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虚胖”症
融资“虚胖”症 更新时间:2010-12-8 7:06:43 上个月,某B2B网站对外宣布获得了首轮融资,按照惯例企业在融资数额上打起了太极拳,透露了一个模糊的数字几千万元。在记者的追问下,该公司的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亮了底牌,“实际数字是3000万元,但如果真要报道,就尽量往5000万元以上写吧。”当记者迟疑时,上述人士称,“业内都是这么操作的,哪家不想把自己的身价往高里抬啊。” 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记者参加了5个项目的上市融资新闻发布会,企业们迫不及待地将他们的融资消息广而告之,而对于融资额他们大多秉持着上述的态度。 在商界,给融资额注水成为企业尽可能提高影响力的潜规则。在企业看来,融资金额大不仅彰显企业本身的价值高,同时也能给业内同行带来一定的威慑力。 显然,如果让企业选择是以走楼梯的方式一步步地向上还是以坐电梯的形式到达终点,相信没有人会选择前者。特别是PE/VC在国内的日益活跃,让企业不仅在短时间内能依靠外部资金快速扩张,还能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Chinaventure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1月份中国企业IPO数量已经达到431家,超过2007年265家的最高纪录,达到年度IPO数量历史最高峰。 于是,“这是该行业有史以来最大一笔单轮融资数额”、“这是该领域第一笔过亿元融资”,诸如此类的字眼成为了融资通稿中曝光率最高的语句。由于除了企业与投资机构,一般鲜有第三方能看到完整的企业融资协议,故对于融资数额的真实性往往失去了考证的可能,而这也恰巧给了企业钻空子的机会。 但是,看准了空子的不仅仅只有企业,虚报基金的实际募集总数额也是投资机构惯用的伎俩。“那些所谓手中握有几十亿甚至上百亿规模基金的机构,很多时候对外报的都是虚数,甚至是空头支票。”一位操作私募股权融资的律师告诉记者,“基金的LP现在大多都是根据拟投项目再分步出资,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承诺的所有出资额一并给予GP。” 上述人士指出,这种做法与基金是否知名并无关系,而是行业内不成文的规定。对于每一支GP管理团队而言,能吸引多少LP,募集到多少资金的背后往往代表了这家基金的影响力与实力。显然,从声誉的角度来讲,没有哪家甘愿落后。 曾在2007年对外高调宣布获风投大约800万美元注资的B2B网站万国商业网,却在金融危机时遭遇经营危机。当时,外界普遍认为,800万美元在正常情况下,应不会被“挥霍”得那么快。事后,企业一位高管才被迫承认800万美元只是配合宣传,实际到账仅300万美元左右。 同样,在金融危机时,不少之前号称手握大把资金的投资机构也面临了LP的断粮危机。一位GP投资人就曾在私底下告诉记者,金融危机使得LP缩紧了开支,之前承诺的资金无法到位,基金无钱继续运作,GP又拿不到管理费,干脆就直接放起了大假。 如今,企业和投资机构似乎又好了伤疤忘了疼,对膨胀似的融资乐此不疲。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们才会意识到过犹不及的道理。相关文章:煤层气“有限放开”民资仍在门外印度IT富豪捐20亿美元资助教育欧盟财长或将讨论扩大7500亿欧元救助基金规模三毛派神:地方国资整合加速平台突破在即三毛派神:地方国资整合加速平台突破在即三毛派神:地方国资整合加速平台突破在即欧盟或需扩大援助基金规模年关将至大盘如何选择方向?年关将至大盘如何选择方向?年关将至大盘如何选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