅速增长,尽管这早在我们的预期之中,但可能超过监管当局的判断,因此央行提升三个月央票利率、一年期央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在一周内相继实行,目的在于控制贷款节奏,特别是短期票据贴现发放。
第二,管理通胀预期,市场原本预期通胀逐渐回升,但受天气因素影响,2009年12 月份CPI 可能跳跃性上涨至近2%,高于市场此前预期。
第三,对冲到期流动性。未来1 个月公开市场有约1 万亿巨量流动性到期,为最近20 个月以来最大规模。考虑到春节期间央行需要满足市场需求投放资金,因此必须提前回收。2004~2007 年,中国可以主要依靠发行央票来回收流动性,因为当时美国利率高于中国,我国外汇储备收益率颇高;而目前中国央票利率已高于美国,利率倒挂导致使用央票工具对冲流动性入不敷出,成本太高,因此存款准备金率作为成本较低的工具,这次使用得早于预期,但接下来也会被更多使用。
第四,近期中国出口强劲复苏,2009年12 月份17.7%的出口增长大幅强于预期,比我们此前预计的1 季度达到两位数的增长来得更早。
诸建芳:这一次政策调整的力度基本符合预期,但时机超出预期。市场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存在一定的预期,但是调整时间比市场预期早一些。
流动性充裕与经济复苏强劲是政策调整的基础。首先,近期流动性十分充裕。一方面外汇流入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一季度到期的央票和回购数量巨大,这两方面导致基础货币大量增加,从而导致金融体系流动性十分充裕。商业银行的放贷冲动大,2010年年初放贷数量较大,这与政策的意图有所背离。其次,经济强劲复苏也是政策调整的基础。近期,工业产出缺口由负转正,出口增长超预期,这表明经济强劲复苏。再次,通胀明显回升,2009年12月CPI可能达到1.8%,而今年第一季度CPI将超过2%,接近3%。
据测算,本次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调整大约能冻结基础货币2500-3000亿元,其力度并不是很大,但是政策的宣示意义更大,是政策退出的标志性一步。这意味着政策将根据经济的状况,而逐步退出,实现正常化。
伍永刚: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时点为2010 年1 月18 日,主要目的在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回收多余流动性,管理通胀预期。2010 年1 季度约有1.28 万亿元央票到期,加上其他到期资金共有1.88万亿元;而且2009 年12 月份出口结束了连续13 个月的负增长,转向大幅正增长17.7%,市场流动性趋向快速增加。同时即将公布的CPI 继续上升。对此,央行除采取票据回收外,还需借助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以紧缩流动性,对抗通胀预期。
第二、防止信贷增长过快或失衡。2010 年元旦后银行信贷投放增长迅猛,据传第一周银行信贷投放即达6000 亿元,央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为了防止银行信贷增长过快或失衡。
上海证券报:中国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不仅对国内市场产生影响,也波及全球市场。目前,国际上已有部分国家加息,或者采取其他控制市场流动性的举措。在全球市场越来越一体化的时代,中国下一步的货币政策应如何权衡和运用?
陈道富:影响货币运行状态的因素较多,不仅仅只是货币政策,还与国际环境有关,也与金融监管、行业管理有关。因此,货币政策应结合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加强与主要国家的政策协调,更重要的是要把汇率、金融监管与改革、行业管理与货币政策结合起来,统筹考虑。货币政策的关键,是综合这些影响因素,将货币的最终运行状态调整为适度宽松。
调控节奏或提前
上海证券报:存款准备金率早于市场预期上调,那么其他的货币政策工具,比如加息是否也会随之提前操作?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是否会加大?年内准备金还会上调几次?
哈继铭:我认为今年整个调控政策链将略有提前,接下来存款准备金率还会持续使用。本次调整之后的大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为15%,距2008 年的历史最高点17.5%还有250 个基点的上调空间。到了3、4 月份,人民币可能启动升值,因为届时出口增长已近30%。媒体报道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上周五表示,人民币汇率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作为对汇率最为敏感的外贸主管部门,这一言论似乎也反映出在出口强劲复苏的局面下,人民币升值的阻力降低。
而加息可能会提早到年中发生,因为届时通胀已超过3%,高于2.25%的存款利率。预计全年可能加息54 个基点。
陈道富:对于利率工具,应考虑以下三个因素:一是目前市场对利率的敏感性并不强,特别是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是贷款主体时,贷款的可得性更重要。二是在人民币存在一定升值预期,国外利率水平处于低位的情况下,提高利率的紧缩效应有限。三是我国的货币市场利率与存贷款利率有一定的分割,货币市场利率已有一定的上升,存贷款利率相当程度上反映利益的分割。在存贷款利率上下限已放开的环境下,加强对特定行业的风险管理,严格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等监管要求,将具有比简单加息更有效的宏观效果。
而近期的公开市场操作力度一直较大,这是体现货币政策灵活性最重要的领域,应该会进一步利用这一工具。
诸建芳:我们预计后续政策调整还将继续实施。首先,公开市场操作和窗口指导将加强。其次,存款准备金将可能继续调整。第三,加息可能提前,从加息过程来看,先是央票利率回归到与目前存款利率相匹配的水平,即1年央票利率达到2%左右,然后存款利率水平将提高,我们认为在2010年将加息54个基点。加息的时点可能提前至年中左右。第四,人民币对美元小幅升值3%-5%左右。
伍永刚:2009 年底我们在银行投资策略报告中曾预测,2010 年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有可能上调2 个百分点。此次上调0.5 个百分点后,年内仍有1.5 个百分点的上调空间。
调控对银行负面影响被夸大
上海证券报:就在央行宣布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第二天,A股市场应声下跌,其中银行股更是领跌两市。您认为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对银行业的影响主要是哪些方面?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银行的放贷能力?
伍永刚:我认为,上调存款准备金对银行的影响主要有:回笼货币流动性。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将使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回收约2900 亿元左右。促使银行信贷投放更加平稳和相对均衡。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更多的是一个信号,它将对信贷投放过快的银行是一种警示,要求银行信贷投放速度更加平稳,节奏相对更均衡些。对银行盈利无实质影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方面收紧过多的流动性,制约银行信贷投放规模;另一方面有助于银行提高议价能力,使净息差趋于上升。因此,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盈利的影响极小。
从近期市场表现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的负面影响被过度夸大,我认为,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对上市银行净利润的直接负面影响为0.2%。有人测算,上调0.5 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盈利影响高达好几个百分点。我们认为,在目前背景下得出这一结果是难以想像的!根据我们的测算,均衡调整配置假定下对银行的负面影响仅 0.29%。假定银行采取均衡调整的方法来上缴法定存款准备金,如分别从3 个月期央票、1 年期央票、债券、贷款中获取法定存款准备金的20%、30%、30%、20%,则在现有收益率条件下,上市银行直接损失的净利润为0.29%。
而全贷款假定下对银行的负面影响也只有0.78%;无贷款调整假定下对银行的负面影响为0.18%。如果要考虑动态影响,则适度收紧流动性有利于银行净息差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政策调整适当,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甚至有可能转变成对银行盈利的正面影响。
尽管银行面临诸多不确定风险,但这些风险要么已经被消化;要么是被夸大担忧而成;还有相当一部分取决于监管层的政策调控。因此,只要我们对监管层政策调控充满信心,则以上银行可能面临的风险都将一一化解。
我们对监管层的政策调控投以信任票,加上银行股目前的估值偏低:2010 年动态市盈率平均12 倍左右,动态市净率平均2.2 倍左右。因此继续看好2010 年银行股的投资机会。我们继续坚持两个确定和一个不确定的观点。即 2010 年银行业净利润保持较快增长是比较确定的; 2010 年银行股具有一波较好的投资机会也是比较确定的; 不确定的是,银行的上涨行情具体何时启动?我们只能粗略的预测上半年或1季度的可能性更大。
分类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中小行影响稍大,对大行影响相对较小。因为中小行的存款本已告紧,再加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会加剧其存款紧张局势。
陈道富: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利差相对稳定,逆周期的调控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银行的盈利状况与货币扩张、紧缩密切相关。这次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银行的实质影响并不大,主要是影响大众对未来货币形势的预期。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降低银行的贷款规模,影响银行贷款的质量。仅从放贷能力看,当前提高0.5个百分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直接冻结了2500亿元左右的基础货币,减少银行约1万亿的贷款能力,同时还将通过降低货币乘数,影响新增存款的放贷能力。当然,这仅仅只是指潜在的贷款能力,实际上银行是不会将这些贷款能力完全运用的,特别是在超额储备率较高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实际的贷款紧缩效应将小得多,短期内主要是流动性冻结作用。
哈继铭:0.5 个百分点上调将锁定流动性3000 亿左右,而目前银行体系超额准备金率在3%以上,因此对流动性实际影响相对较小。1 季度贷款依然有望达2~2.5 万亿,因为存款准备金调整主要效果是抑制票据贴现发放,而2009 年1 季度去除票据贴现和短期贷款之外的贷款依然有2.1 万,这对于判断今年1 季度的贷款需求有参考意义。
实体经济方面,复苏势头稳固,不大可能受到本次举措的影响。但是我认为,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资产价格影响相对较大。我国资产价格与实体经济关系较弱,以股市为例,分红是将上市公司股价与实体经济相联系的主要途径,而中国企业较少分红,经济较好时,企业盈利上升,但投资者难以分享红利,只能寄希望于以更高价格卖出所持公司股票而获利。楼市也是如此,由于租金回报率低于利率,购房者并不依靠出租获取回报,而是寄希望于以更高房价卖出。因此资产价格与实体经济脱节较大,而更容易受到政策、流动性的影响。
预期:CPI增速3%左右
上海证券报:从目前情况判断,您预计今年通胀形势是否严峻?全年新增贷款、CPI和M2预计分别会增长多少?
诸建芳:预计今年的CPI为 3.2%,PPI为 5.1%,均比以前预测的上调。上调预测的主要理由包括:首先,短期极端天气导致物价上升超预期,从而加剧通胀预期,同时物价的短期上升也提高了2010年物价的基数。其次,供需关系转变超预期,工业产出缺口已经由负转正,这一回升速度略超预期,从而导致物价超预期。第三,输入性通胀比预期略强,全球经济复苏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接近年底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速度明显加快,加剧了输入性通胀。但是,我仍然认为,由于食品供应充足,大宗商品难以恢复2008年的涨势,因此,重复2008年的物价涨势可能性不大。
关于今年的新增贷款,2010年新增贷款将较2009年减少,估计在7-8万亿元,货币信贷增速大约为17%-19%。
陈道富:由于受冰冻气候的影响,近期CPI的涨幅较大,但主要反映短期波动。从全年来看,如果管理的好,以CPI衡量的通胀应该不会太严重,全年平均会在3%左右,当然个别月份可能会超过这个水平。全年新增贷款、M2应都能实现预定目标,即新增贷款7-8万亿,M2同比增长17%左右。
哈继铭:我预计全年新增贷款7.5 万亿判断。CPI今年会保持上涨,可能会在年中突破4%,全年则维持3%的水平。
相关专题: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反弹性增长阶段,在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后未来两个月应不会提高利率。2010年A股市场可能是较为乏味的一年,波澜壮阔行情难现。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昨日在湘财证券2010年度投资报告会上发表了这样的观点。
吴晓求认为,2009年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对2009年中国经济摆脱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是有效的。当前中国的经济已经进入到了反弹性增长阶段,经济主体的信心全面恢复。几乎所有的学者和国际金融组织认为,中国的GDP在2010年将达到9%甚至更高。CPI在2009年可能在0.5%左右结束负增长,到2010年CPI的增幅达到3%-5%左右。国内投资需求强劲增长,消费需求稳步增长,出口也开始恢复性增长。
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早于吴晓求此前的预期,他认为是2010年第一周新增贷款超过5000亿元,促发了这项政策的突然降临。考虑到2010年的战略目标是稳增长、调结构、防通胀,吴晓求认为,未来2个月应该不会提高利率。
对于未来资本市场的政策,吴晓求预计,总体上看,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重点是在供给政策,若市场进一步上涨,则主要通过扩大供给来平衡市场供求关系。不仅印花税政策将十年保持不变,任何收缩资本市场需求的政策目前来看都是不可取的。其中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推出是一个标志,将极大地改善中国资本市场的功能,改变交易方式,完善定价机制,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结构带来重大影响。但同时也对我们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特别是保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A股市场,吴晓求在会上指出,2010年A股市场可能是乏味的一年。资本市场面临来自融资压力、货币政策转向的向下压力,但相比之下,基于2010年基本面好于2009年、美元贬值预期仍然存在、全球经济回暖等因素,市场向上的动力稍强。
相关专题:
“中国或先于美国加息。”1月12日,在一个小型金融论坛上,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某官员在回答《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达出不同于市场预期的判断。
话声未落,1月12日晚间,央行决定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提前释放出政策紧缩信号。
这位中投负责资产配置与战略研究资本的官员做出上述加息判断的依据是,“中国资产泡沫比美国多”。但他在时间判断上与市场观点基本一致:美联储和中国央行的加息将在今年下半年。
资产泡沫将使中国先于美国加息
为尽快走出2008年金融危机阴影,各国政府在2009年继续实施大规模的救市计划,美国联邦基准利率从5.25%一路下调至0~0.25%,在利率政策已经到头的情况下,美联储不得已实施数量扩张政策,买入3000亿国债,收购7500亿美元房贷担保证券。而中国央行在2008年连续下调存贷利率后,也于2008年11月推出4万亿刺激计划。
在这些被誉为“坐着飞机撒钞票”的刺激政策下,通货膨胀压力则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挂头顶,国际市场正密切关注美联储退出宽松货币政策的举动。
国内随着CPI数据逐步转正,“关注受益通货膨胀预期板块”早在2009年三季度就进入各大基金公司投资策略的报告中,但市场预期,迫于息差压力中国不会先于美联储动用加息手段,否则更多套利热钱将进入国内。
但上述中投官员却认为,因为中国资产泡沫价格高于美国,中国或先于美国退出宽松货币政策。
2009年中国资产价格都有大幅上涨。从楼市价格看,2009年中国部分地区楼市持续“高烧”并创出新高,主要城市平均房屋价格同比增46%,一线城市引领价格上涨,北京、上海和深圳楼价更是飙升了60%~100%。而同期美国楼市价格还在底部运行;从股票市场价格看,沪深300指数从最低的 1606.73点,抬升至3803.06,反弹了约1.37倍,而同期美国标准普尔指数从底部至高点只反弹了约72.49%。
美国经济面临二次衰退
此外,这位中投官员从美国的消费、投资、房地产、就业、贸易、通胀以及面临的风险等方面对美国经济做出了展望。他的综合判断是,美国经济温和复苏但有二次衰退风险。
他认为今年美国经济将面临一系列风险因素,主要是美国商业不动产价格继续下跌,信用卡违约上升;银行系统问题再现,政策退出过早,偿还TARP资金导致信贷不足等几方面。
数据显示,美国商业不动产价格2009年10月跌到七年多来最低,较去年同期下跌36%,若自2007年10月高点起算,跌幅有44%。2010年年初美国银行业监查者称,商业不动产贷款的损失将是美国各银行今年所面临的最大风险,这种损失可能导致小型贷款商陷入困境。
另外,2009年12月美国信用卡违约数量大幅上升,违约率创历史最高水平,国际评级机构惠誉预测,2010年一季度美国信用卡违约率将进一步提高,银行信贷风险将再次暴露。在2009年中,美国共有140家银行破产倒闭,被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接管,创下自1992年以来的最高纪录。进入2010年,这一形势似乎并没有逆转。根据美国监管部门数据,目前仍有超过500家银行名列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问题银行清单。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让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消费陷入泥沼。2009年,失业率高居不下和房产下降仍然抑制着美国消费这辆马车的运行,这与一些国际投行对美国今年消费乐观判断相左。
该官员认为,综合来看美国消费仍将继续疲弱。其理由是美国失业率高居不下,房产不振,而同时信贷紧缩和储蓄率上升对消费构成抑制,另外油价重新上涨抑制消费;退税等经济刺激效应消减也将抑制消费增长。
美元已经见底
对于美元走势,他判断为,“美元现在已经在底部了。”
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最差的时候占GDP的6%,而美元从2002年开始随着经常账户赤字占GDP比重的增加一直在下跌,现在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已经收缩了很多了,大概在4%左右。而未来随着美国消费降低,美国经常账户赤字还是要下降。因此,他认为美元结构性调整压力非常小。
对美元走强判断的支撑不仅来自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占GDP比重下降,还来源于对美国经济复苏好于欧洲经济复苏的判断,美元走强有望得到周期性力量支撑。另外,“一旦美元加息预期走强,美元利差交易头寸恐慌性清理将推动美元迅速反弹。”该官员称。
因此,他的总体判断是上半年美元区间波动,下半年将反弹。
相关专题:
中新网1月17日电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振中今天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资产价格泡沫等问题料将是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之一,而在货币政策方面,今年年内有可能会加息,但上半年出台的可能性不大。
王振中在参加首届中国经济年会的间隙接受了中新网的采访。他称,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最主要风险包括资产价格泡沫、全年货币发行量的规模等。
他还预测,2009年中国通涨水平预料将控制在4%,而今年也有可能维持在这一水平。他认为,今年年内可能会加息,但今年上半年出台的可能性并不大。
编者按:近期市场震荡相当剧烈,为近年所罕见。其间,央行上调准备金率的举措,更让资本市场诚惶诚恐。
中国人民银行在1月12日收盘后出乎意料地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这是自2008年6月以来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早于市场预期,导致次日H股和A股市场回调超过3%。市场认为,此次自2008年6月以来准备金率的首次上调意味着政府可能正在考虑出台更多以货币政策或行政手段为形式的紧缩措施,并预示着中国可能将进入紧缩周期。
业内各机构对此有各种不同的解读,本期理财周报特整理发布高盛首席策略分析师邓体顺的投资意见。
根据邓先生的研究,近期的准备金率上调仍然不足以影响通盘大局。
近期市场压力显得很大。但考虑到中国的基本面、股市估值和历史经验,我认为,因对紧缩政策的担忧而导致的股价回调可能会过度。
对于希望从中国长期增长题材受益的长线投资者来说,股价回调带来了具吸引力的买入机会。我的理由如下:
紧缩的理由是什么
此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让许多投资者感到意外,因为在此之前,根据我们研究所与国内外投资者的讨论,普遍认为春节后才会上调准备金率。很明显,央行的节奏提前了一大步。我认为此次早于市场预期的紧缩政策可能有两点重要原因:第一,核心经济活动复苏的速度快于决策者的预期;第二,由于产出缺口缩小,通胀压力可能快速上升。
这两个原因如何解读呢?我的看法是,无论是哪一方面,实际上都反映了宏观基本面正在稳固复苏,也就在理论上支撑了股市回报率。
而退出策略也应该说是审慎之举。其实我和我的团队此前说过,也一直这么认为:长期看来,财政/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中性,而且过度依赖扩张性政策将导致如通货膨胀和全面的资产泡沫等恶果。
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通过积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的综合作用成功地重新提振了经济,而且随着增长势头稳定和通胀压力开始上升,政府采取审慎和及时的退出策略看起来是适时的政策选择。这对中国延长其增长周期,实现长期增长潜力,并降低经济形成全面资产泡沫的风险至关重要。
准备金上调有多大影响
准备金率的上调不能对银行形成直接约束。
大型商业银行和小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从15.5%和13.5%分别上调了50个基点。但是,根据我们的分析师预测,超额准备金率可能处于3%甚至更高的水平,因此,存款准备金率上调50个基点本身并不能直接约束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
所以,我认为加息和准备金率上调的影响是暂时的,基本面仍然起决定作用。
从2002-2008年间的货币紧缩时期来看,市场对加息和准备金率上调的反应往往是短暂的。即使市场在紧缩措施出台后回调,通常也会在之后随着投资者情绪的恢复强劲反弹。
我认为,这可能表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济强劲增长时期为抑制通胀压力采取的货币紧缩措施不大可能使股市偏离上涨趋势。
市场策略:逢低吸纳
回头来看,中国的增长溢价仍然未得到充分反映。
目前,H股和A股对应的2010年预期市盈率分别约为13.8和18.7倍。从历史角度来看,H股和A股市场的市盈率均十分接近其分别为13倍和19倍的长期均值。与国际市场估值原则一致的中国H股的市盈率显著低于全球和其它新兴市场。
我认为,这是不合理的,因为中国的长期增长仍使其成为当今全球股市中最具吸引力、最可靠的投资主题之一。
所以我想,即便是市场情绪受到打压,下行空间总体也较为有限。根据我们高盛研究团队的量化盈利预测,恒生国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在11800和2900 点存在强有力的下行支撑,意味着由当前水平的下行空间十分有限。
所以,在整体市场策略上,受对政策紧缩的持续担忧导致的投资者负面情绪影响,市场在短期内可能呈震荡走势。但是,如果市场继续走软,跌向我们的下行支撑水平,我仍然建议逢低买入,市场进一步的走软将为投资者提供受益于中国增长完好的题材的良好买入机会。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