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在有些人眼里,徐击水是个“爱折腾”的人。
25年前,他丢掉大学老师的铁饭碗,跑到千里之外的广东去给私营企业打工;拼到50岁,有了一家年产值过亿元的电力企业,本可安心享受生活了,他又搭上全部身家,跑去造。“都快60岁了,成天搞研发、跑市场,操碎了心,何苦呢?”
但理解他的人说,老徐是个“有追求”的人。
老炮二次创业 为工业机器人装上“中国芯”
30年前,对科研有浓厚兴趣的他,就曾研发出一台工业机器人,可惜当时没条件去转化成产品;下海经商20多年后,他积累了技术和资金,便又重拾梦想,再次全力投入自主研发中。“老徐的选择,令人敬佩!”有人这样评价他。
老徐则说,自己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让中国制造的机械更“智慧”,给工业机器人装上一颗有市场竞争力的“中国芯”。
重拾梦想,进军工业机器人
“30多年前,我就有做机器人的梦想。”
在武汉奋进智能机器公司的办公室里,徐击水拿出一张老照片,照片中年轻的徐击水,手扶着一台绿色的机器,笑容灿烂,表情自豪。
1987年,三门峡水工厂请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研制一台除锈机器人,解决除锈过程中对工人健康不利的问题。“用机器换人”,这让在机械系任教且对软件编程有深入研究的徐击水有了用武之地。
虽然该项研发要从零开始,但徐击水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这台除锈机器人便诞生了,几百个零件都是自主设计和制造的。
然而,在当时很多科研成果都缺乏转化途径,课题完成了,也就封存起来了。这个仅此一台的除锈机器人,也成了徐击水心中的一大遗憾。“当时没人愿意投入资金,来生产工业机器人。”徐击水说。
1993年,他离开高校,到南方一家从事计算机软件技术的私营企业工作。1995年,他带着新学到的技术和经验,回汉创办了奋进电力公司,从事电力维修设备的研发与制造业务。
2008年前后,奋进电力年产值过亿元,获评“中国最具成长性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强”,徐击水本人也荣获“武汉市改革开放30年十大创业功勋人物”。
原本可以过安稳日子的徐击水,却选择了在50岁时“二次创业”,制造工业机器人。
自主创新,一度被逼到死角
2007年,在奋进电力公司里,徐击水成立了一个“机器人兴趣小组”,带着几名研发人员,开始研究工业机器人技术。
当时,国内拥有自主产权的工业机器人很少,国外机器人造价昂贵,动辄百万,且维修保养费用不菲。“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却很滞后。2012年,全国新增2.9万台机器人,其中国品牌只占4%。”徐击水说,这让他更加坚定了进军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决心。
2012年,公司“机器人兴趣小组”正式成为事业部,研发生产的第一台搬运机器人被东风公司采用,在汽车钢圈的生产过程中采用。
2014年,在由省经信委、发改委、厅、科技厅等部门主办的第二届“楚天杯”工业设计大赛中,奋进frp型智能工业机器人一举荣获一等奖。“从内到外,从硬件到软件,包括减速机、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我们的工业机器人都有自主知识产权,有了‘中国芯’。”徐击水骄傲地说。
2015年,徐击水正式将机器人事业部独立出来,成立了奋进智能机器有限公司,自负盈亏。
徐击水坦言,其实,在备受褒奖的同时,他也做了最坏的打算,“机器人的研发投入是个无底洞,做市场与搞研发是两码事,把机器人业务分出来,是怕拖垮公司的电力业务。”
果不其然,机器人业务独立后的一年里,由于国外厂家采取降价手段打压,国内厂家自主研发的工业通用机器人在技术和成本的双重劣势下,被逼到了死角。
在公司仓库里,有一处名为“机器人墓地”的角落,堆放着卖不出去的产品。徐击水时常来到这个角落,静心反思,提醒自己保持清醒,直面残酷的市场竞争。
换道超车,将中国工艺写入芯片
摔过了跟头,也看清了脚下的路。“国产机器人该如何找准自身定位,如何在强手如云,技术、市场均处于弱势的环境下扳回局面?”徐击水认为,还是要打造“独门绝技”才行。
此时,让他从梦想回到现实的市场,又给了他通向成功的启发。
奋进智能机器公司的一项业务,是为劲酒集团定制一款“上甑机器人”。
上甑,是白酒酿制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主要是把原料均匀地铺平,确保在蒸馏时受热均匀。这个环节看似简单,但要求极高,传统的人工上甑,只能通过肉眼观察,一家酒厂培养一名合格的上甑工,需要3到5年时间。
徐击水用了半年时间,将探热技术与机器人相结合,研发出的“上甑机器人”非常成功。该机器人可以通过分析原料各部分的温度,进行压实和疏松处理,突破了传统上甑环节中“靠肉眼观察、靠经验处理”的局限性。复杂的白酒酿制工艺,也被编程写入机器人的控制芯片中。一个“上甑机器人”,可以顶三四名熟练工。
由于白酒酿造是我国独有工艺,国外厂家并无此类技术和产品,因此,上甑机器人在白酒行业迅速引起轰动。两年多来,80多台上甑机器人被安装到了国内的多家酒厂,奋进智能机器公司也由此扭亏为盈。徐击水感悟道:“自主研发不能跟跑,一定要找到属于自己的蓝海,做领跑者。”
不久前,在京召开的第三届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徐击水的“上甑”技术,被工信部作为自主创新的先进案例进行推介。
责任编辑:兰芳