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低估值有体制上的原因
银行低估值有体制上的原因 更新时间:2010-6-19 0:03:05 A股市场上,银行股的估值大大低于其它行业是不争的事实,当然其中解释的原因很多,除了市场偏好小盘股,银行市值太大成长空间有限等,银行较大规模的再融资压力也令其走势承压。 我们的新股市场很有特点,一方面是许多公司资金超募太多不知道该怎样花,另一方面是农行上市难以募集到足额资金。农行的境遇不禁让人感慨,中国的银行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投资者为什么对其就这么感冒呢?
A股市场上,银行股的估值大大低于其它行业是不争的事实,当然其中解释的原因很多,除了市场偏好小盘股,银行市值太大成长空间有限等,银行较大规模的再融资压力也令其走势承压。笔者就纳闷,银行现在的股价不是底部也算接近底部,为什么它们还选择在现在进行融资呢?思考之后,笔者发现,中国的银行有其天生的制度缺陷,而这可能也是银行低估值的重要原因。
中国的银行股在现在地板价附近增发融资可能有其一定的必然性。中国的银行当前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融资压力,那自然是去年大规模放贷导致资本金不足的后遗症。想想,中国的银行一直扮演着救世主的角色:经济形势不好了,别的国家的银行是惜贷少放贷;而中国的银行有责任,有使命,更要多放贷救经济。贷款放多了,经济稳定了,银行的资本金充足率却因为超常放贷而不足了。中国银行大量放贷的时候往往是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经济形势不好金融系统风险大,银行监管趋于从严,资本金充足率要求趋于上升,上市银行在资本金充足率下降和资本金要求上升双重压力下唯有增发融资。但要命的是,经济形势不太好的时候股市一般也不好,上市银行在这个时候融资对于股本的稀释作用很大。这样看来,如果没有大的变革,银行以后每次增发融资可能都会有这样的逻辑,增发的价格可能也都会在地板价附近,这样银行的估值水平还真的难以提高了。国外的经验也表明,国家控制的银行的估值水平相对完全自主的银行要低10%以上,其中或许也有这样的逻辑。
中国的银行是不幸的,救助了经济后可能才发现自己处境凄凉,需要钱的时候只能便宜卖身。反观其它行业,它们的待遇可能就好多了。增发融资主要是为了弥补产能不足维持发展需要,产能不足的时候一般是经济向好之时,这时股市可能也处于向好态势中,这个时候增发不但投资者认可度高,而且也更能卖出好价钱。也许是命中注定,银行和其它许多行业的增发时机从一开始可能就有了很大的区别,而这确实会打压中国银行股的估值。
中国银行的体制特点决定了中国银行股往往在股价较低的时候更迫切需要资金,这种情况应该引起上市银行和监管层的注意和重视。
首先,在经济形势向好时,银行应该未雨绸缪通过各种手段提升自己的资本金充足率,经济是有周期的,不能到经济出现问题后才着急想办法。改变融资时机其实不但对银行好,对整个股票市场也是有好处的。银行在市场高位时融资有利于降低市场非理性上涨的可能性;同样,在市场不好时银行融资需求少也有利于市场稳定。
其次,银行的资本金充足率的设计应该考虑到经济形势不好时的可能风险,不应该在经济形势不好时再去上调资本金要求,这样银行在救助经济后也不至于受到多重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